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變》:好奇害死貓

《碳變》:好奇害死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科幻劇集《碳變》(Altered Carbon)絕對不是容易消化的電視劇,當中涉及太多科幻概念,也涉及許多陰謀和政治,要凝神貫注才跟得上劇情。

《碳變》發生在300年後,地球不再是唯一適合居住的星球,人類可以將意識儲存到後頸位署的晶片內,肉身死亡後只要將磁片放到另一個軀殻便能重生,除非晶片遭受破壞才算是真正的死亡,否則只要有錢轉換軀殻便可得永生,而且軀殻不一定是真實的人類肉身,也可以是複製人或人造軀殻。但底下層的人根本沒條件購買新軀殻,所以這不過是有錢人的玩意。有錢人更可將意識上傳到雲端備份,那樣即使磁片毀壞也不會死亡,而且意識還可以針刺傳送,轉瞬間就能將意識傳送到不同義體中,甚至是傳送到其他星球。

raw-image

故事一開始講述宇宙間唯一生存的星際戰士從冷藏庫中醒來被置入新軀殻,原來這是因為一個有錢人想他協助調查一宗謀殺案,被殺的人正是這個有錢人,他因為死後重置備份而復生,但是卻失去48小時的記憶。所有調查方向都指他是自殺,但他堅持自己不會自殺,所以找來主角調查真相。

隨著主角進行調查,牽引出越來越多支線,不斷有新的懸念登場,而出場的人物也越來越多,稍一不專心就會跟丟劇情,許多原本看似與主線劇情無關的支線,到最後終於連結在一起,鋪排得不錯,只是嫌前段有點鬆散難不易投入。

raw-image

儘管《碳變》的特技和美術也十分出色,但劇情實在說不上精彩,後段雖然將分散的各條線集合起來,但是那個Big Boss真的很令人傻眼。我偏不信有人可以執著成這樣,而且如果Big Boss真的那麼有能力,其實一早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人,不用設甚麼局吧。結局沒法令前面鬆散的劇情起死回生,所以無法說是佳作。

劇情企圖探討階級對立、死亡的定義、宗教與科技、公義等議題,但講得並不深刻。看到最後,我只是想,真是好奇害死貓。如果那個有錢人不是堅持要知道真相,那麼一切依舊美好,如今卻是作繭自縛,好可憐(大誤!)。

Netflix傳送門: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097140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6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泰絲.格里森的醫療小說系列之前看過《貝納德的墮落》,《小鎮醫生》屬於第三本,不過人物沒有連貫性,所以怎麼看也沒有影響。《小鎮醫生》的初版日期是1998年,背景就是九十年代。 一個單親母親帶著讀初中的兒子移居寧靜鎮,並買下鎮裏唯一的診所,可是過了九個月,依然得不到小鎮居民的接納。她的兒子怨恨她,跟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泰絲.格里森的醫療小說系列之前看過《貝納德的墮落》,《小鎮醫生》屬於第三本,不過人物沒有連貫性,所以怎麼看也沒有影響。《小鎮醫生》的初版日期是1998年,背景就是九十年代。 一個單親母親帶著讀初中的兒子移居寧靜鎮,並買下鎮裏唯一的診所,可是過了九個月,依然得不到小鎮居民的接納。她的兒子怨恨她,跟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
Netflix影集《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探討創新刑罰:將犯下殺人罪的女子囚禁在名為「白熊正義園區」的設施中,每天讓她經歷無助被追殺、旁觀拍攝,最後洗去記憶,日復一日地重複。本文藉由劇情反思死刑替代方案、加害者與被害者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及社會暴力與正義的複雜性。
相信這部影集大家十分熟悉。導演用一件未成年人的殺人案件,從家庭、校園,乃至社會這三個不同層面,引發觀眾思考犯案動機從何而來。簡潔有力的4集,卻在我心中留下感慨與無奈。這次的分享會拆成上下兩篇,會聊聊各集的內容以及我獲得的想法,若有興趣的話,請繼續看下去吧~會提及劇情,若還沒看過影集的人,請斟酌觀看。
全劇沒有血腥,沒有答案,只有一顆少年的心在一鏡到底的壓迫中慢慢崩塌,他不是冷血,只是學會了偽裝;不是無情,只是從沒被好好對待過。這部劇沒有喊話,卻像一記慢慢滲進皮膚的警告,當一個孩子從沒學會如何被愛,他最終會學會怎麼傷人。與其說這是一部驚悚劇,不如說是對我們自己視而不見最大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