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23-06-07 關於阿銘那92億股息二三事

鴻海此次將發出 734.73 億元的現金股利,郭台銘持股近 174.22 萬張,可望領到 92.33 億元現金股利,假設佛心繳了一半稅金,還有50億可以用, 這等於阿銘一個人一年就為自己創造了50億的淨利潤,如果阿銘是一間淨利 10% 的企業,等於2022年創造了 500 億的營收,台灣去年一整年營收超過 500億的也只有116家,排名第一的是鴻海6.6兆,第116名的也正好是鴻海集團的帆宣(6196)。
阿銘能夠憑空創造出年50億的淨利潤,是因為手上握有 174 萬張鴻海股票,這是資本主義世界,手上握有資本,等同擁有了鈔能力 - 印鈔的能力。
不談阿銘,來看看一般人比較有機會作到的,董事長劉揚偉的部份,持股 656 張,這次可以領到 347 萬元。
郭台銘是創辦人,有個174萬張很合理,現任董事長劉揚偉是被請來治理公司的專業經理人就不多了,只有區區656張,可以領到的股利是 347 萬元,鴻海討論板上,曾經也看到自稱超過600張的,甚至感覺路過的都有個一、兩百張在手上,普通老百姓下個月底,帳戶因為持有鴻海股票多個百萬現金的,也不乏其人就是了。

運用股利與本金創造複利機器
投資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可以靠股利支撐平時生活需要的現金流,而如果本業的收入已經夠生活開銷,領到的股利還可以再投入,以劉揚偉為例,鴻海給他的年薪超過一億,扣個稅有的沒的花一花,一年剩個幾千萬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他下個月底拿的 347 萬元股利,基本上是用不到的,隨便補個差價再進個 44 張,今年劉揚偉的持股就可以直接破700張了,更重要的是,明年這多出來的44張,又會多出至少20萬以上股利,當然這些股利通通可以再投入,如此一來便創造了複利機器。
投資的過程,股利是非常重要的資金來源,需要時可供生活資金來源,不需要時可再投入擴大、累積資產,所以為什麼要長期價值,因為只有長期才能享有這種好處。

注意殖利率
配出來的股利那裏來的,當然是企業在一定期間營運賺取的利潤分配出來的,殖利率愈高就能用更低的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潤,因此必須在企業股價低迷的時候,儘量買入,但是股價低迷的公司常常是雷股,所以這就回到長期價值投資的本質,找到長期穩定賺錢的優質大型企業,在低價時買入,長期持有。
對於個人來說,股票成本在買入的當下就已經確定了,例如我在80元購入一張鴻海股票,今年的殖利率就是 5.3÷80= 6.6%,這是長期持有優質成長企業股票的好處,每年獲得的股利會愈多,加上策略的運用,就可以創造自己的複利機器。
大部份進入市場的散戶都想靠短期價差賺錢,所有平面立體媒體,幾乎都在討論短期進出的技術與作法,賺錢需要時間,這是為什麼你每天乖乖的選擇去上班,而不是進睹場,明明只有長期投資才是賺錢的作法,大部份人卻要短進短出睹一把,這是人性非常有趣的地方,巴非特說的(我不確定):「投資致富很容易卻極少人作到,因為大部份的人不肯慢慢變有錢」,這是關鍵,所有巨大成功的投資,都是一股兩股,一張兩張開始累積起來的,不想慢慢變有錢,就註定一輩子沒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