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價的不跌神話 - 說好的疫情、升息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相比疫情前,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平均價格漲了40%。不過就是三個年頭,這樣的漲幅非常驚人,三年的時間就漲了這麼多。2022年冬天,當時因為升息預期很高,價格有稍微跌一下,但轉眼間現在美國房價又要創歷史新高了。

乍聽之下,這件事情真令人費解,美國房貸利率可是超過7%,買房的頭期款也是歷史最高的,價格怎麼還是這麼堅挺呢?

第一段故事:2020~2022年「疫情大寬鬆」

在疫情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雙寬鬆,然後無數勞動力因為covid 19 或者賺夠了錢從此不再工作。

發錢+低利率+勞動力短缺 = 頭期款有了,貸款低了,薪水高了——房地產需求快速增長。

所以在疫情中美國有一段時間,房地產需求開始快速走高。

如果說寬鬆(發錢)就是一瞬間,但建房子,尤其是在疫情中建房子不可能爆發增長,所以供給增速只能相當溫和,無法像需求成長得這麼快。

在2021年~2022年疫情期間,「供不應求」反而造成了疫情最嚴重這兩年,美國房市依然保持每年雙位數%的漲幅。(再看台灣房市,是不是有點似曾相似😂)

第二段故事:2022年夏天開始到2022年冬天「高利率時代,需求悶」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不多說了。比較值得思考的是2023年到當前的房價回溫。

第三段故事:2023年「需求回溫,供給不足」

「需求回溫」有三種解釋:

第一,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繁榮,薪資一直有在漲。

很多時候大家說的新增就業不達預期,只是增加得相對少,但不是沒成長。

到目前為止,職缺依然多於找工作的人。而薪資增速也維持在相對高檔,直至今日,時薪成長率依然維持在4%之上。(所以服務業通膨根本下不來)

第二點需求是來自遷移的需求,疫情幫助了很多美國人找到了更適合的工作。從遷移需求來看,體驗過在家辦公之後很多人確實回不去辦公室,「Where to Work from」這問題讓許多美國人重新思考,然後美國人開始往南邊搬家。

嬰兒潮世代,購房意願在2023突然增加

嬰兒潮世代,購房意願在2023突然增加

第三點需求來自戰後嬰兒潮,生對時代的這一代人,進入人生的尾段而存摺裡還有非常多錢,不如來買人生中最後一套房子(反正連疫情都無法讓房價跌)。利率很高?那就全現金交易,價格很貴?沒關係,反正這一代人就是錢多任性,口袋滿滿的正愁沒地方花。

供給不足也有兩點解釋:

第一,當房貸利率來到7%,許多屋主不願意換屋(賣出舊屋、購入新屋),因為新屋的貸款利率遠遠比正在繳的舊屋利率要高不少。願意拿出來賣的房子變少了,成交量也變少了。

第二,是新物件的增量也不夠,5%的利率對於開發商來說頗尷尬,雖然價格很高,而且新房銷量比二手房好很多,但也沒有回到2021或者2022年的水平,甚至比2019年更低,這時候也不適合加大馬力衝刺蓋新大樓。

結論:就業是一切的關鍵

當把這三段故事接在一起,總的來說:

  • 疫情中的財政+貨幣刺激帶來價格上漲。
  • 疫情後升息期有所緊縮,但經濟保持韌性讓房價沒有回落,只是成交量在走低,賣方興趣不大,由於收入還不錯,雖然價格不低,買方興趣沒有疫情中那麼大,但也比賣方大一些。

不難發現,「就業」是一切的關鍵,搭配我們一直談的「就業 vs 通膨 vs 升息」之間的三角關係,複雜進化版再加個「房價」進去,變成更全面的「四角關係」。

後續美國房價走勢是很好預測的,「有無新的賣盤」取決於:在2021~2022年低利率買房的人是否需要站在賣方出售。

如果失業率還是維持低檔如3.5%,薪資成長率又維持高檔(4%左右),先前的買家不需要賣房子,那麼房價會繼續走高。如果失業率走高,薪資增速降低,先前的買家需要賣房子,那麼房價回落的機率還是有的。所以有意往美國置產、或投資REITs相關金融商品的,與債券的邏輯類似,請緊盯著美國就業數據,特別是薪資成長率。

美國房地產相關ETF(REITs):

