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筆者寫過一篇分析Lamigo票房成長軌跡的文章,時光飛逝,轉眼又度過了四個完整球季,因為疫情的關係2020、2021的票房較無分析價值,在這個系列中筆者會補完從2013~2019四隊的主場票房消長,並與1992~1994兄弟象三連霸台灣職棒極盛的輝煌年代做對比,分析古今職棒產業的發展演變,最後探討各隊可能的成長之道,以及台灣職棒為什麼不能採行單一球季的萬年課題。
註:早年無主客場制,兄弟象1994為全年90場之平均人數
由上表可以看出,儘管Lamigo在桃園經營多年,票房人數也自2014就穩居四隊之冠,但早年的兄弟象仍像一道無可跨越之壁,就算是Lamigo也順利完成三連霸,票房與極盛時代的兄弟象仍有非常大的一段差距,事實上如果比較單隊單年度的票房,中華職棒開打33年來取排名前十的隊伍/年度,1992~1995的兄弟象仍穩居前四名,單一年度場均達七千人以上的球隊也只有兄弟象與Lamigo,就連早年極盛時期的第二人氣球隊味全龍、第二度三連霸時期的兄弟象也未曾達標。
早年職棒熱度高,晚上在夜市、小吃店甚至搭乘計程車都有相當高的機會聽到老闆或司機在聽職棒的電台轉播,另外早年為推廣學生族群看職棒,聯盟也提供三千張免費外野門票憑學生證進場,因此也可以說每場保底就有三千人進場,早年職棒極盛時代使用的六座球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大都是非常具歷史的球場,也都位於交通易達性高的市區,球迷下班、下課看場球賽是交易成本很低的休閒,而上述六座球場除了台南和今年即將重新啟用的新竹,不是已拆除就是不再提供職棒一軍比賽使用,新建的球場如澄清湖、洲際、桃園雖然容量大、設備較新穎,但近代能再建棒球場的地也只有郊區,交通易達性都不高,加上經濟高成長的時代過去,國人工作型態改變,早年不分平假日都能滿場的盛況逐漸演化成平假日票房表現極端的情況。
早年球場硬體條件如座椅、廁所遠非近年才開始看球的球迷可以想像,但因為當時看職棒風氣十分興盛,特別的場次(如龍象大戰、王牌投手對決)就算平日也會出現一票難求的場面,且當時除非假日,平日只有廣播電台有比賽直播(按:當時第四台的轉播頻道TVIS平日是播前一日的球賽,1996才開始場場直播。)這也讓現場看球的體驗不可取代性較高,加上早年球場沒有劃位制,球迷進場都是先到先坐,沒有位子好壞的問題,也不會有球迷因為沒有好位子而選擇下回再來,隨著職棒兩度因為簽賭從高峰跌落谷底,職棒環境在這段過程中也有了很多改變,電視台場場直播成為標配,球場座椅改善也演化出了劃位制,球隊在職棒環境從谷底振興的過程自然會集中資源提高內野熱區的看球體驗,最後反而也成為成長的瓶頸,球場的好位子有限,除非是總冠軍賽或是有非常特別的進場誘因(如大咖球星引退賽),進場人數會有一個天花板,不是沒有更多人想進場看球,是因為好位子沒了,與其將就較差的視野、較差的進場體驗,球迷不如選擇下次再來,桃園、洲際等新建球場客容量都有兩萬人,但營運至今滿場或接近滿場的場數大概都是十隻手指數得出來的,週六的比賽在疫情前常見一萬出頭的觀眾人數,大概就是內野接近滿場的情況,不是沒有機會再往上,但又因為目前環境平假日的觀眾落差太大,球團為了一週只會出現一天的榮景要在投資也會因為成本效益問題而縮手。
今日職棒的產值應是勝過早年,但相對營運成本也是呈倍數成長,今日球團的規模編制、球員薪資、訓練環境、外籍球員和教練水平均遠超當年,自然也需要更高的營收才能支撐球隊,所幸今日的環境職棒球團也不是只有門票和轉播權利金的收益,畢竟走過30幾年的草創,職棒的商業化程度還是有不斷提升的,但無論如何不斷做大進場規模都是一切商業化條件的根本,場均人數提高,才能找更多更有錢的乾爹贊助,來跳啦啦隊能漲粉、能進演藝圈,才有更多條件更好的女孩來甄選啦啦隊,然後正向循環帶來更多人進場,因此本系列文章的重點,除了分析票房的興衰,也會進一步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票房。
註:1994仍是週休一日時代,故週五視為平日
先說明上表已考慮國定假日的問題,若隔日為假日的假日就視為週六,隔日為上班日的假日視為週日,平日就是單純隔天是上班日的上班日,週五則為隔日是假日的上班日,故所有條件都非常一致,不會有國定假日拉高平日平均的情況,上表可以明顯看出早年平假日觀眾無太大落差,且球迷週日的進場意願還較週六高,週休二日改變了國人的作息,今日戶外休閒娛樂安排在週六的意願就遠較週日高,根據上表筆者整理出三個結論:
- Lamigo雖完成三連霸,但票房呈現下滑走勢。
- 早年平、假日票房平均,現代平日、週日似乎仍有成長空間。
- 早年球場容量小,台北滿座14,000,台中、高雄都不到10,000,兄弟象當年場均已趨極限,考慮現代球場滿座率,週六票房也尚有成長空間。
