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ream Isle of Innisfree |《Life of P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credit : Renee Liu
楔子
And never have I felt so deeply at one and the same time so detached from myself and so present in the world —— Albert Camus

一、滄海一粟:無限裡的「唯一」

  電影的前段啟幕,由主角Piscine介紹他的名字開始:父母在法國泳池畔的相遇——是一種關於愛情的記號與記憶,卻意外地成為主角Pi稚年生命中被同學取笑的「Point(點)」,亦是促動他必要改變這個「記號」的意義。
  在《Life of Pie》的幕影穿插與流淌中,有許多關乎人名與象徵「記號」的對應。主角「Pi」是圓周率中的「p」;「Pi」也是救生小艇中的「孟加拉虎」:象徵著Pi的人性中所隱藏的獸性(惡);「Richard Parker」這個名字亦是船難中食人的代名詞,也含藏著在船難後的救生小艇上,那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此外,亦有「斑馬」為「中國佛教徒船員」;「鬣狗」是「廚師」;「紅毛猩猩」代稱「Pi的母親」。
  記號可以無限多元,但言銓象徵的意義在心中的轉化,卻是刻進意識深柢的「唯一」。「p」是無限,就如廣闊人海中,無論是否有人和你 / 妳有相同的名字,都無法抵觸「你 / 妳」是在這世上的唯一。
你 / 妳的生命故事亦是唯一。
你 / 妳所選擇的故事存在你 / 妳的心中亦是the only。
  在《Life of Pie》,主角Pi說了兩個故事,所敘及的或不可言及為單純的二元選擇,你 / 妳選擇所相信的,此言銓與記號、意義的織纈,成就多元視角交融的廣納。是廣納生命的不可預期,亦是廣納生命的不完美,廣納那信仰神中的完美包容,此等愛的包容超越人所能給予,也唯有此,祂是神,成就你 / 妳的唯一。

二、詩意流動:生命動泊之不可預期

  Pi的生命在12歲時初遇信仰而帶來改變,母親給予Pi對於信仰的支持,以及父親對於科學理性思維的介質,似乎亦頗肖似人生處境中常習以為常的二元對立思維。「Empty and Full」、「Sorrow and Joy」、「Life and Death」、「Peace and Storm」等,這些元素在《Life of Pie》均出現,亦攪動、拉扯著Pi的生命。
  生命仿若一艘小舟,航向一片汪洋未知。如同Pi在前一刻仍詫然沈浸於初見Anandi的曼妙舞姿,如同楊牧的〈問舞〉(楊牧,2014)——
你有可能像黃昏七點鐘的蓮嗎?
當一隻青蛙跳入湖中,你有可能
像那朵醒轉的蓮,在暮色裡
輕搖一下,左右晃動如囊昔之舞
巍巍凝立於我屏息之間
  但卻在或許是同一個出海港口的場景,Anandi為Pi在手腕繫上的紅繩:以見證愛情曾經存在的印記,然後在充滿狐獴的小島,被Pi輕輕地卸下,食人島所被嚙食而去的除了不知名的肉身、意識,更是Pi知道再也回去那昔日還存在於記憶中的時間裡。
亦如同17歲的Pi在前往加拿大的商船上,前一刻還因著無法入睡,少年心性地跑到甲板看暴風雨,豈知下一刻已是與父親、兄長天人永隔,更遑論在救生小艇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甚至包括疼愛他的至深的母親。
  海上的船難經歷,不論是外在環境,抑或是內在生命的搏鬥與平靜,均呈顯出一個二元結構的敘事:一則是一隻名為Richard Parker的孟加拉虎,陪伴Pi度過漫漫海上漂流的奇幻旅程;抑或是另一則同樣叫人不可置信的船難故事,在船上為了生存、鬥毆,甚至是發生食人事件。無論選擇哪一則敘事,或許均可於Claude Levi-Strauss所論之二元對立概念中,找尋到他者所欲以界定的相對位置,以安放人於成長中所被賦予的文化、社會價值的界定。
  然而,此二則故事豈能如此輕易使人做出選擇,在外在的迷失中,總是隱藏著內在的真實。或許如影片中的Pi所自語:
人生到最後就是不斷地放下,但永遠最令人痛心的,就是沒有好好地道別。
  生命如艘小舟,動泊之間非人所能掌握,曾經發生在生命中的各樣苦難歷程,卻可化為頡頏奮起於在與不在的界線下的動力——展現重獲新生的契機。
  而每個有創造力的人,都是破除迷失,帶出新的方向。