00714 群益美國房地產地產
00712 復華富時不動產證券化
[美股ETF] VNQ、IYR

筆者為人氣財經頻道【SK白話財經】創辦人⬇️如果你喜歡這種「簡明扼要、只講重點」的風格,歡迎追蹤


avatar-img
20.8K會員
85內容數
前UBS資深顧問、《懶人存股翻倍術:1招搞定美股投資》作者,現為全職操盤手、理財周刊學苑美股講師,10月即將有我專屬心法的K線App上市!請🔍 「美股風火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與SK談股論債 的其他內容
無論你是投資怎樣的股票、債券、ETF,經歷這兩週狂跌,心態上應該都挺難受的😮‍💨🫠(除非你是做空,或是買我在銀粉群分享過、幾種比較抗跌的資產)。日子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啦!換個角度想,虧錢時正是檢視心態、學習籌碼技術的最佳時機,這篇我們聊聊「大跌後,若想接刀該怎麼做」。
【債券】10年美債站上4%關卡 @4.2% 請避免預設立場去猜債券價格的底,避免對升息/降息循環的預測過度自信。美債被Fitch降評,對債券僅是短期影響,長期來說沒差。當舉債上限提高後,美國超發國債,供大於求。匯率來說,美元指數103兵家必爭之地,股市多頭還是會努力壓低美元
亞馬遜(AMZN)8 月 3 日公布了 2023 年Q2財報,出乎意料轉虧為盈,股價大漲8%之多,但明明AWS的營收成長率是2015年以來的新低,究竟好在哪裡?能讓華爾街興奮的關鍵因子是什麼?還是靠AI的餅,還是另有精彩亮點?
整體來說,美國第二季多項經濟數據超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復甦進程良好,但華爾街對於9月升息的機率,甚至不到2成。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若想要聯準會(Fed)年內不再升息,有兩大條件得先滿足
Netflix 打擊「寄生帳號」有用嗎?今年以來,Netflix在美國大舉掃蕩「密碼共用」後,新增 590 萬訂戶,總訂戶數來到 2 億 3840 萬人。公司也表示接下來帳號共享(壓榨用戶)的政策會涵蓋全球其他市場。Netflix第二季在美國「開搞」共用帳號後,當季成功擠出 590萬新的付費用戶。
費半連跌四天,除了台積電法會,你還知道什麼?近期納斯達克、費城半導體強轉弱的轉折點,要從7月19日的ASML法說開始講起。艾司摩爾ASML何許人也?全球先進半導體設備龍頭,台積電全球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因身處於最上游,對半導體景氣有極強的嗅覺。有在投資美國科技股、台股電子股的您,不可不知。
無論你是投資怎樣的股票、債券、ETF,經歷這兩週狂跌,心態上應該都挺難受的😮‍💨🫠(除非你是做空,或是買我在銀粉群分享過、幾種比較抗跌的資產)。日子還是要過,飯還是要吃啦!換個角度想,虧錢時正是檢視心態、學習籌碼技術的最佳時機,這篇我們聊聊「大跌後,若想接刀該怎麼做」。
【債券】10年美債站上4%關卡 @4.2% 請避免預設立場去猜債券價格的底,避免對升息/降息循環的預測過度自信。美債被Fitch降評,對債券僅是短期影響,長期來說沒差。當舉債上限提高後,美國超發國債,供大於求。匯率來說,美元指數103兵家必爭之地,股市多頭還是會努力壓低美元
亞馬遜(AMZN)8 月 3 日公布了 2023 年Q2財報,出乎意料轉虧為盈,股價大漲8%之多,但明明AWS的營收成長率是2015年以來的新低,究竟好在哪裡?能讓華爾街興奮的關鍵因子是什麼?還是靠AI的餅,還是另有精彩亮點?
整體來說,美國第二季多項經濟數據超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復甦進程良好,但華爾街對於9月升息的機率,甚至不到2成。有「聯準會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指出,若想要聯準會(Fed)年內不再升息,有兩大條件得先滿足
Netflix 打擊「寄生帳號」有用嗎?今年以來,Netflix在美國大舉掃蕩「密碼共用」後,新增 590 萬訂戶,總訂戶數來到 2 億 3840 萬人。公司也表示接下來帳號共享(壓榨用戶)的政策會涵蓋全球其他市場。Netflix第二季在美國「開搞」共用帳號後,當季成功擠出 590萬新的付費用戶。
費半連跌四天,除了台積電法會,你還知道什麼?近期納斯達克、費城半導體強轉弱的轉折點,要從7月19日的ASML法說開始講起。艾司摩爾ASML何許人也?全球先進半導體設備龍頭,台積電全球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因身處於最上游,對半導體景氣有極強的嗅覺。有在投資美國科技股、台股電子股的您,不可不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PLTR盤後公布財報顯示整體利潤穩步增長,營收受益於AI需求高成長、上調全年財測,並且企業客戶收入增速高於政府收入增長,盤後激勵表現,並在昨日美國盤中公布服務業數據維持穩健強勁,未有衰退顯現,仍有望在基本面支撐下吸引股市逢低買盤,激勵盤中股、債與日圓資金流動,股市收斂跌勢、債與日圓收斂漲勢。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昨日美國公佈的總經數據未如市場預期,降息前景的信心下降,股市也受到相同的影響,並將面臨自我調整及修正的情況。對於中長期趨勢需要觀察是否遭到扭轉。
Thumbnail
小結: 2024/1/26 美國商務部公布,經通貨膨脹調整,美國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折合年率成長3.3%,不如去年第3季的4.9%,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 顯示美國經濟超乎想像的有韌性, 符合之前預測本台預測的美國經濟正由底部復甦, 且通膨也未有反彈跡象。 且由情緒指標AAII,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PLTR盤後公布財報顯示整體利潤穩步增長,營收受益於AI需求高成長、上調全年財測,並且企業客戶收入增速高於政府收入增長,盤後激勵表現,並在昨日美國盤中公布服務業數據維持穩健強勁,未有衰退顯現,仍有望在基本面支撐下吸引股市逢低買盤,激勵盤中股、債與日圓資金流動,股市收斂跌勢、債與日圓收斂漲勢。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昨日美國公佈的總經數據未如市場預期,降息前景的信心下降,股市也受到相同的影響,並將面臨自我調整及修正的情況。對於中長期趨勢需要觀察是否遭到扭轉。
Thumbnail
小結: 2024/1/26 美國商務部公布,經通貨膨脹調整,美國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折合年率成長3.3%,不如去年第3季的4.9%,但遠高於市場預期的2%。 顯示美國經濟超乎想像的有韌性, 符合之前預測本台預測的美國經濟正由底部復甦, 且通膨也未有反彈跡象。 且由情緒指標AAII,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