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長週報 #5 攝影新手、相機傻妹

室長週報 #5 攝影新手、相機傻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喜歡攝影的人,一開始都是攝影新手。

因為太糗了,所以這件事情很少人知道。這是關於我第一台底片機的故事,她有個很異國的名字,叫Siluet Elektro。

raw-image

當時是2007年,LOMO相機席捲台灣,基於想買又不想跟大家用一樣的魚眼或LCA,於是上Y拍標了一台全黑還鑲有俄羅斯文的底片機(事隔多年後才知道她是蘇聯相機,而我卻把她誤當成LOMO還如此這般的跟友人們介紹⋯ )。

拿到相機後,嫩咖如我不懂鏡頭上面的數字代表什麼意思,還寫信要求賣家教我(請見最後一張圖),好不容易搞懂了,驚悚的事才正要開始。

每次拿著新相機拍照,都小心翼翼的構圖、對焦、按快門,底片也買特別的來拍。可是連續好幾次沖洗出來的照片,都跟當初構圖時完全不一樣!70%的照片都像龍捲風般瘋狂失焦,剩下的30%則是不合常理的構圖,例如只拍到朋友的頭頂或自己的腳趾,以及鏡頭不知道被什麼遮到只出現部分風景,請見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傻妹也有教攝影的一天

#相機在搬家時不知道跑去哪了

文/圖| 韓筠青



avatar-img
韓筠青的沙龍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韓筠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首次參加第16屆 首爾藝術書展,獲得與往年參加草率季不同的互動模式,以及在台灣交流不會有的文化體感。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