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觀察筆記:街訪式節目

社群觀察筆記:街訪式節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哈哈台和Dcard的街訪
實在是很經典

哈哈台的街訪出來的早一點點
頻道前期有一段是《青春博客來》
也是街訪形式,訪問的是高中生​
訪問主題有感覺想盡力活躍青春​
但是點閱好像不是很優​

後來推出的調查局節目形式​
就是個自由奔放的新世界​
本以為應該是「不用、謝謝」的冷漠國度​
沒想到在哈哈台的視角底下​
這麼突出有特色​
(懷疑自己平時待的地方是平行世界)​
當然孫女+有趣的旁白​
&剪接也是很給力(逗趣)
(孫女也獨立出去自己開頻道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閒人系列
還有水原希子XD(真的是超級妙)
這個調查局的宇宙真的很廣
影片中的人物完全沒有包袱
實在是豐富了我的世界觀



⬆很喜歡水原希子(她有幾支系列影片),看得我欲罷不能XD 她實在是太有趣了!!

🔹 孫女後來離開,開了自己的頻道《普通女子 孫女

孫女有講一些
當初在幾個企劃嘗試的過程
哈哈台的街訪能做的這麼有趣
真的是剛好團隊都有那個味道
孫女平易近人也是很大的優勢

狄卡街訪的時間比哈哈台晚一點
受訪的年齡層和主題
鎖定的也就是自家平台的大宗用戶
大學生們~

從社群中的討論主題來引申企劃
到校園做街訪
不得不說
這個方式實在是太適合狄卡了!!
(而且隱晦地發現,
採訪者帥度跟受訪者活耀度有點關聯XD)

利用自家平台的社群討論話題
反攻回創作自製內容(影片)
以前是平台業者
現在有自製內容後
再由內容來激發更多的討論話題
形成了一個生態圈~


這兩個頻道的街訪
雖然說沒有像YouTuber一樣
有鮮明的「個人色彩」
但是訪問的精彩度還有現場的互動
還是很吃「採訪者」
(所謂的主持人、特派員)

看他們歷次的影片下來
就會知道也輪過幾個「採訪者」
大家的效果還是有差

孫女做得很有特色
也才能夠離開哈哈台經營起頻道
狄卡目前的特派員也是我覺得
幾個人看下來表現最好的一位
(而且看學生受訪的積極的度,
怎麼覺得好像帥就是比較吃香一點XD)

所以,
頻道的主持人終究是個
不可或缺的記憶點
即使剪接再有風格
旁白再有特色
貫穿在每支影片的「人」
再怎麼稀釋他的注目度
還不如一開始決定做時
就把經紀約簽下來吧XD

(延伸)而且這兩個頻道似乎都覺得
戀愛主題的節目很不錯
哈哈台甚至另外開了頻道《哈茲咖囍

狄卡則是前一陣子做了一集特別企劃
也是頗受歡迎

🔹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及分享~
🔹 也歡迎追蹤IG @jessie91205

樂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歡迎有影片製作或是頻道規劃需求來找我唷!
(這裏有作品集)


🔹也有對公司方的顧問服務,專案企劃、頻道規劃、行銷策略、節目方向及內容討論等,歡迎來信happystudio1109@gmail.com 洽詢。

avatar-img
Jessie製作人的沙龍
8會員
45內容數
社群觀察筆記 / 樂影像製作有限公司 @jessie912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essie製作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辛苦產製內容,但有很多時候更覺得自己像搬運工XD 平台那麼多,是不是都要去呢?(雖然這樣說很不公平)但是,看看偶像孩子們,到每個平台扎實的體力活是真實的啊!!!不論是MV、音樂節目打歌、練習室舞蹈拍攝、還有各式各樣的直拍影片、影音平台短影片等等⋯⋯宣傳真的是要靠勞力去奔走的呢⋯⋯我就覺得有努力下去的
一開始決定要做自媒體的時候,有時候就覺得自己都可以做啊~但也沒有特別想做的時候,可以這樣自我檢測⋯⋯(詳全文)
有幾位《自媒體合作計畫》的夥伴是已經有基礎粉絲量的,我主要是協助他們做社群方向定位及內容優化。希望能夠將社群經營成營業型(主要內容產製的園地),定位更明確,且有業配空間。
辛苦產製內容,但有很多時候更覺得自己像搬運工XD 平台那麼多,是不是都要去呢?(雖然這樣說很不公平)但是,看看偶像孩子們,到每個平台扎實的體力活是真實的啊!!!不論是MV、音樂節目打歌、練習室舞蹈拍攝、還有各式各樣的直拍影片、影音平台短影片等等⋯⋯宣傳真的是要靠勞力去奔走的呢⋯⋯我就覺得有努力下去的
一開始決定要做自媒體的時候,有時候就覺得自己都可以做啊~但也沒有特別想做的時候,可以這樣自我檢測⋯⋯(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