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發生》Happen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正發生》Happening / L'Événement (2021)
導演:Audrey Diwan

(原發表於2022/10/10)

今年剛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正在院線上映中,電影本身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當時法國法律仍視墮胎為非法行為,意外懷孕的婦女要不是認命地把孩子生下來,要不就是冒著生命安全與觸法坐牢的風險,嘗試各種非法墮胎的手段。

閱讀關於本片的評論時,讀到的一個觀點是論者認為少女墮胎的題材以電影而言其實並不新鮮,這部新作在風格手法上也並沒有特別的突出。先前許多經典作品如《四月三週又兩天》,或是2020年才獲得柏林評審團銀熊獎的《偶一為之》(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都在處理相似的題材。而《正發生》採用近年不少藝術片採用的4:3畫面比例所創造的框限感,加上近距離貼近演員的長鏡頭跟拍也讓人想到達頓兄弟的招牌手法(尤其讓人想到《美麗蘿賽塔》),兩者結合更有如著名的集中營電影《索爾之子》。

但以時至今日一直未曾止歇的墮胎權爭議,來為這部片的選題辯護背書,是否又是間接承認了這部電影的獲獎確實是政治意義大於電影藝術考量?(作家廖偉棠日前才以此觀點評論Annnie Ernaux的獲獎)又或是認為藝術本就離不開政治,也就無所謂是政治還是藝術考量?不過我對這類得獎爭議的與趣僅止於提問,我反而想到先前才剛看過寫過的田中絹代導演作品《永恆的乳房》,這兩部片不能說是相通,但因為觀看時間的接近,反而有些可以拿來相互比較的特點。

比如上述談到所謂女性創作或經驗,因為性別政治敘事而被關注或是被忽略,多少都是談論這兩部片時會採取的角度。《永恆的乳房》中的罹病詩人中城文子透過寫詩來傳達她的生活體驗,和《正發生》中的 Anne 因墮胎的經歷啟發了她希望成為作家的動力,也是不同文化時代的女性創作者在精神上的互通聲息。更核心的或許是中城文子因喪失乳房而更勇於面對她身為女性的身體慾望,對法國的Anne來說,因性慾所生的焦慮更是她生活中和所有女性息息相關的問題。

raw-image

《正發生》中女主角在擁抱慾望的同時,又必需承受身體的風險和他人的污名羞辱。電影花不少篇幅描寫女主角和同學們談論性事(既使沒有人願意承認她們的性經驗),對異性品頭論足(和男性談論女性並無二致),到許多幾近直接赤祼的性愛、身體檢查與墮胎的血腥恐怖場面,有時不禁讓人懷疑對反墮胎立場的人來說,本片是否也正好是一個絕佳的宣傳樣本?但所謂性愛的代價或是任可可能的道德焦慮都不存在於Anne的思維裏,導演 Audrey Diwan 在訪談中也表明她想拍的是一部關於自由的電影,不論是女性決定身體的自由,或是性慾的自由。

而劇本似乎也對男女間潛在的對抗關係採取了更曖昧的刻劃,女主角的孤立無援一方面來自於她女性同窗好友的背離,也在於她沒有告知母親或家人她懷孕的消息。她一夜情的對象態度消極提不出任何幫助,男性友人也趁機提出性邀約(認為反正懷孕了也不必擔心避孕的問題)。但也是同一位男性在最後指引她如何尋求墮胎的幫助,甚至也可以說當初拒絕女主角的男醫生也不乏對她處境的同情(即使可能是虛弱的偽善)。電影中 Anne 的對抗可能不是對性別、階級結構的抗爭(如《四月三週又兩天》那揮之不去的歷史政治陰影),而是更直接的一種求生的努力,對自我存在方式的再確認。

若回到這部片的拍攝手法選擇,《正發生》和《永恆的乳房》採用相同的畫面比例並不是來自同樣的原因,後者主要是五零年代電影工業的常規,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構圖與運鏡方式。4:3的比例和跟拍在今日更接近藝術上的宣示,但本片也並沒有走到極端如《索爾之子》,把角色和環境透過景框和焦距錯落給劇烈地分離開來,或是如達頓兄弟那般以粗糙、晃動的畫面去逼視主人公到令人不適與不忍的地步。與其說是「後頸跟拍」,更令人印像深刻的是導演不放過許多正反拍的機會讓觀眾不斷直視女主角的臉孔、表情與身體,以及透過美麗充滿細節的攝影去捕捉她所身處的當下。

本片繼承前輩作者的影像手法,並不是意在創新或逼出新的界線,比較像是針對故事微調出更適當的距離感。既使在許多沉默的時刻觀眾不總是理解角色在想什麼,但鏡頭不會將她陌生化、神秘化或物化,我們幾乎永遠和她站在同一個立場,Anamaria Vartolomei 的表演成功地支撐起觀眾對她的認同。

