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罪後真相》的感受相當複雜,而且充滿高低起伏。大概是因為我對新聞的「惡」向來強烈,當雅靜(鍾瑤飾)在棒球場問起劉立民(張孝全飾)採訪狀況,後者回答「我隨便找個老婆婆就可以做篇報導」的時候,平日對某些媒體的感受就非常成功的被勾動起來。一直到劉立民找到張正方(安心亞飾),問到了「青菜粥」,原本被「重刑犯張正義(陳昊森飾)」新聞相關引發出來的陰霾與焦慮,才好像,看到了一點點的光。
有趣的是,當劉立民為了讓「True立場」(一開始就告訴我們新聞有立場?)增加訂閱為案件提出疑點時,反而大量掉粉;當他找到的影像竟被改造成與事實完全相反的「新」聞,還引發更大的災難時(罪魁禍首不算在內),他的頻道瞬間超過了百萬訂閱。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符合個人立場、可以編造的「故事」,當金錢與權力可以一手遮天,一手伸進左右「新聞自由」,只要對準目標,若無「金」身護體,誰能不體無完膚?這也是片名的巧思:「罪後真相」既是「最後真相」的諧音,亦是「罪.後真相」的暗示:利用似是而非或斷章取義的謠言與「證據」,掉換順序,就能達成「弄假成真」的效果。
「真相」除了是媒體的編造,更是個人的選擇。畢竟我們總是片面相信人性的複雜和多面性,即使是朝夕相處、或時刻關注的人,都可能有不為人知的黑暗、祕密,或性格的另一面,那麼當一種「證據」加上編造後爆料,再憑個人好惡與價值觀作出選擇,「真相」就會「因人而異」。這也是「網紅」、「名嘴」的施力之處,把各種可能依流量多寡演繹出來,攸關他人生命與名聲的事件,就變成幾分鐘內悅人耳目的娛樂。當一件兇殺案發生,加油添醋讓民眾的恐懼、憤怒與生活中的怨被點燃、延燒起來後,對警方而言,找到「兇手」才能越快轉移這股怒火,那麼,愈明顯的證據,就愈容易化為「真相」。
誠然,人性本即複雜,電影裡大部分角色都有所翻轉(有趣的是,預告片就已經示範了「剪接」造成印象的效用)。然而,儘管「真相」可以是編造與選擇,卻還是有「事實」存在,當每一項線索與證據被層層揭開,讓每一塊拼圖都找到位置的時候,令我忍不住想:為什麼?這不是警方的工作嗎?如果不是事涉至親至愛,如果不是擁有第四權,如果不是判刑與服刑結果「罪不至死」,如果不是那股強烈的感情與決心,這些「事實」是不是就會永遠被埋沒?偏偏這在現實絕非「例外」,而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具報導的流量,或不符合個人「立場」與選擇的「真相」,恐怕沒有人去關心事實,以致造成的傷害不僅不可轉圜,還將永遠無法得到正視與補償。
所以看完電影、包含最後一幕的「證據」,走出影廳的時候,那股內心的震盪非常強烈。在這個社群媒體當道,人人皆可成為記者、上傳「真相」的時代,誰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那個被編造的「真相」、被決定的「嫌犯」?只是當人們隨著媒體起舞的時候,很少會想到:那個被各種「評論」鞭笞、凌遲的人,不知何時可能對準自己。那種過程的恐怖,早已是一種令人畏懼的「私刑」。
《罪後真相》不僅劇情緊湊、引人思考,角色鮮明有足以翻轉的層次,不僅劉真真(方郁婷飾)與父親自然的互動和靈巧的反應活潑討喜,兩位男主的演技亦是出色:劉立民與張正義性格既是對照,更各具動機。在真相即將揭開,最後的衝突令人難忘,最終的選擇也令我想到《該死的阿修羅》。如果真相可以「選擇」,我們對當下的選擇也來自過去與當下的累積──那麼但願我們都能做出那個,不令自己與他人加速墮入地獄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