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旅途中,聽一場青春的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青春於我,像是搭上那老舊的火車,在半睡半醒間做的白日夢。
那天赴朋友的約來看陳志遠展,但因有與北流的常設展《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做雙展套票促銷,竟因此意外踏上了一段美好旅程。
帶上語音導覽耳機,才搭上電梯,還未進到展場,耳際邊即響起極有磁性的熟悉嗓音,是李宗盛。
「流行音樂是什麼?我想,那應該要問問人們的夢吧。」進到六樓展場,大哥的引言,還在心底迴盪,牆上的流行音樂紀年,便伴隨著收音機的殘響,帶領我穿梭至下一段旅程。
展場內的視覺與語音導覽,時而獨立,時而共同運作。但不論視聽覺的呈現同步與否,單一感官的體驗品質已足夠完整。我竊喜自己有這般榮幸,輕易地透過科技,用耳朵緩緩走進,那真實存在過,而這副肉身未能完整參與的古老年代。
朋友來得晚,為等他從頭聽起,以便後面可以共同欣賞,我決定到個人鍾愛的火車展區等待,坐下仔細反覆聆聽那樂音。
聽那人生旅程的歌,播放一遍又一遍,像場反覆做過許多次的夢。看那火車窗外迅速閃過,一幕幕等待列車人們的景象,伴隨那久未溫習卻曾經熟悉的旋律,意識便逕自流向了遠方。
在緊鄰的一首首歌曲切換之間,回憶像是一輛加裝了噴射火箭的單車,在無垠的夜空,劃過腦海裡的萬千。在那萬千當中,有一條細細的支線,連結起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
當時才上國二的男孩,在小學畢業後,與女孩數次書信來往的間隙中,等待時光更迭等了整整一年半,才終能再次與暗戀已久的女孩重逢。
即便在女孩眼中,男孩不過是小學同學。但對男孩而言,那再次相見的喜悅,仍巨大地填滿了男孩青澀的靈魂,而那天下午難能可貴的相處時光,短得還不如一首情歌。
當男孩女孩一起,從才通車半年的新埔站,搭上捷運往台北,女孩下車逕自走進了人群,男孩緊跟在後頭,不僅深怕失去女孩的蹤影,也害怕這段短暫的相聚,很快就要來到了盡頭。
即便女孩說沒關係,男孩仍買了月台票,與女孩一同走進車站,直到目送她搭上返鄉的火車離去。而那情景與片刻,就那樣深深烙進男孩的腦海中。
約莫過了半年,男孩曾在一次歸途的火車上,偶遇了一名來台灣旅遊的日本女性。當男孩鼓起勇氣,嘗試用自己僅知的幾句日文與對方交流時,竟幸運得到一位日語流利的台灣婆婆,居中協助翻譯溝通,讓男孩在短短一小時的車程中,親身體驗了人生首次的異國文化交流。而那難能可貴的交流,更奠定了男孩,往後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
列車遠去,樂聲嘎然而止,徒留下汽笛聲的殘響。
那一刻的自己,多想就留在這回憶中的車廂,繼續凝望那一幕幕,默默影響著眾多生命的音樂與影像。不用再回到現實,只管耽溺在這場永恆的夢。
圖攝自《唱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戲劇,可說是我人生當中,一首漫長的插曲。大學開學那週,當時我第一個筆直走進去的社團,是熱音社。那時一點也不懂事的自己,只憑著一股對音樂的熱情。完全不懂熱音社的學長學弟制與飲酒文化。即便大家都真心愛著音樂,我卻很少在那個地方感覺到自在。
我總記不清夢。我知道Y曾來到我的夢裡,卻不記得我們一起做了什麼,有過什麼樣的談話。只記得我們之間的距離,Y在夢裡的面容,與那淡淡的微笑。大約就是這般心情,讓早晨醒來的自己,仍想回到睡夢中,再多確認一點什麼。
沒想過,17年後的重逢,竟是在臺北田徑場上。在已變得有點炎熱的臺北夜晚,我在偌大的操場上,緊緊跟上她奔跑的背影,一邊逕自想像著,這些年來,我們各自經歷過什麼。「我在想啊…小學時我絕對想不到,此時此刻會在這裡跟妳的車。」我氣喘呼呼地說著。聽不見她的呼吸聲。
你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嗎?以前的我一直認為,不該追求安定。因為只要過得舒適安穩,就容易陷入一成不變,停止成長。學會讓心安靜下來後,才發現倒也未必。安定跟求新求變其實不衝突,重點在心靈有沒有跟上。
久違了,心靈不受控的感覺。與內心的自己共處越久,便會有許多驚奇的發現。當一個表象的自我被建構,便私心希望它是凝固不變的。但那當然不可能,因為心是流動的,跟無常很像。但今天我又把心丟失了。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戲劇,可說是我人生當中,一首漫長的插曲。大學開學那週,當時我第一個筆直走進去的社團,是熱音社。那時一點也不懂事的自己,只憑著一股對音樂的熱情。完全不懂熱音社的學長學弟制與飲酒文化。即便大家都真心愛著音樂,我卻很少在那個地方感覺到自在。
我總記不清夢。我知道Y曾來到我的夢裡,卻不記得我們一起做了什麼,有過什麼樣的談話。只記得我們之間的距離,Y在夢裡的面容,與那淡淡的微笑。大約就是這般心情,讓早晨醒來的自己,仍想回到睡夢中,再多確認一點什麼。
沒想過,17年後的重逢,竟是在臺北田徑場上。在已變得有點炎熱的臺北夜晚,我在偌大的操場上,緊緊跟上她奔跑的背影,一邊逕自想像著,這些年來,我們各自經歷過什麼。「我在想啊…小學時我絕對想不到,此時此刻會在這裡跟妳的車。」我氣喘呼呼地說著。聽不見她的呼吸聲。
你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嗎?以前的我一直認為,不該追求安定。因為只要過得舒適安穩,就容易陷入一成不變,停止成長。學會讓心安靜下來後,才發現倒也未必。安定跟求新求變其實不衝突,重點在心靈有沒有跟上。
久違了,心靈不受控的感覺。與內心的自己共處越久,便會有許多驚奇的發現。當一個表象的自我被建構,便私心希望它是凝固不變的。但那當然不可能,因為心是流動的,跟無常很像。但今天我又把心丟失了。