如同田中絹代必需在日本通俗劇中進行屬於女性作者的超越,Audrey Diwan 的狀況也同樣是因應 21世紀的藝術電影規範去做出創作上的選擇,甚至也有評論認為本片拍得有如一部驚悚恐怖類型片(這是稱讚之意),政治不政治、創新不創新、類型不類型,《正發生》的成功或不足都只能代表這是一部屬於當下「正發生」的作品。

(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fredo還不想用沙龍
11會員
27內容數
有別於放在其他地方的觀影記錄或影評文字,這裏會試著放一些影片研究的筆記,做為個人學習與分享之用。
2023/04/13
《外科醫生》M*A*S*H (1970) 導演:Robert Altman 《外科醫生》是一部令人困惑的電影。 本片為名導勞勃阿特曼的成名作,改編自1968年Richard Hooker原著的同名小說,描寫五零年代韓戰時期三位陸軍外科醫生在前線的喜劇故事。改編電影刻意模糊化故事的時代背景,用以指涉拍
Thumbnail
2023/04/13
《外科醫生》M*A*S*H (1970) 導演:Robert Altman 《外科醫生》是一部令人困惑的電影。 本片為名導勞勃阿特曼的成名作,改編自1968年Richard Hooker原著的同名小說,描寫五零年代韓戰時期三位陸軍外科醫生在前線的喜劇故事。改編電影刻意模糊化故事的時代背景,用以指涉拍
Thumbnail
2023/04/07
《永恆的乳房》乳房よ永遠なれ / Eternal Breasts (1955) 導演:田中絹代 日本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出的電影看了不少,很久以前就知道她也曾是五零年代日本少見的女性導演,但沒看過她的作品也很少讀到有人討論。直到今年日本和美國先後舉辦了田中絹代導演的回顧展,才有了不少聲量。適逢女性影展
Thumbnail
2023/04/07
《永恆的乳房》乳房よ永遠なれ / Eternal Breasts (1955) 導演:田中絹代 日本傳奇女星田中絹代演出的電影看了不少,很久以前就知道她也曾是五零年代日本少見的女性導演,但沒看過她的作品也很少讀到有人討論。直到今年日本和美國先後舉辦了田中絹代導演的回顧展,才有了不少聲量。適逢女性影展
Thumbnail
2023/04/05
《春風秋雨》Imitation of Life (1959) 薛克的封鏡之作,在拍完本片後薛克就退休離開了好萊塢。我的愛團 R.E.M.有一首歌也叫 Imitation of Life,以前一直不確定是什麼意思,在本片也是同名的片頭曲中,歌詞很直白地解釋了出來:「沒有愛的生活,只是仿製的生活」。
Thumbnail
2023/04/05
《春風秋雨》Imitation of Life (1959) 薛克的封鏡之作,在拍完本片後薛克就退休離開了好萊塢。我的愛團 R.E.M.有一首歌也叫 Imitation of Life,以前一直不確定是什麼意思,在本片也是同名的片頭曲中,歌詞很直白地解釋了出來:「沒有愛的生活,只是仿製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今年剛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正在院線上映中,電影本身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
Thumbnail
今年剛揭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法國作家 Annie Ernaux,改編自她的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一切》的電影《正發生》正在院線上映中,電影本身也是去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得主。故事描寫女主角 Anne 六零年代就讀大學期間的墮胎經驗。
Thumbnail
《正發生》與《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在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公布時,電影《正發生》的題材十分吸引我,盼到台灣上映後不久,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得主Annie Ernaux,正好又是該電影原著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的作者,更是讓人期待。 電影是較平鋪直敘的白描手法,主角安(Anne)突然懷孕再到墮胎的
Thumbnail
《正發生》與《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在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公布時,電影《正發生》的題材十分吸引我,盼到台灣上映後不久,諾貝爾文學獎公佈得主Annie Ernaux,正好又是該電影原著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的作者,更是讓人期待。 電影是較平鋪直敘的白描手法,主角安(Anne)突然懷孕再到墮胎的
Thumbnail
