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房價的不跌神話 - 說好的疫情、升息呢

相比疫情前,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平均價格漲了40%。不過就是三個年頭,這樣的漲幅非常驚人,三年的時間就漲了這麼多。2022年冬天,當時因為升息預期很高,價格有稍微跌一下,但轉眼間現在美國房價又要創歷史新高了。

乍聽之下,這件事情真令人費解,美國房貸利率可是超過7%,買房的頭期款也是歷史最高的,價格怎麼還是這麼堅挺呢?

第一段故事:2020~2022年「疫情大寬鬆」

在疫情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寬鬆,然後無數勞動力因為covid 19 或者賺夠了錢從此不再工作。

發錢+低利率+勞動力短缺 = 頭期款有了,貸款低了,薪水高了——房地產需求快速增長。

所以在疫情中美國有一段時間,房地產需求開始快速走高。

如果說寬鬆(發錢)就是一瞬間,但建房子,尤其是在疫情中建房子不可能爆發增長,所以供給增速只能相當溫和,無法像需求成長得這麼快。

在2021年~2022年疫情期間,「供不應求」反而造成了疫情最嚴重這兩年,美國房市依然保持每年雙位數%的漲幅。(再看台灣房市,是不是有點似曾相似😂)

第二段故事:2022年夏天開始到2022年冬天「高利率時代,需求悶」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不多說了。比較值得思考的是2023年到當前的房價回溫。

第三段故事:2023年「需求回溫,供給不足」

「需求回溫」有三種解釋:

第一,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繁榮,薪資一直有在漲。

很多時候大家說的新增就業不達預期,只是增加得相對少,但不是沒成長。

到目前為止,職缺依然多於找工作的人。而薪資增速也維持在相對高檔,直至今日,時薪成長率依然維持在4%之上。(所以服務業通膨根本下不來)

第二點需求是來自遷移的需求,疫情幫助了很多美國人找到了更適合的工作。從遷移需求來看,體驗過在家辦公之後很多人確實回不去辦公室,「Where to Work from」這問題讓許多美國人重新思考,然後美國人開始往南邊搬家。

嬰兒潮世代,購房意願在2023突然增加

第三點需求來自戰後嬰兒潮,生對時代的這一代人,進入人生的尾段而存摺裡還有非常多錢,不如來買人生中最後一套房子(反正連疫情都無法讓房價跌)。利率很高?那就全現金交易,價格很貴?沒關係,反正這一代人就是錢多任性,口袋滿滿的正愁沒地方花。

供給不足也有兩點解釋:

第一,當房貸利率來到7%,許多屋主不願意換屋(賣出舊屋、購入新屋),因為新屋的貸款利率遠遠比正在繳的舊屋利率要高不少。願意拿出來賣的房子變少了,成交量也變少了。

第二,是新物件的增量也不夠,5%的利率對於開發商來說頗尷尬,雖然價格很高,而且新房銷量比二手房好很多,但也沒有回到2021或者2022年的水平,甚至比2019年更低,這時候也不適合加大馬力衝刺蓋新大樓。

結論:就業是一切的關鍵

當把這三段故事接在一起,總的來說:

  • 疫情中的財政+貨幣刺激帶來價格上漲。
  • 疫情後升息期有所緊縮,但經濟保持韌性讓房價沒有回落,只是成交量在走低,賣方興趣不大,由於收入還不錯,雖然價格不低,買方興趣沒有疫情中那麼大,但也比賣方大一些。

不難發現,「就業」是一切的關鍵,搭配我們一直談的「就業 vs 通膨 vs 升息」之間的三角關係,複雜進化版再加個「房價」進去,變成更全面的「四角關係」。

後續美國房價走勢是很好預測的,「有無新的賣盤」取決於:在2021~2022年低利率買房的人是否需要站在賣方出售。

如果失業率還是維持低檔如3.5%,薪資成長率又維持高檔(4%左右),先前的買家不需要賣房子,那麼房價會繼續走高。如果失業率走高,薪資增速降低,先前的買家需要賣房子,那麼房價回落的機率還是有的。所以有意往美國置產、或投資REITs相關金融商品的,與債券的邏輯類似,請緊盯著美國就業數據,特別是薪資成長率。

美國房地產相關ETF(REITs):

00714 群益美國房地產地產
00712 復華富時不動產證券化
[美股ETF] VNQ、IYR

筆者為人氣財經頻道【SK白話財經】創辦人⬇️如果你喜歡這種「簡明扼要、只講重點」的風格,歡迎追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