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薛克作品筆記(1)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地老天荒不了情》Magnificent Obsession (1954)
導演:Douglas Sirk
一位浪蕩的富家公子意外間接害死了鎮上有名望的醫生,他卻愛上了死者的遺孀,這類似成瀨《亂雲》的故事設定,電影沒有刻劃社會與性別架構,而是更宗教性地去處理罪與救贖的軸線,在言情、奇情的類型動力下,最後透過近乎是神蹟似的轉折,讓不可能的戀情有了結果,包括在電影結尾這位富家公子成為腦外科醫生,他必需為他心愛的女人動手術好挽救她的生命。
這不時讓人白眼的有如「吸引力法則」的宣教故事,其實來自於1929年出版的同名原著小說,牧師 Lloyd C. Douglas以羅曼史包裝寫作成的傳教故事。表面上是男主角在愛與愧疚混雜的情緒下,擁抱「不求回報的善行」,從而讓自己完全轉變,接受命運的安排。然而就我看來更像是女主角透過精神與身體的苦難(喪夫與失明),透過神秘的機緣力量,讓富公子被洗腦成她死去丈夫的繼承者與複製品(有點像類似《逃出絕命鎮》的恐怖邏輯)。
薛克和他的攝影及美術,在電影中創造了頗奇異的空間,大片的玻璃門窗透出的光與視線,充塞在每個角落的鮮豔花束,和室外藍天綠地樹林的開闊與連結,都在故事前段看似悲悽的情境中不斷反諷地召喚角色內在的心花怒放。好像珍惠曼的失明解放了她的愛慾,洛赫遜的糾結反成為不明觀者所慾望的對像,透過神秘畫家暗示的上帝視角,和從頭至尾沒有面孔的死者成為角色宿命的牽引,讓他走向無法回頭的道路。
1935年好萊塢首度改編小說成為同名電影,薛克無法讀完小說也沒看過舊版的電影,翻拍的一個緣由是珍惠曼想重新演繹這位失明的寡婦,她內斂細緻的表演確實讓頗為勉強的角色轉變顯得有說服力,年輕的洛赫遜更是焦點所在,他以本片成為好萊塢一線明星。然而最終還是要歸功於薛克選擇擁抱原作瘋狂的邏輯,透過形式光影調度為這奇情到不可思議的故事在嘲諷的結構中保留了動情的力道,成為薛克晚期在好萊塢拍攝一系列通俗劇經典的開瑞。
(2022/1/25 貼於臉書)
《深鎖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 (1955)
導演:Douglas Sirk
因為《地老天荒不了情》的票房成功而讓原班人馬再度合作,這部片某些角度來看像是一種鏡像與延續。子女已經成年的寡婦(珍惠曼)愛上了年輕的園丁(洛赫遜),在她的資產階級社交圈引發了爭議,兒女的激烈反對讓她決定放棄兩人的戀情卻又不斷猶豫。相較於前作的曲折離奇與宗教命題,這部片若要說有何修正,就是在故事上顯得更工整流暢合理,宗教命題也換成對美國中上層階級生活的批判,顯得更加入世與現代。
這次珍惠曼成為情節主體,洛赫遜演出的園丁反而成為另一種宗教式的召喚,前作「不求回報的善行」變成「愛是才是最重要的事」,相比於不可知的生死命運,本片結構下主角所要對抗的是白人郊區生活的禁錮,「人倫」對上「自然」,「 社會」對上「自我」的命題,這或許是這部片更被傳頌多年的原因。尤其一幕女主角放棄愛人後,兒女們送上一台新的電視機給她打發時間,對羅曼史的反身性嘲諷在螢幕的鏡像中被放到最大。
前作明亮的窗格視線和花團錦簇被適度的限縮,換上的是室內室外黃色和藍色光影的細緻對比,冬季的景色更貼近「深鎖春光」的意像,整部片像是珍惠曼為主體的心理劇,整個中產階級生活是她內心建構出的幻覺,洛赫遜所代表的自然與堅定成為幻覺的破口(但這是否也是另一種幻覺?),原本的家成為監牢,破爛的小屋在重新整修後反而展開另一種家的可能。片尾珍惠曼等待洛赫遜的甦醒是前作的主客對調,結尾展開的大落地窗景成為巨大動人的情感召喚。
我想到蔡明亮的《臉》中,一景雪地中的鹿就像是對本片結尾鏡頭的致意,濱口竜介的《偶然與想像》也刻意在第三段安排落地窗景成為角色告白的舞台,呼應導演對薛克與通俗劇的熱愛。法斯賓達致敬本片的《恐懼吞噬心靈》則是反著來拍,刻意在結尾放入蒼白、封閉毫無景致的小窗做為角色困境的象徵。本片也啟發了Todd Haynes的翻拍作品《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 2002),風格也延續到後來的《因為愛妳》(Carol, 2015)。
(2022/1/30 貼於臉書)
avatar-img
11會員
27內容數
有別於放在其他地方的觀影記錄或影評文字,這裏會試著放一些影片研究的筆記,做為個人學習與分享之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一場車禍,基於憐憫之心而讓一名陌生年輕男子闖入原有的生活,而原本的情人也從反感轉為接受,到底備受旁人耳語的三角關係該如何解釋?還是根本無需在意,只要彼此能感到幸福就好? 《心靈守護者》描寫的神秘男子路易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與45歲的朵荷蒂共處一個屋簷下,雖然一開始是因為路易受傷的關係而被收
Thumbnail
本片鑲嵌一部片中片、由一部未曾公開的電影<道別的眼神>揭開:臨近生命終點的富翁Levy託人到上海尋找混血的女兒Judith/Qiao Shu,但電影尚未拍完飾演受託者的演員Julio便人間蒸發,這部片也因此停拍。這段影史秘聞令人聯想到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幻影書
Thumbnail
亡命天涯结伴行,途穷身死目难瞑。 但求来世重相见,再续前生未了情。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很美麗的劇情片,湯姆漢克斯演活了一名生無可戀的難搞鰥夫。他是如此思念他逝去的妻子,感到懷念的同時又被她已經離開的事實狠狠刺痛。湯姆漢克斯演技真的很棒,讓人一邊覺得他超難搞,一邊又無法討厭他,反而對他產生了同理心,很不捨。雖然是很久以前的電影了,還是推薦給大家,不容錯過的感動。
