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06.可塑的年代 The Plastic Room (p104-114.)

    1. 父母編制的程式: 影響我們行為反應的父母指令

    • 孩子6歲離開幼兒園,進入競爭更激烈的世界(小學一年級),但他並非無助的新生兒,腦中早已配備好一整套應對他人的方案,那是他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法則,也默默形塑了他的人生計畫。
    • 此時,孩子對於世界及其運行的方式所知甚少,他的心被父母灌輸的事物填滿
    • 孩子所做的人生計畫嚴格遵照家庭指令。
    想想看:
    「小時候,你的父母跟你說過什麼?」
    「小時候,你的父母怎麼跟你描述生活?」
    「父母生氣時,他們會對你說什麼?」
    • 一開始,孩子透過觀察父母的反應理解父母傳達的訊息;當孩子掌握語言後,則從真實的話語中獲取訊息。
    • 當個體處於壓力之下或糟糕的情緒中,早年經歷會再次重現。

    2. 火星人的思考: 「真實的」理解父母的指令

    理解指令的5種視角: 
    母親看到6歲的男孩在用力吸吮威士忌酒瓶,說:「你太小了,還不能喝威士忌。」
    ----------------------------------------------------------地球人的思考
    1)父母說,他們的意思是什麼->「我不希望兒子喝威士忌。」
    2)毫不知情的旁觀者,認為父母的意思是什麼->「一個明智的母親當然不會想讓孩子喝威士忌。」
    ----------------------------------------------------------火星人的思考
    3)父母的話,表面上的意思是什麼->「『你太小了』,還不能喝威士忌」
    4)父母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喝威士忌是男人的事,你還只是個小孩。」
    5)孩子覺得這是什麼意思->「當你能證明自己是個男人,就能喝威士忌。」
    • 對地球人來說,母親這樣制止孩子很正常,但除非父母禁止,孩子會用火星人的方式思考。
    • 孩子的任務是了解父母真正的意圖,因為這有助於維持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和保護,或最糟的情況,維持自身的生存。
    • 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愛父母,所以他們人生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父母開心,而要達成這個目標,他們必須知道父母真正要的是什麼。
    •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指令就是命令,除非發生巨變,否則終生都會遵守父母的指令。
    • 只要一個人的「兒童自我」無法由順從變成自由,無論他的「父母自我」要求他做多麼痛苦的事,這個「被腳本驅使的人」依舊會照做。因為他不願意冒險探索沒有指令保護的未知世界。
    • 火星人不會從話語的表面意圖,而是根據最終表現出的結果來判斷父母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當母親說:「你太小了,還不能喝酒。」
    ->其實是:「趕快長大,開始喝酒,這樣我就可以表達反對了。」
    這是母親最終表現出的結果。
    男孩知道若想從母親那勉強得到一些關注(貧瘠的母愛代替物),自己遲早要開始酗酒。

    3. 小律師: 淘氣但又不違反父母的禁令

    • 火星人的思考方式,讓孩子知道父母「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即父母最可能做出「贊成反應」的事。
    • 孩子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或是得到父母的愛,讓自己逐漸變成「順從型兒童」,他想要(也需要)用順從的方式做事,同時避免不順從的行為(甚至情感),於是得束縛「自然型兒童」
    • 「兒童自我」中的「成人自我」(小教授)負責調和順從型與自然型二種兒童自我,像一台敏捷的電腦,決定不同情境允許做什麼、禁止做什麼。
    • 小教授特別擅長發現人們想要什麼,可以容忍什麼
    • 小教授建立起良好的順從型兒童後,會開始轉移注意力到「合法式思考」 (逃避式思考)上,讓自然型兒童自我有更多表達空間。
    母親說:「不可讓男性碰觸身體」
    女兒: 順從型自我->遵照母親的指令,沒有跟男性發生性關係
          自然型自我->用合法式思考鑽漏洞,透過自慰依然讓自己享受性的愉快

    4. 腳本裝置: 不同的腳本或人生計畫的共有元素

    • 決定一個人最終命運的不是成年後的規劃,而是童年時的決定
    那些表達為了孩子的幸福可以付出一切的父母,孩子最終卻成了吸毒者、罪犯或自殺;
    那些想要獲得愛的人,卻在愛他的人身上也體驗到了憎恨...
    • 以上矛盾從「成人自我」的角度難以解釋,但卻可由「兒童自我」說得通: 兒童自我與神話或童話相似,並相信世界曾經且只能依此運轉,於是孩子會依喜歡的故事情節計畫人生,持續甚至一輩子
    • 不同腳本或人生計畫,都含有某些共同的元素,稱為「腳本裝置」
    • 在童話故事中,由許多腳色來編製主人翁的人生程式,但在真實生活中,那些腳色都由父母來扮演
    輸家的腳本裝置:
    ---------------------------------------------------------腳本控制
    【指令1/結局、詛咒】父母告訴孩子將會如何結束生命
    「滾開!」「去死!」「最後你會像你酗酒的父親一樣!」
    【指令2/禁止訊息、阻礙器】父母給予一個不公正、負面的指令,讓孩子無法擺脫詛咒
    「別表現得那麼聰明!」「停止抱怨!」
    【指令3/腳本挑釁、引誘】父母鼓勵孩子導致結局的行為
    「來喝一杯吧!」「別就這樣放他走!」
    -------------------------------------------------------反抗腳本控制
    【指令4/應該腳本】在孩子做出導致結局的行為前,父母給予他們填補時間的行為指示
    「努力工作!」->「平日努力工作,週末就可以喝到爛!」
    【指令5/教導】父母教會孩子在真實生活中執行腳本的必要知識
    如何調酒、如何記帳、如何欺騙...
    【指令6/腳本衝動、小惡魔】孩子本身具有反抗整個腳本裝置的衝動
    「表現得聰明點!」(「別表現得那麼聰明!」)「趕快閃人!」(「努力工作!」)
    【指令7/反腳本、內部解除】隱身於某處作為擺脫詛咒的方法,通常是死亡
    「40歲之後你就會成功!」
    • 當孩子身上的小惡魔說:「我要反抗你,哈哈!」父母的小惡魔就會說:「這正是我想讓你做的,哈哈!」腳本挑釁與腳本衝動共同作用,便注定了輸家的命運。
    • 父母贏時,孩子就輸了;孩子是在嘗試贏的過程中輸掉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