三、生命敘事的可能:The Dream Isle of Innisfree

  影片的開頭,一名作家與Pi對坐,在作家的內心視角中,眼前這名印度裔男子,身上發生過難以言喻的奇異經歷,而這經歷或可是他再次振筆敘書而起的可能。
  事過境遷多年,在加拿大過著日與尋常無異他人的Pi,這則故事的道出,像是一把鑰匙,通往生命敘事的可能。
  William Butler Yeats的經典詩作〈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楊牧譯,1997)是這麼寫著——
我現在就動身前去,去到因尼斯夫莉,
在那裏蓋一間小屋子,混擬土夾木條;
九畦豆莢園,一套蜂房飼養貯聚些蜜,
蜜蜂熙攘的隙地那裏我獨居逍遙。
於是我擁有和平,那裏和平墜落緩緩,
墜自早晨的煙幕向蟋蟀嘈切的地方;
那裏子夜是一片燦爛,正午紫光一團,
暮靄充滿了朱頂雀無數翻飛的翅膀。
我現在就動身前去,因為白天黑夜
我都聽見湖水輕輕舐沏岸沚的聲音;
或通衢駐足,或在灰色石版路上站,
我都聽見它響在胸臆深處,在我的心。
  無法再回去往昔的時間,卻可透過生命敘事的再次檢視,抽離肉身的侷限,引領Pi前往那舐沏心中,輕拍無止息的聲音——The Dream Isle of Innisfree。生命敘事的可能不在於真實,在於記憶混淆情感,如同你 / 妳所選擇的記號,影響這記號在你 / 妳生命中的意義價值。
  它並不辯證真偽,只是輕觸你我對於此敘事所可能帶來,在生命中再次品味那隱藏在心中的,你我皆有的The Dream Isle of Innisfree。
  Yeats於1888年寫就該詩於某日的倫敦街頭,離開家鄉愛爾蘭,在繁景的倫敦街頭,城市的喧嘩車水馬龍,對比於祖國北愛爾蘭的輕響拍沏心岸的漲退聲,面對於母國自由的遙想。
就如同是Pi。
  不是回不去,而是回去也不會再相同;也是一種相信,因著相信才可能在駐足的此地此刻,重新擁抱生命新敘事的可能。
  而這也是當Pi問作家選擇哪一則故事時,當作家回覆第一則故事時,Pi才能在泛淚的微笑中,輕道:
May God be with you.

