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電影】你是豬

    片名BABI是馬來語「豬」的意思,而看片中角色的反應,在馬來西亞叫人BABI的下場大概會和你在黑人面前講nigger差不多,而這原因也和伊斯蘭教有關。大家都知道伊斯蘭教禁吃豬肉,而原因是他們認為豬是不潔的食物,這某種程度上源自豬的習性,因為豬是雜食性動物,甚至連腐屍也吃,所以容易夾帶很多寄生蟲,而容易傳染給人類,所以長久以來伊斯蘭就視豬為不潔的象徵。馬來西亞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所以不潔的豬,在馬來語中就變成了一個極度汙辱人的詞彙了。
    電影主軸呈現了一件20年前被掩蓋的校園鬥毆事件,而這起事件有很多複雜的面向,有戀童、有威權壓迫、有教育制度的缺失、以及最核心的種族衝突。實際上電影有兩件事,一件是校園鬥毆,另一件是兩位學生的死亡。
    學生的死亡凸顯了教育、威權的問題,如同黃明志在片尾曲唱的內容一樣,現今扭曲的教育制度成為了對青少年的一種束縛與評價標準,這幾乎是影響全亞洲的觀念。學生被迫接受填鴨式教育,在所謂的好學生得到認可時,彷彿就像蓋上了CAS優良農產品標章一樣,而成績不好的後段學生就成為了肥料。並且在這樣的制度下,師長就如同握有生殺大權一般,能夠對學生予取予求,也因此導致了電影中學生自殺的悲劇。
    有點訝異黃明志最後的歌曲是選擇強調教育制度的問題。雖然黃明志沒有唱,但電影中令人無法忽視的,是無處不在的種族衝突。從訓導主任在警方訊問過程中不斷流露出的歧視字眼,到所謂的優良學生獎學金,卻是以馬來人為優先考量,甚至貫穿整部電影的校園鬥毆事件,起源也是長久以來各族群間累積的仇視與對立。馬來人佔馬來西亞的大多數,但華人在經濟與商業領域都佔有主導地位,而印度人是第三多的族群,長久以來由於政府在政策上比較保護馬來人,導致華人與印度人的不滿,而華人控制經濟也造成馬來人的反彈,所以馬來西亞的種族衝突蠻嚴重的。但這樣的背景,卻延續到學校中,讓人覺得很哀傷。學校裡都是青少年,他們不會經歷過早年的殖民時期與馬來西亞獨立運動,而這麼深厚的種族歧異觀,最直接的來源就是家長、老師以及社會環境,原本能夠隨時間消弭的隔閡,卻一再的被大人們重複擾動,變得越來越深刻。這段讓我聯想到海賊王的魚人島篇,荷帝對人類的恨意也是沒來由的從小耳濡目染的結果。而片中言語的混和運用更加深了電影種族衝突的諷刺感,一開始用獵奇的心態看他們的對話,對於那種用馬來語、福建話混廣東腔、坦米爾語還有英語的大雜燴式語言無縫切換感到讚嘆,當然其中應該還是有差別,但聽在身為外國人的我耳中,還是覺得很新奇。可是明明言語可以出神入化般的融合的這麼自然,但種族之間的隔閡卻沒辦法簡單抹去,令人不勝唏噓。
    最後警長淡然的離去,是不是象徵了高官對整件事情以及背後種種問題的漠不關心呢?整個學校頓時成為了馬來西亞社會的縮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