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南萬華]加蚋仔六庄之港仔尾

加蚋仔六庄之港仔尾

我們在台北西南隅,環南市場華中橋間之環河南路水岸食材加工廊帶區作風格踏查。
在我們框出的狀遊區:這一顆形狀像大竹筍的所在(赫然發現),從古地圖上看來是屬於加蚋仔六庄港仔尾 一帶,也屬西園町,也是現今在最鄰近新店溪河岸邊,名字裡有"德"(與台語"竹"同音)的里。
加蚋仔(ㄐㄧㄚ- ㄌㄚˋ仔,原名加臘仔庄,又稱加蚋、加蚋社)簡介:
在漢人入墾以前,加蚋仔地區原為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雷里社(荷語:Rivrijcd)的活動範圍。漢人開墾後,雷里社南遷至新店溪對岸,與秀朗社合併為雷朗社。
清康熙年間,由楊姓閩南人率先至此拓墾,其後遷入者日眾,逐漸形成六個小聚落,即八張犁後厝仔(或後庄仔)、下庄仔港仔尾堀仔頭客仔厝,有人稱「六庄頭」,但地方多稱「五角頭」,客仔厝因規模較小,又與堀仔頭一樣以楊姓居多,合為一個角頭。
每年農曆三月十二「年例」迎尪公祭典,輪值即按五角頭順序。當地為沙質土壤,移民多種植甘蔗、花卉、蔬菜,供應艋舺、大龍峒、古亭等都市聚落。
日治中期(1922年),加蚋仔被劃分為東園町西園町(大約以現在的東園街為分界);二次大戰後,合併東園町西園町兩行政單位為雙園區;1990年台北市重新調整「區」的行政單位 ,雙園區劃入萬華區;往昔後厝仔下庄仔盛產香花,而在堀仔頭周邊地區及沿岸邊則種植著麻竹筍。1961年興建雙園堤防 (1962年完成),下庄仔廢村,約1030人,大約200戶,遷至堤防內。下庄仔原址今已闢為華中河濱公園
(照片)
(照片)
備註1:加蚋仔區行政區沿革:https://bit.ly/3eKGwd8
備註2:下庄仔-百年茄苳老樹https://bit.ly/2DTX4CE
備註3:加蚋仔三寶:豆芽菜茉莉花麻竹筍。 #文化部 #水谷藝術 #2020場所感 #台北西南風格卷 #西園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