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15.明.徐枋銘井田硯



【本體】縱 15.3 公分 橫8.9 公分 高 4.0 公分 重 1,336 公克

【介紹】端石,色灰紫。面刻「井」字陽文,池上雕守宮。

【背銘】「下岩生殞,同霞爛然,呵噓餘潤,雲液神泉。昭法」。

【右側銘】「藹邨書畫之研」。

【左側銘】「此上沙澗上明孝廉徐先生舊物也,今為禦兒溪蔡夔石所得。余雖未見其質,,而觀其字蹟之高逸知其百車渠不與易也。嘉興張廷濟書。」下鈐「叔子」印。另有「秀水許氏百硯樓珍藏」印。

徐枋(1622-1794年),字昭法,號俟齋、秦餘山人。吳縣人。崇禎舉人,父殉國難,遂隱居不出,鬻畫自給,守約固窮。工草書,善化山水,著有居易堂集、俟齋集。

計炤(1797-1839年),字藹邨,秀水人。為計楠(小傳見七○)姪,善繪花卉。

張廷濟(1768-1848年),原名汝林,字順安,號叔未,家興人。工書、善詩、精金石考據之學,收藏鼎彝碑版及書畫甚夥,阮元督學浙江時極推重。著桂馨堂集、清儀格題跋、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