參考文獻

1. 楊牧(2014)。楊牧詩選1956——2013。臺北市:洪範。
2. 楊牧編譯(1997)。葉慈詩選(原作者:W.B. Yeats)。臺北市:洪範。(原著 出版年:1888年)
avatar-img
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ure W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種聲音微擾於雨滴滂然之前 皮膚上陌感的濕氣 提醒 聞嗅於略帶土地的清腥,以及 觸動心感的 不確定性 然後 驟雨便至 ( 記於2019.9.28 / 13:46 / 屏東竹田.大和頓物所)
如果直視生命到最後的存留,你/妳冀盼留下的是什麼?是一道道的線索,穿針引線在翻白書頁的字裡行間,是人生、是你的、他的、我的所交織含藏的時間與存有。
The Sense of Sight,如組曲,亦如一種行進的過程,是透過詩、敘事、故事、藝術創作或畫作之關注,綿綴而成在鉛字印刷字裡行間,觀照透見對於本相的逡視與詰問,是讀者透過Berger所構築的視界,進而去探索自我的Inner Sight,並從中如微光透見般地慢慢形塑為Your Insight
有一種聲音微擾於雨滴滂然之前 皮膚上陌感的濕氣 提醒 聞嗅於略帶土地的清腥,以及 觸動心感的 不確定性 然後 驟雨便至 ( 記於2019.9.28 / 13:46 / 屏東竹田.大和頓物所)
如果直視生命到最後的存留,你/妳冀盼留下的是什麼?是一道道的線索,穿針引線在翻白書頁的字裡行間,是人生、是你的、他的、我的所交織含藏的時間與存有。
The Sense of Sight,如組曲,亦如一種行進的過程,是透過詩、敘事、故事、藝術創作或畫作之關注,綿綴而成在鉛字印刷字裡行間,觀照透見對於本相的逡視與詰問,是讀者透過Berger所構築的視界,進而去探索自我的Inner Sight,並從中如微光透見般地慢慢形塑為Your Insigh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詩享家彼得潘點播:〈Peter Pan Was Right〉 「人生的目標,總是做個孩子,偶爾當個大人。」 我想彼得潘是對的, 每個人都飛翔在一座永無島, 卻還是一心找尋第二顆星星。 只有我, 獨自在島上一天天變老, 卻始終在前往星群的路上不想長大。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魚問獅子說:你嚮往海底的世界嗎? 獅子說那會讓我無法呼吸,但我願意往你在的方向前進,直到沒辦法跨越才停止。 魚說除了海洋還有什麼呢? 獅子回應還有草原、天空、斑馬跟豹。 魚消失了,或許這只是一個夢,因為獅子跟魚沒辦法相遇,不管在海洋或草原。
Thumbnail
夢見我我坐在一艘小船上,在大海浮浮沈沈。 場景一轉,我在一個故事比賽的授獎典禮。在台上,我說人生就像一艘船,本來就會浮浮沈沈。我鼓勵大家,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故事。 我說生命回溯的方式有很多種。當你沒有初心與自我領悟時,你的生命故事就像神話,虛構的成份就很多。 然後我就走出會場,回到山上。我在想推
Thumbnail
當你放棄了魚,你可以去到更自由美好的世界,不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而是因為它們就跟毀滅和失去一樣,是天理循環的一部分,就像生是死的反面,成長與腐爛互相輪替。
Thumbnail
當人什麼都相信的時候,也代表他什麼都不信。從小生長於印度教信仰家庭的Pi,同時信仰著基督教、伊斯蘭教,他遵循著每種宗教的儀式,禮拜、用餐前禱告,而他的父親對他說:「當人什麼都相信的時候,也代表他什麼都不信。」
Thumbnail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跨文化、宗教探討的電影,但主題與宗教本身並沒有關係,而是一種關於「我之於自己;之於宇宙」的意識層面交流。本文描述了主角Pi在面對船難和生存困境時,對信仰、人性和生命的反思和掙扎。李安導演突破理性、科學至上的重圍,在意識層面探討自我和生命,解構「真理」的意義。
Thumbnail
「斐濟青蝶」是關於一位因為愛被兩個國家放逐、更被自己放逐的老水手的故事。這是我在澳洲三年多每次回頭看都最亮眼的故事,在許多遭採訪中,他是讓我不斷回頭、一直想要第一個寫下的。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詩享家彼得潘點播:〈Peter Pan Was Right〉 「人生的目標,總是做個孩子,偶爾當個大人。」 我想彼得潘是對的, 每個人都飛翔在一座永無島, 卻還是一心找尋第二顆星星。 只有我, 獨自在島上一天天變老, 卻始終在前往星群的路上不想長大。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關於內在探索的小說書評,主要介紹了小說《騎驢少年》的主要內容和哲學思考。通過主角湯姆的一連串生命經歷,探討了人生的三個試煉:活在當下,主動追求夢想而非被動等待命運的安排,以及全然地相信自己及宇宙。全文反思了“人生不是一場旅行”的題目,深刻點明人生如音樂如舞蹈,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當下。
魚問獅子說:你嚮往海底的世界嗎? 獅子說那會讓我無法呼吸,但我願意往你在的方向前進,直到沒辦法跨越才停止。 魚說除了海洋還有什麼呢? 獅子回應還有草原、天空、斑馬跟豹。 魚消失了,或許這只是一個夢,因為獅子跟魚沒辦法相遇,不管在海洋或草原。
Thumbnail
夢見我我坐在一艘小船上,在大海浮浮沈沈。 場景一轉,我在一個故事比賽的授獎典禮。在台上,我說人生就像一艘船,本來就會浮浮沈沈。我鼓勵大家,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故事。 我說生命回溯的方式有很多種。當你沒有初心與自我領悟時,你的生命故事就像神話,虛構的成份就很多。 然後我就走出會場,回到山上。我在想推
Thumbnail
當你放棄了魚,你可以去到更自由美好的世界,不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而是因為它們就跟毀滅和失去一樣,是天理循環的一部分,就像生是死的反面,成長與腐爛互相輪替。
Thumbnail
當人什麼都相信的時候,也代表他什麼都不信。從小生長於印度教信仰家庭的Pi,同時信仰著基督教、伊斯蘭教,他遵循著每種宗教的儀式,禮拜、用餐前禱告,而他的父親對他說:「當人什麼都相信的時候,也代表他什麼都不信。」
Thumbnail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跨文化、宗教探討的電影,但主題與宗教本身並沒有關係,而是一種關於「我之於自己;之於宇宙」的意識層面交流。本文描述了主角Pi在面對船難和生存困境時,對信仰、人性和生命的反思和掙扎。李安導演突破理性、科學至上的重圍,在意識層面探討自我和生命,解構「真理」的意義。
Thumbnail
「斐濟青蝶」是關於一位因為愛被兩個國家放逐、更被自己放逐的老水手的故事。這是我在澳洲三年多每次回頭看都最亮眼的故事,在許多遭採訪中,他是讓我不斷回頭、一直想要第一個寫下的。
Thumbnail
小时候大家都一定看过那部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吧,小飞侠彼得潘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只有天真快乐无忧的孩子才能飞向梦幻岛,而当孩子长大之后,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只要充满想象力,就会梦想成真。这部电影就描写了作家巴里如何创作这个故事。 巴里是伦敦小有名气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