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商業|氣候領袖峰會 22 日登場,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先出訪中國商討環境議題

創新商業|氣候領袖峰會 22 日登場,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先出訪中國商討環境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本月 22 至 23 日,美國總統拜登將舉辦氣候領袖視訊峰會,白宮邀請了全球 40 位國家元首,包含中、俄元首習近平與普丁,美國也預計將在大會上宣布美國 2030 年前的減排計劃,為 2050 年零碳排的目標努力。

氣候領袖視訊峰會 22 日登場,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凱瑞先行訪問中國

氣候領袖視訊峰會將於 22 日舉行,拜登總統預計透過本次大會履行其競選承諾,同時向全球宣誓美國重返對抗氣候變化的行列。不僅邀請中、俄兩大國,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部分國家如孟加拉、馬紹爾群島、不丹等也有受到邀請,據白宮表示,本次大會將聚集占全球 80% 碳排放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 17 個國家,也將有部分企業與公民團體領導人參與。

氣候領袖視訊峰會的主要目標在於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於 1.5 度內,同時也會強調在追求減緩氣候變遷的同時,將會創造高薪就業、推動創新技術、協助脆弱國家適應氣候變遷影響。

而就在氣候峰會前一週,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凱瑞將於 14 至 17 日前往中國上海與南韓首爾訪問,據外媒分析,預計將針對中國受邀參與峰會一事進行討論。

據中國生態環境部表示,凱瑞受中方邀請前來與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的特使解振華進行會談,將在氣候相關的中美合作關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大會(COP26)等議題上交換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大會(COP26)是合併了三個國際公約的締約國會議,包含《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以及《巴黎協定》,均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等議題影響深遠的國際公約,原訂於 2020 年 11 月舉辦,因為疫情影響延後至 2021 年 11 月。

放下外交、軍事歧見,美中在氣候議題上異中求同

近期,美國與中國在軍事、外交和科技等領域關係緊張,然而面對氣候變遷這樣的全球議題,兩大國也將爭執擱置一旁,共同討論如何解決環境挑戰。

事實上,凱瑞過去就已針對氣候議題多次表達看法,也與許多不同黨派的政治人物與名人合作組成聯盟「第零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Zero),宣示共同對抗氣候變遷。凱瑞表示,氣候變遷將會成為國際安全問題,須將其視之為「形同作戰」,如戰爭時期般動員對抗氣候問題;同時,凱瑞過去也曾表示,氣候議題應單獨處理,不受政治、外交領域干涉。

至於中國,根據外媒《法新社》整理,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國內有高達 60% 的用電是由燃煤提供,也因此造就中國全球碳排放第一的結果,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將近 1/3,是第二名美國的兩倍;不過,中國在再生能源的議題上也相當領先,不但是全球風力發電龍頭,也水力發電量冠軍。

中美兩國分別身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第一、二名,其相關減碳計畫與處理氣候問題的態度均對全球環境的影響力深遠;同時身為大國,如何以身作則成為他國推動減碳救地球的進程,受到各國政府與相關組織關注。這幾天的會面,將會對下週的氣候領袖視訊峰會帶來哪些影響,就請大家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BBCwhitehouse.gov中央社 #1、中央社 #2、中央社 #3、中央社 #4、中央社 #5

(首圖來源:John Kerry Facebook

延伸閱讀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住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赤道地區的熱帶海域一向以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聞名,光是珊瑚礁群,儘管只覆蓋不到 1% 的海底面積,卻供應了 25% 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可以想見熱帶海域可觀的生物多樣性。而其餘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則是隨著緯度上升而逐漸減少,呈現「鐘型」曲線。 然而,這樣的印象正在改變。科學家近日發現,赤道附近地區的海域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研究顯示,2020 年的疫情雖使人類活動減少,二氧化碳與甲烷兩種溫室氣體濃度卻持續成長。其中,二氧化碳濃度更是達到 360 萬年以來新高。 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人類活動減少也壓不下來 2020 年全球遭疫情肆虐,使得各地人類活動大減、飛機航班大減、製造業減產,
Google 於今年 3 月表示, Google Maps 未來將會提供駕駛最環保的行駛路線,以碳排放最低的路線抵達目的地。 結合車種、路線坡度、及燈號數據,Google 地圖算出碳排放最少的路線 圖片來源:Google 根據 Google 表示,結合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目前全球盛行的環保理念,無論是電動車、再生能源等,皆已是主流的國際發展趨勢。而造就這一切的基本元素之一:稀土,也因為需求量大增,而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乃至國際政治上,兵家必爭的戰略資源。稀土在開採過程中,必定伴隨相當高程度的污染,也因此,歐美國家雖也有一定的稀土儲藏量,卻因嚴格的環境法規限制開採,進而
在台灣,便利商店隨處可見,也是人們消費大宗。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便利商店也跟著提出環境永續的經營模式,提供消費者落實綠色消費的管道。7-ELEVEN 於 3/29 宣布 2021 年是統一超商的「永續元年」,並訂定「一次性塑膠使用量逐年減少 10%」目標,期望在 2050 年做到 100% 零塑膠,
赤道地區的熱帶海域一向以最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聞名,光是珊瑚礁群,儘管只覆蓋不到 1% 的海底面積,卻供應了 25% 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可以想見熱帶海域可觀的生物多樣性。而其餘海域的生物多樣性則是隨著緯度上升而逐漸減少,呈現「鐘型」曲線。 然而,這樣的印象正在改變。科學家近日發現,赤道附近地區的海域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研究顯示,2020 年的疫情雖使人類活動減少,二氧化碳與甲烷兩種溫室氣體濃度卻持續成長。其中,二氧化碳濃度更是達到 360 萬年以來新高。 二氧化碳濃度創新高,人類活動減少也壓不下來 2020 年全球遭疫情肆虐,使得各地人類活動大減、飛機航班大減、製造業減產,
Google 於今年 3 月表示, Google Maps 未來將會提供駕駛最環保的行駛路線,以碳排放最低的路線抵達目的地。 結合車種、路線坡度、及燈號數據,Google 地圖算出碳排放最少的路線 圖片來源:Google 根據 Google 表示,結合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目前全球盛行的環保理念,無論是電動車、再生能源等,皆已是主流的國際發展趨勢。而造就這一切的基本元素之一:稀土,也因為需求量大增,而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乃至國際政治上,兵家必爭的戰略資源。稀土在開採過程中,必定伴隨相當高程度的污染,也因此,歐美國家雖也有一定的稀土儲藏量,卻因嚴格的環境法規限制開採,進而
在台灣,便利商店隨處可見,也是人們消費大宗。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便利商店也跟著提出環境永續的經營模式,提供消費者落實綠色消費的管道。7-ELEVEN 於 3/29 宣布 2021 年是統一超商的「永續元年」,並訂定「一次性塑膠使用量逐年減少 10%」目標,期望在 2050 年做到 100% 零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