「妳的子宮不是妳的子宮」當女性的子宮成為自由派和保守派角力的物品、變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但是卻沒有人在乎任何一個女性的聲音。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生命、保留傳統價值,但這些過程是不是才將人視作一個物品看待,而失去尊重身而為人的價值呢?
Thumbnail
「妳的子宮不是妳的子宮」當女性的子宮成為自由派和保守派角力的物品、變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但是卻沒有人在乎任何一個女性的聲音。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要尊重生命、保留傳統價值,但這些過程是不是才將人視作一個物品看待,而失去尊重身而為人的價值呢?
Thumbnail
《正發生》是一場文學性的「墮胎」,鏡頭如筆墨書寫著女性生來的陣痛,孕育生命的子宮剝奪了女孩的外在身分,當時的律法形同沒有防護的男性生殖器,強行灌入她們應當自主的身體,因而懷上了名為「母親」的種,社會集體的壓力化成了不健全的胎動,一拳拳打在內壁那樣強烈,而少女的哀嚎聲只能在產道間低迴,像被噤聲的失語始
Thumbnail
《正發生》是一場文學性的「墮胎」,鏡頭如筆墨書寫著女性生來的陣痛,孕育生命的子宮剝奪了女孩的外在身分,當時的律法形同沒有防護的男性生殖器,強行灌入她們應當自主的身體,因而懷上了名為「母親」的種,社會集體的壓力化成了不健全的胎動,一拳拳打在內壁那樣強烈,而少女的哀嚎聲只能在產道間低迴,像被噤聲的失語始
Thumbnail
電影第一幕,女孩們練習如何變得「性感」,嘗試掌握自己的性資本;同時,她們也懼怕變成「隨便的」女人,讓穢名褻瀆了道德。這裡,還是流言的範圍,再過去,則是語言的禁地:墮胎不可能,所以懷孕不可行。
Thumbnail
電影第一幕,女孩們練習如何變得「性感」,嘗試掌握自己的性資本;同時,她們也懼怕變成「隨便的」女人,讓穢名褻瀆了道德。這裡,還是流言的範圍,再過去,則是語言的禁地:墮胎不可能,所以懷孕不可行。
Thumbnail
在準備及承受墮胎當下,女人的下體不再是神秘、充滿誘惑引人探索的性感象徵,亦非散發母性光輝、作為生命起源的聖潔甬道,而是充滿血水、分泌物和破碎組織的脆弱器官──沒有社會意義,不用承擔母親的責任,不用拿來配合性交之用途,而回歸到最原始的肉體本身。痛覺儘管折磨,卻也是最直接、有效讓我們意識專注於肉身的感受
Thumbnail
在準備及承受墮胎當下,女人的下體不再是神秘、充滿誘惑引人探索的性感象徵,亦非散發母性光輝、作為生命起源的聖潔甬道,而是充滿血水、分泌物和破碎組織的脆弱器官──沒有社會意義,不用承擔母親的責任,不用拿來配合性交之用途,而回歸到最原始的肉體本身。痛覺儘管折磨,卻也是最直接、有效讓我們意識專注於肉身的感受
Thumbnail
在眾多的作品中,我們看見作品背後掌鏡者赤裸地揭露自己的心碎與價值觀的生滅,並在其中望見女性所處在時代中侷限的框架,在這些眾多的女性群像裡,從出生、月事初潮、初次戀愛、懷孕、成為一個母親⋯⋯滋長出了徬徨、焦慮、不安,卻也充滿出走、改變的勇氣,這是另人迷戀的真實切片──也是紀錄片最、最、最迷人的魔法。☾
Thumbnail
在眾多的作品中,我們看見作品背後掌鏡者赤裸地揭露自己的心碎與價值觀的生滅,並在其中望見女性所處在時代中侷限的框架,在這些眾多的女性群像裡,從出生、月事初潮、初次戀愛、懷孕、成為一個母親⋯⋯滋長出了徬徨、焦慮、不安,卻也充滿出走、改變的勇氣,這是另人迷戀的真實切片──也是紀錄片最、最、最迷人的魔法。☾
Thumbnail
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奔向、擁抱新的「變鈦」、新的可能,迪古何諾的電影裡令人著迷的類型混搭、多變風格、繁雜主題亦可作如是觀。 文首提到的獲獎詞中,有關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證在這裡得到了解答:生命不是為了完美而創造,而是因為不懈的創造才完美,電影亦然。
Thumbnail
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奔向、擁抱新的「變鈦」、新的可能,迪古何諾的電影裡令人著迷的類型混搭、多變風格、繁雜主題亦可作如是觀。 文首提到的獲獎詞中,有關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證在這裡得到了解答:生命不是為了完美而創造,而是因為不懈的創造才完美,電影亦然。
Thumbnail
長久以來的教育與規範,讓性變得陌生、不自在,本跟食慾一樣的存在,好似過街老鼠,一從嘴裡溜出來就人人喊打;性,明明是隻巨大的白象,卻因集體的緘默,成了人的千古秘密。電影以此出發,試圖挑戰眾人避諱的性話題,還有羅馬尼亞的國族處境,無論是學憑主義、階級對立、蕩婦羞辱或極權崇拜,都是臺灣民眾共感的熟悉日常。
Thumbnail
長久以來的教育與規範,讓性變得陌生、不自在,本跟食慾一樣的存在,好似過街老鼠,一從嘴裡溜出來就人人喊打;性,明明是隻巨大的白象,卻因集體的緘默,成了人的千古秘密。電影以此出發,試圖挑戰眾人避諱的性話題,還有羅馬尼亞的國族處境,無論是學憑主義、階級對立、蕩婦羞辱或極權崇拜,都是臺灣民眾共感的熟悉日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