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8|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20211008-盤前日報

    盤勢分析 1. 大盤昨日開高在 16465 點,高點 16731 點,尾盤收 16713 點,漲幅達 320 點。開盤時資金集中在散裝航運,海岬型運費(BCI)指數週三(6日)衝破萬點大關,漲幅逾 7%,並帶動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上漲 4.4% 、續站 13 年高點,致使多檔個股跳空開高在 4% 以上,裕民(2606)攻上漲停後,中航(2612)、台航(2617)也紛紛亮燈;比特幣漲幅近 7%,報價一度突破 5.5 萬美元大關,創近 5 個月以來新高,此消息激勵虛擬貨幣概念股的麗臺 (2465)、青雲(5386)早盤強攻漲停,撼訊(6150)一度漲逾 8%,主機板相關的技嘉(2376)亦攻上漲停,微星(2377)一度漲逾 7%;塑化個股早上雖逆勢下跌,但尾盤相關個股則現從低檔明顯回彈的態勢 2. 台股壓力先看 10 日線,支撐則是觀察 5 日線是否能夠站穩。6 個交易日以來,加權指數首次站上 5 日線,尾盤在貨櫃三雄漲幅收斂的影響下,雖未收在最高,但也是相對高點。從15 分 K 來看,週三開盤即跳空站上 60MA ,且 60MA 開始翻揚,對於未來走勢有較正面的影響。近 5 個交易日來,在融資餘額減少約 150 億元,融券餘額增加約 29000 張,台股籌碼趨於乾淨的同時,或可觀察是否有軋空行情出現。 3. 導線架:順德(2351),籌碼面,投信連續買超 5 天,投本比達 11.27%,融券餘額增加至 1074 張,為 6 月份以來的新高;技術面,在站上 5 日線且季線即將走平的同時,或可觀察是否站穩季線、5 日線及季線黃金交叉產生的時機點。界霖(5285),籌碼面,投信小買兩日,主力昨日買超的同時,散戶籌碼呈現大量賣超;技術面,突破下降趨勢線,看似已站上短天期均線,但多條均線尚未排列整齊,操作上或可以均線及支撐布局 參考資訊 1. 五倍券今日紙本開始領券後正式起跑。去年三倍券一推出,7 月零售銷售額大增 279 億,由於五倍券金額更高並延續至明年 4 月底,法人估將貢獻零售銷售額逾千億,加上本土疫情影響較大的期間橫跨第 2 與第 3 兩個季度,除基期壓低,台灣零售銷售明年也可望複製歐美疫後復甦力道,加上展店腳步仍不停歇,為百貨與零售業者預留明年較大的成長空間。但有別於去年三倍券將線上業者排除在外,今年五倍券將本土大型電商業者也納入,商機是否將因線上零售業者分食而大打折扣?法人指出,由於對本土電商平台並非全部品項都開放,尤其生活用品類的開放有限,多數仍以開放台灣在地廠商及農民所產為主,因此認為納入電商所帶來的受惠稀釋程度有限 2. 工具機為機械之母,台灣為全球出口前 5、生產前 7 大的工具機市場,今年出口可望年增 30%,工具機業者今年營收普遍回溫,不過獲利仍受匯率、運費與原料拖累。隨著歐美經濟復甦、東協市場解封,加上台幣回穩、運費下滑,明年工具機獲利會比今年好。貿易戰、疫情雖讓工具機吃盡苦頭,卻也促使產業加速轉型,因應智慧製造、少量多樣發展趨勢,產業近年推動共同規範,打造既競爭又合作的發展環境,也期望推動在航太、國防、半導體、能源設備的進口替代,另外,風電國產化與新能源車崛起也將為工具機帶來新機會 3. 停工限電政策因應得宜,連接元件廠商 9 月營收不少仍創新高。看待第 4 季,廠商普遍認同,中國是否有新一波限電停工,是最大變數,其次則是電子業的庫存去化速度,不過在短線供應鏈瓶頸還未無法完全釋疑下,客戶對特殊部件的顧料反而轉趨積極,提貨動能轉強,可能讓淡季產品的降價壓力舒緩,另中國農曆年節前的補貨需求,可能會在 11 月底後發生,是相關供應鏈並未過看淡本季營運的主因。不過也因廠商對生產段的瓶頸克服存在不確定性,成為最大變數 4. 對於講究「研發動能」大於量產的檢測分析實驗室來說,2021 年下半起高階手機逐步從 sub-6 GHz 邁向納入 5G 毫米波頻段,無線通訊標準也從 Wi-Fi 5 過渡到 Wi-Fi 6/6E,這些都持續對檢測分析實驗室帶來營運成長契機。