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歷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國際家庭日、基督教全球禱告日、巴拉圭國慶日、巴勒斯坦災難日)

    今天焦點─兩個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爭與準戰爭Ⅰ
    1952年 在朝鮮半島戰爭中迅速茁壯的共產黨中國空軍首度飛越台灣海峽,台灣全島響起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以來的第1次空襲警報,開啟兩個中國隔海對峙超過半紀的戰爭和準戰爭歲月。
    共產黨中國高喊「血洗台灣」,將中華民國掃進歷史,對中國命運走向有決定性影響力的美國,下令從中國大陸南京撤退的美軍援華軍事顧問團,派遣首批11名軍事顧問抵達台灣,協防中華民國控制的台澎金馬地區,最高峰時達到2,347人,中華民國國軍營級以上部隊,都有至少1名美軍顧問進駐督導部隊,同時監視中華民國國軍蠢動引發台灣海峽戰爭危機。
    美國國務院同時聲稱,台灣和菲律賓列入美軍太平洋艦隊管轄範圍,不受朝鮮半島戰爭結束影響,仍將繼續防衛台灣,更進一步防範共產勢力在太平洋地區擴張。美國第2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英雄之一艾森豪(Dwight D.Eisenhower,1890~1969),接替杜魯門出任美國第34任總統後,更宣佈解除台灣海峽中立化,不再阻止台灣反攻大陸,向共產黨中國主導的朝鮮半島統一戰爭施壓。
    朝鮮半島統一戰爭於1953年7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正式停火,美國在亞洲對抗共產國家陣營防守線轉移到台灣海峽,獨裁統治台灣的總統蔣介石親題「毋忘在莒」,鎸刻在金門太武山上,激勵首善之區台北市開始實行憑戶口配售食米措施,節衣縮食全面備戰共產黨中國血洗台灣的戰爭威脅。(延伸閱讀:近代中國命運的起伏~兩個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戰爭與準戰爭)
    ◆台灣海峽籠罩在戰火陰影下超過一甲子(圖/取材自網路)
    ◆台灣海峽籠罩在戰火陰影下超過一甲子(圖/取材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