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生活或自己的人生有一些困惑迷惘,就出來旅行透透氣吧!多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和不一樣的人,跨出習慣的舒適圈,多挑戰平時不會做的事,讓自己體驗更多事,或者只是坐在一間咖啡廳看書聽音樂,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允許自己放個假吧!或許會因此解開難纏的線頭,想通一些事。
每個人都像拼圖,人生的過程除了找到自己遺失的部分,更要確定原本的樣子,不要輕易丟掉。不是說自己應該有什麼樣子,而是要找到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方式,每天朝這方向邁進。
我平時是個喜歡擁有生活規律的人,7點半起床,看書,然後吃早餐,下午4點運動......這樣的生活讓我安心,知道自己有在進步,但就是少了一些挑戰自我的衝勁。重訓時總是固定12Kg,書怎麼看都是書櫃上的那幾本,早餐店每天都吃一樣的組合。我一直以為這樣才是最好的,但我後來發現自己變得愈來愈不敢挑戰新事物,學習的速度也大幅下降,更甚對喜歡的事物失去熱情,如此使我十分不安。在每天的生活變得一模一樣時,我選擇出來打工換宿,想要找出答案。
原本在打工換宿之前,我的想法仍十分不成熟,只會想到自己想要怎樣,只會聽別人說,一直吸收別人的想法和情緒,不會表達自己,也從來沒有認真想過「我」是誰。這樣下來也越來越封閉自己,只羨慕別人,盲目跟從世俗的眼光,就像是用望遠鏡在看世界,過度聚焦在同一點,只會看到自己想看的,變得自以為是,視野卻十分狹隘。
剛開始時我不太能轉換心態,依舊想安逸的待在舒適圈內,但身旁陌生的一切讓我壓力很大,而讓我連簡單的掃廁所流程都因為緊張而背不起來。老闆善意的施壓、同儕的工作效率都成為壓力來源,像是惡性循環般,甚至前幾天有想打包走人的想法。但我一直在想,如果就這樣逃避了,之後會不會後悔沒有撐下去,會不會留下遺憾,像個黑洞般就這樣不再能填補,回來的生活應該也會像出發前一樣吧,一樣的行程,一樣的選擇,那個一樣對安逸的現狀感到不安的我。
我後來選擇留下。從基本的掃廁所和拆床鋪床開始,我開始學習如何短時間內將所有事情上手,開始重視平時沒注意到的細節,也趁空閒時間多練習不熟練的裝棉被。裝棉被有很多眉眉角角,要注意四邊四角有對齊,一點兩角的對折才能確保棉被是平的......當然我只待兩個禮拜,技術遠不如從事該行業的人,但我也因此體悟到「專業」是不分貴賤的。只要不斷精進的人都值得掌聲。
在第二個禮拜,我開始進入狀況,能夠觀察到更多細節,看到其他人的工作進度與需求,並且自動積極去補齊尚未完成的工作。這樣的成長是我意料之外的,而成就感讓我勇於挑戰平時不會做的事,像是當天來回騎車200公里、大家夜衝加路蘭看星星和日出、每天都主動認識去有趣的人,當然也有危險的經歷,如騎在滿是砂石的產業道路上然後摔車、喝烈酒喝到快斷片,但如此的改變讓我第一次有融入台東當地生活的感覺,第一次因為沒有平時的身分限制而能夠自在做自己,更重要的,找到舒適的生活方式。
旅途中也發生許多事,不全然是開心的,但都很難得,讓我想到腦筋急轉彎的樂樂和憂憂,有時受傷後才能真正成長,追求快樂的同時,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受,從中學習面對事情。學到最多的, 是「不斷探索、接觸新東西,然後從中看見自己原本的樣子,然後接受它」。無奈這社會無法讓我們只做自己,還有一些角色需要我們去扮演,但至少想暫時脫離繁忙的生活時,還有一個舒適的避風港能夠讓我們歇息。大人的休息,就是同時兼顧社會中與理想中的自己,小孩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商業環境又太苛刻無情,因此學會兩邊都兼顧才能讓生活過得充實。
在青旅晚上,老闆(星爸)和闆娘(星媽)鼓勵我們在一樓大廳和客人聊天,聽聽別人的故事。起初我其實覺得很累,因為要和各種不同的人交流,甚至想理由回房間休息。但後來到了第二個禮拜,我開始享受和他人分享自己故事,也喜歡聽他人講故事。有從蘭嶼和綠島的小幫手一直推坑打工換宿,也有情場失意的高中老師,來台東看海;有剛上頂大電機的準大學生自己搭火車環島,想要變得獨立自強,認識台灣;有剛從美國結訓回來的空軍軍官,正要入伍,也有跟我同年的大學桌球校隊教練因為不知道之後要做什麼,因此選擇徒步環島找人生方向...... 這裡什麼故事都有,我相信只要願意敞開心胸,就能結識不一樣的人,從中學習到什麼!
看得越多,就越懂得調整焦距,看見,但不用讓自己那麼累。當我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時,才發現自己的獨一無二。
如果對生活迷惘,對現狀感到疑惑,就讓自己去放個假去旅行吧!不用執意出國,只要到不同的環境,去觀察平時忽略的細節,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2023/07/01-2023/07/15 台東打工換宿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