2020-10-1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可能是已經被這首歌洗腦好一陣子了,覺得這首歌還蠻好聽的。而整部電影的背景,其實就是台灣的80年代。
    總覺得,最後十分鐘拉回了整部片吧。我終究還是比較喜歡成年阿漢與Birdy的互動,最後那就是一種惆悵,一段回不去,但又永遠忘不了的時光,可以看得出來兩個人感情還在,但就是過去了。
    不禁覺得是不是戴立忍跟王識賢放不開,不能拍吻戲,不然最後那段吻下去,一切都不一樣了,最後那一眼相視而笑,彷彿兩人背後還有無數透明的鎖鏈纏繞一樣,不過這也是另一種感覺吧,仍舊被束縛的感覺。但是最後這段演員的演技,是最觸動我的地方,尤其感覺上是兩位前輩在配合年輕人的設定演戲,然後兩人的神韻都跟年輕時期超像的。另一個驚豔的應該是王彩樺演的媽媽,果然媽媽就是默默地觀察與了解啊,尤其是張家漢與Birdy在父母面前的爭吵,王彩樺那兩滴眼淚一掉,我心也跟著揪了一下。
    至於前面,我可能會心疼神父跟吳若非多一點。神父是整部片最矛盾的存在,前面多少猜得到神父也是同性戀,但他在違反最基本教義的狀態下還要傳道,宣揚聖經思想,甚至面對跟自己一樣痛苦的學生,還要壓抑自己,逼自己去「導正」他們。而吳若非,班班,成為只是個帶劇情的煙霧彈,從喜宴、斷背山,到這部,我都覺得被拿來當煙霧彈的另一半很可憐,但通常也不太會對她們的心境多所著墨。真的,畢竟不是主角。
    至於劇情本身與兩位主角,光看前半段,其實劇情蠻可怕的。回到單純一點的角度,張家漢不斷的在逼Birdy喜歡他,一個人為了Birdy跟班班在一起而吃醋,為了感情問題憤而離家出走。這麼說吧,如果今天張家漢的角色是個女生,觀眾們會怎樣看待這段劇情呢?而再做個轉換,如果今天張家漢是男生,喜歡上了是女生的Birdy,好啦,應該淋浴間愛撫那段張家漢就直接被警察帶走了…The End。所以對我來說最後十分鐘成年Birdy的告白有拉回了這部電影,他的告白不是他也是同性戀,而是他當年也喜歡張家漢。當初無法在一起,是因為跨不出心中與時代的那道坎。
    當去做上述那樣的角色轉換時,可能就會突然發現這劇情很普通,就是個很常見的高中青澀戀情,參雜了一點點的情慾,還不懂什麼是愛的年輕人們的故事。但就是因為同性戀長久以來無法單純的被視為兩情相悅,讓這樣劇情的普通成為了不普通。
    台灣電影可能可以認真考慮多發展同性議題的電影吧,會這樣說是因為覺得亞洲文化圈在感情這塊總是顯得壓抑,放不開,但是現在觀念又開始受歐美影響而比較開放了,電影再拍男女感情糾葛的片開始令人厭煩,但劇本內容與演員詮釋又還跟不上開放的觀念,容易導致電影調性本身變得扭曲詭異。但是拍攝同性議題或像之前怪胎那類的電影,由於議題本身仍舊處於受壓抑的狀態,對於還習慣壓抑的劇本創作與演員詮釋的台灣電影來說,或許會意外的合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