當假期結束,自由就到盡頭了嗎?過往的旅行,多是為了脫離原來生活的慣性。如今,更多是為了平衡與探索內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到元衛覺醒,大家先想到的必是跨越時代的經典歌曲〈夏天的風〉,歡快的節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詞,如盛夏般在時光裡重複年輕,儘管每年夏天如約而至,但重複的四季更迭,卻無法再現同樣的年少無畏,這時就要提起同樣收錄在2005年《幸福下載》專輯的另外一首歌〈你好嗎〉。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故事的開始最好你的車夠老,老到可以播放卡帶, 那種倒轉或快轉的時候會喀拉喀拉作響的那一種卡帶, 老到可以把音樂和浪漫帶到一個像LA一路開到Vegas那麼荒涼的地方。 卡帶放的是老音樂,現在年輕人聽都沒聽過的歌手嘶吼的歌聲, 例如像誰? 像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 剛退伍那時節,遑遑不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旅行與音樂的獨特關係,特別是在京都地區旅行時聽到的音樂與相關記憶。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地點和經歷,例如新幹線的開通以及特定的咖啡館。提到了多個音樂團體和音樂作品,例如英國樂團Slowdive和日本的Fishmans。還包括了許多具體故事和情感體驗,展現了音樂的情感聯繫與個人情感。
日本電車的走行音 好像陪伴我的雙親 伴我度過旅行時刻 能找到內心的平靜 承載上班族的理想 擁抱小學生的夢想 在每天繁忙日子裡 希望存留心靈家鄉 車內瞭望的美好景色 讓我淡忘心中的苦澀 只願一切痛苦都褪色 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第一次創作,也不知道行不行,各位手下留情,鞭小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這篇獻給我的摯友-風箏 第一個要介紹的秘境之旅是我心中最喜歡的一條路線只見線 前幾天聊天的時候朋友問我說有沒有嘗試過搭青春18 或是去日本鐵道秘境, 我留學生時代是青春18迷呢,那時做過很多青春的冒險。 其實最早我也是從搜尋什麼是青春18開始了我的旅程,身體雖然早過了18但是心態永遠都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說到元衛覺醒,大家先想到的必是跨越時代的經典歌曲〈夏天的風〉,歡快的節奏和朗朗上口的歌詞,如盛夏般在時光裡重複年輕,儘管每年夏天如約而至,但重複的四季更迭,卻無法再現同樣的年少無畏,這時就要提起同樣收錄在2005年《幸福下載》專輯的另外一首歌〈你好嗎〉。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當代社會下音樂給予的多巴胺 「音樂」讓我心動始於國小音樂老師的課程。記得當時音樂老師帶著我們欣賞《弄臣》和《茶花女》等音樂劇,或許正是這些經歷開啟了我對「藝文」的熱愛。不過,我真正開始進入國家戲劇院或國家音樂廳,則是在大學期間。我記得當時看了《鐘樓怪人》,甚至後來還到雪梨歌
故事的開始最好你的車夠老,老到可以播放卡帶, 那種倒轉或快轉的時候會喀拉喀拉作響的那一種卡帶, 老到可以把音樂和浪漫帶到一個像LA一路開到Vegas那麼荒涼的地方。 卡帶放的是老音樂,現在年輕人聽都沒聽過的歌手嘶吼的歌聲, 例如像誰? 像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 剛退伍那時節,遑遑不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旅行與音樂的獨特關係,特別是在京都地區旅行時聽到的音樂與相關記憶。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地點和經歷,例如新幹線的開通以及特定的咖啡館。提到了多個音樂團體和音樂作品,例如英國樂團Slowdive和日本的Fishmans。還包括了許多具體故事和情感體驗,展現了音樂的情感聯繫與個人情感。
日本電車的走行音 好像陪伴我的雙親 伴我度過旅行時刻 能找到內心的平靜 承載上班族的理想 擁抱小學生的夢想 在每天繁忙日子裡 希望存留心靈家鄉 車內瞭望的美好景色 讓我淡忘心中的苦澀 只願一切痛苦都褪色 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第一次創作,也不知道行不行,各位手下留情,鞭小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這篇獻給我的摯友-風箏 第一個要介紹的秘境之旅是我心中最喜歡的一條路線只見線 前幾天聊天的時候朋友問我說有沒有嘗試過搭青春18 或是去日本鐵道秘境, 我留學生時代是青春18迷呢,那時做過很多青春的冒險。 其實最早我也是從搜尋什麼是青春18開始了我的旅程,身體雖然早過了18但是心態永遠都
Thumbnail
「你都不唱一首給我們聽?《孤勇者》你沒有聽過嗎?陳奕迅的呢,台灣連小學生都會唱呢。」蛤,真的沒聽過。等,慢着,這歌詞和旋律有點熟,搞不好聽過,可是陳奕訊的聲音我不可能認不出來啊! 過年期間如常跟着企業旅行團拍照,過去的行程混雜會議商務,今趟春節純旅行團還是第一次。在台灣,本島旅行稱為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