隔天,杜平安早早醒來,到陽台收回自己半乾的衣物換上,並將蕭景和借給他的睡衣洗乾淨,晾好,然後才通知老劉帶他們前往教堂。 今天要拍攝的是席珊珊MV最後面的橋段,因此這個教堂已經佈置成婚禮會場。席珊珊一樣不演戲,在一旁對嘴,劇情是由蕭景和與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一起演——導演堅持著不拍攝臉部特寫,就不用找專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這幾天看了部美劇"Love and death",台灣翻譯成"小鎮主婦的愛與死",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一個198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因為一場己經過去了的婚外情事件導致的情殺故事,以及殺了人的第三者為什麼在法庭中的全身而退,當然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做到全身而退的。 外遇事件一直都不時有聽聞,但是
Thumbnail
《縫補靈魂的天使》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愛情小說的電影,敘述著一個女子的淒慘人生,以及愛與饒恕的故事。透過觀眾對安琪由絕望到希望的轉變,呈現了上帝的愛在人與人之間的彰顯。這部電影深刻地傳達了信仰觀點,並強調了愛與饒恕的價值。
Thumbnail
美國女作家 Carson McCullers 於一九四零年寫的小說「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描述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南方的小人物故事,後來於一九六八年被好萊塢製片家改編拍成電影⋯⋯ 男主角 John Singer 是一個孤獨無助的悲劇人物,他願意關心別人卻⋯⋯
Thumbnail
一場車禍,基於憐憫之心而讓一名陌生年輕男子闖入原有的生活,而原本的情人也從反感轉為接受,到底備受旁人耳語的三角關係該如何解釋?還是根本無需在意,只要彼此能感到幸福就好? 《心靈守護者》描寫的神秘男子路易扮演著守護者的角色,與45歲的朵荷蒂共處一個屋簷下,雖然一開始是因為路易受傷的關係而被收
Thumbnail
本片鑲嵌一部片中片、由一部未曾公開的電影<道別的眼神>揭開:臨近生命終點的富翁Levy託人到上海尋找混血的女兒Judith/Qiao Shu,但電影尚未拍完飾演受託者的演員Julio便人間蒸發,這部片也因此停拍。這段影史秘聞令人聯想到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作品《幻影書
Thumbnail
亡命天涯结伴行,途穷身死目难瞑。 但求来世重相见,再续前生未了情。
Thumbnail
這是一部很美麗的劇情片,湯姆漢克斯演活了一名生無可戀的難搞鰥夫。他是如此思念他逝去的妻子,感到懷念的同時又被她已經離開的事實狠狠刺痛。湯姆漢克斯演技真的很棒,讓人一邊覺得他超難搞,一邊又無法討厭他,反而對他產生了同理心,很不捨。雖然是很久以前的電影了,還是推薦給大家,不容錯過的感動。
隔天,杜平安早早醒來,到陽台收回自己半乾的衣物換上,並將蕭景和借給他的睡衣洗乾淨,晾好,然後才通知老劉帶他們前往教堂。 今天要拍攝的是席珊珊MV最後面的橋段,因此這個教堂已經佈置成婚禮會場。席珊珊一樣不演戲,在一旁對嘴,劇情是由蕭景和與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一起演——導演堅持著不拍攝臉部特寫,就不用找專
Thumbnail
當我在欣賞《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時,我會引用三島由紀夫形容他閱讀太宰治作品的感受:一種「生理性的抵抗」。當我看見了社會的黑暗、人性的墮落,以及小人物的無奈與困難,然而戲外的我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持續做一個旁觀者,眼睜睜地看著這部悲劇上演,任由自己的意志無限下沉。
Thumbnail
這幾天看了部美劇"Love and death",台灣翻譯成"小鎮主婦的愛與死",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講一個1980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因為一場己經過去了的婚外情事件導致的情殺故事,以及殺了人的第三者為什麼在法庭中的全身而退,當然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做到全身而退的。 外遇事件一直都不時有聽聞,但是
Thumbnail
《縫補靈魂的天使》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愛情小說的電影,敘述著一個女子的淒慘人生,以及愛與饒恕的故事。透過觀眾對安琪由絕望到希望的轉變,呈現了上帝的愛在人與人之間的彰顯。這部電影深刻地傳達了信仰觀點,並強調了愛與饒恕的價值。
Thumbnail
美國女作家 Carson McCullers 於一九四零年寫的小說「 The Heart is a Lonely Hunter」,是描述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南方的小人物故事,後來於一九六八年被好萊塢製片家改編拍成電影⋯⋯ 男主角 John Singer 是一個孤獨無助的悲劇人物,他願意關心別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