其中,半導體先進製程材料分析領域,包括矽基技術以及持續進展的化合物半導體,以 2021 年軌跡來看,半導體晶圓代工龍頭先進製程轉換帶動大宗材料分析需求,第 1 - 2 季都逆勢暢旺;成熟製程產能爆滿,顯示驅動 IC 業者也有轉換製程需求,帶動驗證分析案件量;中國半導體力拚自主化,加上對於寬能隙半導體新材料興趣濃厚,第三代的氮化鎵、碳化矽,甚至被視為是「第四代」半導體材料的氧化鎵等都開始受到關注;半導體先進製程推進,先進封裝腳步也不停歇,將帶動可靠度分析需求 5. 記憶體產業近來受 PC 拉貨趨緩及庫存調節影響,導致市場報價及成長前景受到質疑,但多家業者第 3 季業績仍延續強勁攀高力道,並看好第 4 季及 2022 年營運動能維持熱絡不墜,在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的大環境下,考驗各家在逆風之際的營運實力 6. 原料藥生產大國中國與印度,接連傳出電力供給危機,製藥產業再度面臨供需不穩挑戰,業者指出,國際藥廠將重新調整原料藥供給廠商,台廠或有可能迎來轉單。中國為全球原料藥生產主要基地,供應全球 6 - 7 成原料藥,前三大製造廠生產廠區皆位在中國限電省份,各廠產能供給收縮,不只原料藥供給也拉警報,報價也跟進油價喊漲。此外,原料藥第二大供應國印度,近期也因燃煤供應緊繃,導致過半數火力發電廠發電不足,恐踏上中國後塵出現缺電危機,業者直言,產業供給失衡現象恐再重演,甚至更加劇,有利台廠 7. 中國限電越來越離譜。昆山廠商透露,現在的限電狀況每天不一樣,何時限電已不再事先通知,且不只停 380 伏用電,連一般的 220 伏用電也會被拉閘限電,導致生產線被迫喊卡,廠商只能四處尋覓發電機,然即使出高價,買也買不到。在長假過後,這種拉閘限電的情況會不會再度出現,現在業者誰也說不准,不過因為這波限電,目前中國已經有像是廣東、江蘇等地區醞釀著要進行電價的調整,特別是針對大工業電價用戶在離尖峰期間用電的價格進行調漲 個股簡評 此處僅提供個股資訊參考,請投資人審慎評估後自行決定交易策略 1. 智原(3035) - 簡介 - 聯電集團旗下的 IC 設計服務公司,公司原為聯電之 IP 及 NRE 部門,後切割獨立為公司,主要提供特定用途的積體電路(ASIC)設計服務及矽智財(SIP),公司名列全球前 15 大 SIP 矽智財供應商、全球前 50 大 ASIC 設計服務供應商 - 智原的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及工業物聯網等相關委託設計(NRE)接案續強,下半年開始轉進特殊應用晶片(ASIC)量產,營運將逐季走高 - 由於全球微控制器(MCU)需求強勁,缺貨問題將延續到明年,智原與轉投資公司及合作夥伴積極擴大 MCU 出貨動能,營運可望一路看旺到明年 - 智原近年以來持續在利基型產品發展,且少量多樣,因此對於未來 2-3 年將陸續進入量產,陸續發酵貢獻,另外,加上與聯電(2303)關係緊密,因此對於產能的掌握度也較高,明年營運表現有望優於今年 - 技術面:跳空突破站上月線,KD 與 MACD OSC 續揚 - 籌碼面:千張大戶與內部人持股均偏減持,成交量突破 5 日均量,投信偏買,其他法人主力轉買 - 成長狀況:營收連續 4 個月月增,轉投資公司 MCU 出貨以及特殊應用晶片量產是否貢獻營收可進行觀察 2. 茂達(6138) - 簡介 - 台灣類比 IC 設計公司。主要產品為電源管理 IC、影音 IC、馬達 IC - 應用在 Mini LED 的區域調光(local dimming)的產品線目前已經開始量產出貨,預期年底前將開始放量出貨,並打入中國電視品牌供應鏈 - 英特爾將推出新一代 PC 處理器 Alder Lake,當中導入許多新規格,並支援新一代 DRAM 規格 DDR5,以及高速傳輸規格 PCIe Gen5。其中,茂達以 DDR5 的電源管理 IC 獲得各大 OEM / ODM 廠認證通過,目前已經開始少量出貨 - 近期已與晶圓代工廠協調明年的產能量,將較今年取得量增加,儘管增加幅度還在協商中,但市場看好,今年第 4 季新品開始出貨,明年在產能應援下、將逐步放大貢獻添動能 - 技術面:突破並站上月線,KD 與 MACD OSC 轉揚 - 籌碼面:千張大戶與內部人持股趨減,成交量突破 5 日均量,法人主力偏買 - 成長狀況:營收連續 3 個月月增,Mini-LED 相關 IC 年底與新品一起放量出貨,觀察營收貢獻情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