2017的時候我是認為平日和週日成長空間較大,對提升整體票房平均影響較顯著,也認為2018機捷通車、改為下午比賽這兩個條件能幫助週日票房提升,但事後回顧這兩個條件皆已實現,2018、2019桃園的票房是呈現下滑,顯示機捷並無帶來直接的幫助,另外2019起聯盟在三、四及五月前兩週的週日改到下午兩點比賽,當年一共進行了15場週日下午兩點的比賽(中信兄弟三場,其他三隊各四場),但比較週日下午與晚間開打的比賽,下午的票房都是比較差的,午場的比賽雖然觀眾不用擔心打太晚的交通問題,但也有太熱影響觀賽體驗的問題,且台灣多數球場不像日本周邊其他休閒機能完整(有百貨、遊樂園等),難以構成一整天的行程,綜合考量之下週日比賽安排在午場對票房的影響正負相抵,也難有顯著正面效果。
註:中信、富邦、統一各有一場週日午場補賽,上表未納入
2013~2019年間四支球隊除了統一獅,其他三隊都陸續經歷了轉賣的過程,兄弟象轉手中信兄弟、義大犀牛轉手富邦悍將的過程也都經歷了經營主場的轉移,四隊其實有各自的票房演變歷程和面臨的問題,筆者會在後續的四篇文章分別探討,但台灣地小人稠,各地市場差異不大,有一些共同的問題是各隊都必須面對的,筆者先整理目前平、假日成長的主要障礙如下:
平日:台灣目前主要的球場都已不是如早年在市中心,加上下班後娛樂選擇更多元,除非遇到封王戰或主場開幕戰,各隊票房多在三、四千人左右,與早年相較成長空間最大但也最難成長。
週五:縱使隔日為假日,因為一般人下班趕至球場多已超過七點甚至八點,球賽早不知道打到哪去了,Friday Night選擇看棒球的觀眾仍有限。
週六:疫情前已成長停滯甚至呈現負成長,11,000~12,000約是內野滿場的人數,也顯示觀眾不願意買外野票的窘境,提升外野觀賽體驗或許有機會再成長,但考量成本效益球團難為一週只有一天的市場做投資。
週日:隔日需上班讓週日進場誘因低於週六,提早到下午進行比賽或可讓部分觀眾願意進場,但下午炎熱的天氣也會流失部分球迷,儘管樣本數尚低,但目前看似效益不高,提升週日票房須另覓他法。
後續四篇文章會再依各隊主客觀情況嘗試探討是否還有成長空間,與各隊可以嘗試的努力,本文的最後我們再來探討一個常出現在台灣職棒討論區的議題:為何台灣不實行單一球季制?作為本文的結尾。
世界上有職業棒球發展得比台灣進步、繁榮的國家只有美國、日本、韓國,上述三個國家、五個聯盟都是採行單一球季制,即例行賽是看整年度戰績排序決定能晉級季後賽的隊伍,中華職棒是將球季切分上、下半季,原則上季後賽由上、下半季的季冠軍對決爭取總冠軍,若有球隊在上半季墊底,且落後領先球隊一大段距離,但到了下半季一切歸零又是一尾活龍,中華職棒也確實曾有好幾次下半季的冠軍是由上半季墊底的隊伍奪得,此制度其實並非台灣首創,美國小聯盟有部分1A聯盟也是採行上下半季制,台灣職棒發展33年來曾在1998、1999改為單一球季制,但2000隨著味全龍、三商虎兩支球隊解散,聯盟回歸四隊,賽制又改回上下半季制直到今日。
1997~2002的六年間台灣曾有兩職棒聯盟並存,新成立的台灣大聯盟是採行單一球季制,在當時賽制問題就曾是被爭論過的議題,支持單一球季的論點是與國際接軌、比較公平(不會出現球隊擺爛半季最後卻拿下總冠軍的情況),支持上下半季的論點主要是對票房方面的助益,近年因為球隊數因為味全龍、台鋼雄鷹的加入又即將回到六隊,這個話題也再度被球迷們拿出來討論,網路上似乎支持單一球季制的聲音較占上風,但筆者認為或許上下半季會出現一些不公平,也與國際主流玩法不同,但台灣職棒仍處於需要不斷做大規模的階段,因此票房才是最優先需要被考慮的課題。
由上表可以看出台灣職棒上半季的票房普遍優於下半季,2019會出現逆轉主要是彭政閔引退加上Lamigo確定轉賣,中信兄弟和Lamigo季末票房拉尾盤所致(彭政閔引退賽兩場比賽票房皆破兩萬,Lamigo最後一場例行賽票房也近兩萬,這都不是一般例行賽會出現的票房數字),上半季進行的時間為三~六月,下半季進行的時間為七~十月,看似下半季橫跨整個暑假,應該會有較好的票房基礎,但實質上暑假的娛樂選擇多,學生族群反而較少進場,且台灣夏季颱風多,賽程也常會受到影響,如果改為單一球季,上半季冠軍決定前的票房高峰會消失,對整體票房有一定影響,單一球季例行賽冠軍決定的時間球季已近尾聲,但例行賽冠軍非真正的冠軍,且另外決定季後賽資格的關鍵可能是爭三、四名的排位,價值性和刺激度也較低,這部分能帶來的票房高峰遠不及上下半季制,站在對票房影響對觀點,單一球季與上下半季的差異不是單純一波高潮和兩波高潮的問題,而是單一球季賽制上能掀起的刺激性和話題性就不及上下半季制,就台灣職棒目前發展的階段、整體的環境來看,維持上下半季制才是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筆者會以四篇文章針對四支老球隊2013~2019的票房表現做細節上的分析,台灣職棒實質上在疫情前已出現成長動能停滯的問題,新球隊的加入因為疫情目前尚無法看出是否帶來新的動能,但無論如何都希望台灣職棒的發展能維持向上的趨勢,對台灣的經濟活動、社會文化的發展都會有正面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