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生本是苦,煩惱卻多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大多時候,煩惱是多餘的,身外之物一切都帶不走,盡好本分即可,一切隨緣,船到橋頭自然直;若真能認真修行,當遇到人生瓶頸時,佛菩薩會暗中幫忙。」
    年輕時,我和先生種過瓜田、開家庭代工廠、經營麵攤……等等。做家庭代工和開麵攤時,老三才十個月大,每天背著老三做生意,還得煮三餐給公婆及其他家人吃。因婆婆不喜歡我,不管我做什麼事都嫌,自然也不會去幫忙。
    先生管理代工廠,晚上收工後還要去幫我收攤,每天都要忙到三更半夜,我們所賺的錢也不多,全部都得交給婆婆,一個月只給我兩千元的買菜錢,沒有給我們生活費,養育孩子們的錢我們得自己處理,日子過得很辛苦,所以我們選擇離開故鄉到都市去打拼,沒能好好地孝敬奉養公婆,是我們的不孝。
    離開了故鄉,我們的生活更是艱苦,遇到困境咬著牙根、含著眼淚,不斷地告訴自己:「辛苦的日子終究會過去」。打拼數年之後,終於如願以償,買了一間能遮風避雨的房子,房子雖然小,卻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心裡非常滿足。
    孩子們都大了,也結婚生子了,先生決定要把工作辭掉回鄉照顧公婆,我的煩惱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公公希望我能一起回來,不要一人一邊。但我擔心回鄉之後,孩子們下班沒有人煮飯給她(他)們吃。
    二、我們一家大小十二口,光是洗曬衣服就要花一小時,每個人都要上班,怎麼有時間做這些?
    三、最重要的問題是三位小孫子,兩位上小學一年級,一位上幼兒園,我回鄉去了,她們上、下課該怎麼辦呢?
    雖然煩惱很多,但還是要跟著先生回鄉,曾詢問過蔡師兄此事該如何處理,蔡師兄說:「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歷練,該面對時就要勇敢面對,不要逃避任何事情。遇到問題要想辦法去解決,人生才能走得平安順遂,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讓問題更惡化、更嚴重。」
    阿伯說得對,面對問題自然就能解決問題。我與兒女們討論回鄉事宜,大家一起想辦法安頓往後的生活。兩個外孫上下課的接送問題,女兒已經安排好了;兒媳婦也為小孫女辦好轉學,和我一起搬回南部。原本我煩惱的所有問題,在提出來與大家討論之後都已經順利解決了,這時我才發現,原來這麼多的擔心和煩惱,其實都是我自己放不下罷了。
    這讓我學到一個寶貴的經驗,曾經在人生中各個階段糾結、心煩的事,現在回頭看時,心境早已不同,當時認為很嚴重的問題現在已不再執著,一切雲淡風輕、隨風而逝,原來所有的煩惱都是自招的,也是多餘的。
    感恩佛菩薩,感恩蔡師兄,在我們的人生遇到困難和瓶頸時暗中幫忙、教導提點,讓我們能走在正確的修行道路上,用正確且有效的方法面對逆境與挫折,感恩有您們!
