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怒江溜索 飛去上學

    在中國大陸雲南省福貢縣有一群小學生,他們每天上學的路程都得「飛越」滾滾江水,因為知識在大江的另一邊。 兩岸相望 怒江洶湧 雲南省福貢縣臘村民族小學是一所有著兩棟教室、一個籃球場的小學校,位在怒江陡峭岸邊的一小塊平地上。學校有五十二名僳僳族學生,其中十八位住在怒江對面—碧羅雪山上由吊腳樓組成的村落。 兩岸相距一百多公尺,並無橋梁相連,只有兩條鋼索可供橫越。在學校對岸的小學生要上學,就得用一根尼龍繩和一個滑輪把自己繫在鋼索上,在嗡嗡的摩擦聲中飛快溜過腳下翻騰的洪流,約莫五六秒就可到對岸;放學了,也得循同樣路徑回家。年紀較大的孩子,會帶著年紀小的孩子溜索,一直到年紀較小的孩子能夠熟練地綁繩索、掛滑輪為止。 用走的 就遲到啦! 雖然三公里外有一座木板吊橋,但小學生們不願意過橋,因為從學校對岸的布施村到吊橋橋頭,只有蜿蜒於碧羅雪山近乎九十度峭壁的山路,即使是自認為「虎和猿的後代」的僳僳族人,也需要幾個小時的腳程,小學生說:「等你走到橋上,那就遲到啦!」 世代相傳 有鬼護佑 雖然過程風險極高,稍一不慎即可能落水溺斃,臘村民族小學校長普永恒卻不反對學生每日溜索上學,他解釋:「怒江邊的人,還在吃奶,就被大人縛在懷裡,沿著鋼索來回了。」 至於為何此地會發展出「溜索」這樣的交通形式,傳說由於世居此地的僳僳族村莊散落在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的重巒疊嶂之間,蜿蜒奔騰的怒江則阻隔各個村子。 僳僳族祖先從天上的彩虹得到啟示,才發明了「溜索」,並世代相傳。僳僳族也相信有山鬼和水鬼護佑,他們能沿著在怒江江面上的彩虹自由往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