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從2020春節開始,不知不覺過了三個年頭。
今年終於(希望)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各國紛紛降級COVID19等級,與流感同級,相較之下台灣算是嚴謹對待,室內尚未解除口罩禁令,然已有許多人趁這假期出國度假去。拜廉航與GOOGLE大神所賜,出國度假已非以往奢侈享受,許多國家或景點亦因造訪人流眾多,少了許多想像。對於常常大腦上演小劇場的小兔而言,旅程在動心起念開始,在踏上飛機場時就告終,接下來就是行腳執行,伴隨著驚喜與驚嚇。
但日子若沒有事件與事件的出現,時間的計數就失去意義,弟弟似乎在生活中體驗了這點,時常創造儀式與事件,妝點生活,而今日他從抽屜中拿出神隱少女DVD,再度觀看起來。也不知是第幾次看這動畫,依舊入迷,套一句先生說的:就像周星馳的電影一樣,不論看幾次,依舊開心滿懷。
神隱少女,在我們心中成為經典的原因,在於它在不同的年紀帶來不同的觀點。
念研所時,同學關注的是姓名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一個人的姓名被奪去之後,就任人改名,任人安排進而失去人格自主;當了媽媽,看到是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獨立,從甫始坐在車內的自怨自艾到、禮貌不佳,到後來的凡事謝恩與隨時關懷,即便面對慣老闆湯婆婆的無理,依舊一鞠躬道聲謝謝照顧;到了快半百的年歲,響起的旋律觸發的記憶,是孤獨坐在中正大學圖書館裡寫上自認部分原創的論文。
更多接觸日本訊息、新聞之後,方注意到為何以廢棄的遊樂園為背景。以前新聞總說著日本失落的二十年,不知不覺地往三十年延伸,影片中廢棄的遊樂園曾經富麗,隱約述說的是經濟國力意氣風發的過往,大量華麗的建築、風景,而日漸趨弱的消費力撐不起這些規模龐大的遊樂園,一一荒蕪。
廢棄的遊樂園,終究還是遊樂園,置換一句我自己常說的一句話:【無神之處,偽神進駐】,改成【無人之樂園,非人之樂園】 。
白日荒蕪的園地,到了夜晚就華麗的變身,成了神祇享樂的好去處。神祇,一反日常高高在上俯瞰芸芸眾生的印象,就跟普通上班族一樣,下班後找個三溫暖桑拿一下。而華麗建築物內的工作人員可能是一堆妖怪,像是被吞掉的青蛙怪與鍋爐爺爺(應是蜘蛛怪),還有那一堆像煤球的角落生物。
神祇與妖怪和平地共存,並沒有像西遊記那般的仙妖兩道分明,或許就像是志怪小說描述的,妖是尚未完成修練修行,還沒晉位仙班接收凡間凡人供俸。能否位列仙班,是修行,是緣分,是志向。法力非凡的湯婆婆應該就是在妖屆稱霸,日進斗金,而同樣法力非凡的雙胞胎錢婆婆是選擇待在妖界,指引著迷途的孩子,像是白龍、千尋甚而無臉男......等。無臉男,非妖非怪或許就是孤魂野鬼,沒有心智容易迷失,就像千尋說的:待在那個環境,它才變壞。錢婆婆一句話要它留下,安定這一縷孤魂,它那奇怪的臉譜上竟有一絲歡樂。
今日,跟著弟弟重溫這部經典,趁著思緒尚未遲鈍,統整自己多年的想法,不負假期。
同步於個人新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