    (分享完畢)
    人生本是苦,煩惱卻多餘。人生中的諸多苦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佛家語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人生所有的際遇,皆是因果報應,若眾生能明白因果,就能一定能明白人一生中的興衰榮辱、順遂橫逆是從何所來。
    淨空法師:
    《十善業道經》說:世尊叫著娑竭羅龍王,教他觀察大海裡的這些眾生,形狀、膚色、大小都不相等。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是由於身、語、意種種不善所造成的。你要問人為什麼這麼苦?你若真正明瞭因果報應的道理與事實真相,你就會通達明白;這就是「種善因必定得善果,造惡業決定招來苦報」。佛教導我們一定要遠離貪嗔痴,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起貪嗔痴,就會造極重的惡業招來苦報。世間也有一些有福報的人,福報從哪裡來的?心善、行善,造作善業的果報。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人生的業報就可以轉過來。
    明朝袁了凡先生,他一生的際遇可以給我們做參考。他能把自己命運扭轉過來,這是因為他明白因果的道理,了解事實的真相,所以他改變了自己整個命運,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功名得功名,真正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話是真的,不是騙人的。可是求有求的道理,如理如法的去求,一定會得到。怎麼是如理如法?我們起心動念是為一切眾生的幸福,不是單為自己,這樣求就是如理如法,合理的求。我要求財,我喜歡發財,發財是為什麼?不是給我自己用,不是自己享受,是幫助世間許多苦難的眾生,這種發財是合理的,你會得到感應;如果我求發財是給自己享受,這個感應就沒有了。諸佛菩薩,成人之善、成人之美,不會成人之惡,佛菩薩怎麼可能幫助你造惡業?沒有這個道理。幫助你造惡業的,那是魔不是佛。(引用完畢)
    有句話說:「無常故苦」,人生的一切都是無常的、隨時在變化的,所以說人生是苦。例如,身體健康並不會長久,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漸漸有衰老病死;錢財富貴不可能永遠抓在手上,權勢地位也不會永久保持,這些身外之物可能會因時局動盪、情勢變化、業力干擾、福報消耗而漸漸失去,且人死後一丁點兒也帶不走。這些世間物在擁有時雖然會心生喜樂,但並不能長久,反而會讓人產生執著、增長貪嗔痴,當有變化、失去時,就會生起煩惱,苦痛就來了!
    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清淨,想要清淨,就得學會「斷、捨、離」。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人生沒有永遠的相聚,世間萬物皆是一合相,所有的一切都是借我們用的,無論是何種感情,例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或是財富權勢、名利地位……等等,任何有形無形之物,都是讓我們這些暫住在世間的過客暫時用的,時間一到,再喜愛、再捨不得、再不甘願,都要放下一切,繼續前往下一段旅程。與其臨了時還在執著於放不下的痛苦,不如就趁現在好好學習放下,練習斷、捨、離,以免無常來臨時,措手不及,徒增痛苦與煩惱,再墮輪迴苦無休。
    上述有緣人分享面對問題時心境的轉變、放下的過程,這可以套用到人生的任何事情。人生就是一個歷練場,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沒有放不下的事,一切源頭都是自己的心,心性不提升,做任何事都會有罣礙、有煩惱、有痛苦,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心性,用智慧來看待人生中的大小事,不被自身的貪嗔痴所束縛。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心性不提升,一樣有罣礙;修行若到位,一切想得開。若是修行很久,心性卻沒有提升,就是心中有罣礙,執著在過去,原地打轉無法跳脫;凡事歷事鍊心,勿執著,莫把自己綁住。若修行到位,對事物相理解地很透徹,能漸漸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心無罣礙之後,方能遠離顛倒夢想,才有機會修得上去。」
    「人心容易因貪財、貪色、貪名等慾望而腐化,心識染污後,阿賴耶識藏著染汙的種子,機緣到了則會相應並萌芽,讓人慾念熾盛,若守戒不嚴,就會被慾望牽著走並行歪走邪,一世世地墮落。這世間是個大染缸,處處是危機,連結交朋友都要謹慎,凡事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保持自性的清淨,避免墮入泥沼之中,難以自拔。」
    「萬事都是要學習的,包含佈施和捨得,歷經時間與努力的練習『施』與『捨』,能把慳貪心去除,把執著心放下,獲益最多的是自己。有在行善佈施,用心修行,並且盡己本分,冥冥之中,佛菩薩都會做最好的安排,在您向上提升的過程中拉您一把。」
    「天下事,變異大,要面面俱到,做好萬全的準備;不管塵事多忙,各人吃飯各人飽,每天至少各唸一部《金剛經》、《藥師經》。唸《金剛經》可以『明心見性』,唸《藥師經》可以『消除累世業障』與『補福德資糧』。」
    「天下事,變異大」,大家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好好誦經、精進修行、努力提升心性,不要老是把時間花在「暫時」的人事物上,那只會徒增貪嗔痴、增添痛苦與煩惱。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清淨」,跟著佛菩薩的腳步好好修行,努力誦經,就能漸漸地清淨無染,常保平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