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台灣南疆 政府應有戰略作為(姚中原教授)

2023/12/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日前有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十一月三日在南沙太平島有出現美國、中共船艦,但海巡署則稱跟太平島的距離最近為十三點四海里。不過立委陳立委表示,根據外國網站的衛星照顯示,船艦距離太平島僅有十海里,隨後國防部情報次長顏有賢也證實,確實是在十二浬附近。以上跡象顯示當前太平島情勢險峻。

  

近年來,中國大陸持續加速在南海島礁進行填海造陸,大規模興建軍事基地。其中三沙市的永暑島在填海工程下,面積接近一平方公里,早已取代我國太平島成為南沙群島之最大島;不僅如此,未來還會再擴建一倍,並陸續完成跑道、機場等重要建設。

 

針對上述情勢發展,我國防部及國安高層首長雖多次在立法院表示,國軍會持績密切監控中,但並無積極性的戰略作法。

 

南海諸島長久以來即為台灣固有疆域,並在東沙群島與南沙最大島嶼的太平島常駐軍力,顯示維護主權決心。

 

但自從二○○○年二月一日,我國太平島撤回海軍陸戰隊駐軍,而改由海巡署駐防後,即一直未能遏阻周邊國家(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蠶食鯨吞此一海域的軍事野心。

 

民進黨執政後,近年來雖積極在太平島上,強化武器裝備及增建交通基礎建設,並由外交部重申我對南海各群島擁有主權。但上述由非純軍事人員防衛與口頭宣示主權的作法,其實於事無補,也無法凸顯台灣在亞太區域戰略角色的重要性。

 

因為不論是從軍事、政治、經濟觀點來看,臺灣在南海事務上,都應該是一個國際要角並能做出重要貢獻。

 

然而長期以來,台灣雖曾多次表達有意參與此區域的安全對話、聯合海上行動、救援行動或共同軍演等能夠促進南海區域安全的活動,但在中國刻意的外交阻撓下,常被排除在亞太安全機制之外。

 

尤其是由中國主導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機制,只願與東協國家進行對話,卻將台灣完全排除在外,此都嚴重影響我國的國際權益。

 

「南海問題」背後實涉及國際政治、區域安全、經濟利益,以及美「中」兩大強權的戰略對抗。

 

面對中國近年來在南海多座島嶼填海建島已逐漸威脅到我國領土的情事,以及周邊國家(尤其是越南)亦積極大幅擴充軍備行為的同時,台灣雖不必與上述強權進行軍備競賽,但當前執政的蔡政府也不能只想憑「海巡兵力」或消極地依賴「外交聲明」就想保衛我太平島的主權。

 

換言之,當前國際情勢以及南海環境早已改變,未來要避免受到周邊國家的軍事威脅,台灣就應在南海展現出長期制度的戰略嚇阻作為,以增加與各國的政治談判籌碼,而此唯一之道,看來只有派遣海軍陸戰隊重新進駐太平島,才是實質有效與正確方向的戰略作為!

 

13會員
57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