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神聖的顯現》 摘要


神聖(sacred)

聖顯(hierophant):讓神聖顯現自身,大概就字面上的意思。

力顯(kratophanies):力量的顯現,字面上的意思。

兩者經常相關,但後者不一定神聖(我理解是有超越、令人崇敬的意思)

入會禮()


第一章 處理研究方法的問題



  1. 宗教精英的解釋與世俗大眾的理解同樣具有意義,且是一套聖顯系統整體的不同部分。
  2. 試圖還原聖顯體系
  3. 關於神聖(sacred)與世俗(profane)的辯證法:

P67 選擇

  • 一次聖顯意味著一次選擇,也就是指定此事務與周圍事物截然不同的——異質的——區分。但對一個世俗事物來說,成為聖顯但表她與自己產生了區分——他不再是世俗事物了。舉例來說,一塊石頭,當它成為一塊聖石時,它就不是原本這塊石頭了。

P71 禁忌的神聖

  • 神聖是受詛咒的(萊茵的黃金)、禁忌、不可觸碰的(其實和污穢如出一轍)。陌生的、完美的、怪異的種種被視為非凡俗的,也就容易成為聖顯 (P69)。然而它們不會持久,當這些事物得到認知、融入宇宙觀,就不再是神聖——破外秩序的力量消失,不再是力顯(71)。醜陋成為神聖,惡兆成為神聖。
  • 總的來說,人類追求連結神聖卻又害怕其超世俗的力量。

辯證:神聖通過某種與自身不同的(非神聖的)東西來表達自身(p84)。每次聖顯都是有限而具體的,從而成為一次真實卻不充分的聖顯。一切聖顯都是整體神聖的一部分(p84)。

神聖居然能透過顯現變的有限、相對(88)。

神聖既是唯一的又是可以任意重複的(503)

  1. 馬那mana

馬那並非普遍存在所有宗教裡,也不是存在在一個巫術的出擊宗教階段(p78)過去認為其是非人格的,但其顯現卻總是與人格有關,甚至該說人格與非人格的二元對立就不應該。舉例來說,對印地安人來說,本體論上的存在與不存在才是核心對立(p79)。

宗教史就是關於聖顯價值重估、改變方式的歷史(83)。


第一章結論:

1.神聖可以在世俗中顯現自身,將東西轉變成為不是他自己(石頭—>一個聖顯)(a辯證)

2.這種辯證在一切宗教

3.所有地方都有「基本的」聖顯e.g.馬那,也有「高級的」宗教形式e.g.神話。

4.所有地方都有聖顯體系,包含宗教經驗、理論、神話。

儀式總是重複著原初、存在於「從前(神聖時間意義上)」的原型(91)。(我看不懂)這種重複目的是確保該行為的正常、真實、有效(92)。


天的聖顯體系


  1. 天,高處,在高處,超越-上,永恆而普遍,消極,外在於。天-氣象-大氣,後延伸到生命。
  2. 以至上神形式出現。是創造者、善、永恆而古老、秩序與律法的捍衛者。
  3. 至上神有從儀式中淡出被更具豐產、活力-也就是生命的神祇取代。
  4. 有時至高天神重新獲得氣象或風暴之神的領域。這種專門化使其更具體、更多屬性(積極、強大、豐產、公牛)卻喪失了全能,再也不是最初的創造者、無所不知者,甚至只是大母神的配偶。
  5. 有時太陽神取代天神
  6. 人從形上學意義重新審視天(消極、自然秩序普遍存在),在這裡宗教經驗讓位給理論/哲學)
  7. 有時轉化爲最高統治者、捍衛律法之神獲得地位(e.g.宙斯),甚至成為一神教革命主體。
  8. 天的象徵體系:登天、登高、高山、入會禮。「中心」由天的元素構成,宇宙三界與宇宙之軸的交界點


太陽的聖顯體系


  1. 拜理性化長期削弱所賜,現代人對太陽神聖感知能力小。
  2. 關於至上神的太陽神化,同樣是消極的天神像更有生命力端靠近、利用太陽-植物儲存與分配生命的權能。過程顯然發生在農業社會。許多太陽神也還能看到至高天神的影子。(194)
  3. 太陽之子:至高神太陽神化後成為有限的「生殖之神」被人類某些家族壟斷的血緣。(204)
  4. 太陽-死亡-入會禮-黑暗:太陽是不死的(每天升起),卻又是每天進入死亡領域(下沈)的。既是帶走死去靈魂者又是靈魂引路人。對靈魂來說太陽是入會禮的救贖,對英雄來說是入會神話(205)。不過隨著時間過去,英雄入會/通過考驗成為不朽轉變為統治集團「自動」入會成為不朽。
  5. (我只是覺得很酷)聖顯體系將一切統合起來。苦修直視太陽到瞎掉是太陽造成的「不育(反生命的)」,與此相對的事「濕潤所造成的毀壞」。那些只接受夜晚-月亮-大地的教派裡,太陽聖顯被驅趕到「盲目」與「乾涸」,導致永遠的狂歡與放蕩,幼蟲。(221)
  6. 太陽與年:冬天太陽固定消亡,因此有恢復太陽力量的儀式,但這種循環也帶有宇宙必定滅亡的末世論。(223-4)
  7. 太陽英雄:太陽表象是光明,但也與黑暗(死者世界-入會(私密組織))有關。太陽聖顯往往成爲一個特選之民群體的特權,入會禮-選民。在希臘羅馬從聖顯變成智慧之火再變成宇宙秩序,從宗教經驗成為「觀念(concept)」(225)。


月亮的聖顯體系

  1. 豐產:水(雨、潮汐)-植物(節氣循環、水)-婦女(從豐產接過來)-祖先
  2. 週期性再生:蛇(所以大母神-蛇)-螺旋-喪葬(所以蛇是)(*有時月亮串起來的體系並不是顯而易見,例如蛇-水(龍)(248))、死亡與再生(循環,死亡不是結束:菈妮!)、入會禮(儀式性的死亡與「新的人」)
  3. 時間與命運:度量、分割、區分-時間—宇宙節律—綑綁-線—網-命運(261)(織布與命運)。
  4. 變化與對立:滿月與新月、上與下:無一永恆,週而復始。
  5. 總結:萬物必定衰弱,但也必定回歸。太陽與月亮的統一—>形式消失,回歸原初混沌,試圖超越月亮(267)。


水的聖顯體系


  1. 無形式:浸泡水=去除一切型式,重新創造
  2. 最初的創造之前,原初
  3. 完全沒有超越-一切有型的都在水之上(301)

石頭的象徵(sign)體系

  1. 堅硬,恆久,「存在」、「令人印象深刻」。超過不確定性的絕對實在(304)。見證(326)。
  2. 葬禮巨石:靈魂居所(308)
  3. 豐產:居住的祖先靈魂、滑蹭石頭(slidding)
  4. 隕石:來自天上
  5. 世界的中心:肚臍
  6. 聖顯的歷史:e.g.和米斯,早期只是一塊石頭的聖顯,後期慢慢人格化。外貌脫離石頭,聖顯從石頭變成了神話。(327)



大地、女人與豐產聖顯體系


  1. 大地-母親朝穀物母親轉變(農業社會),但土地仍在
  2. 豐產:無窮無盡甚至過剩的創造力(e.g.提亞瑪特創造十三魔獸)

植物的聖顯體系(作者:資料好亂)

  1. 生命實在的顯現,週期性自我更新(聖樹-宇宙—中心)(人與植物變形轉換及生命力的傳遞以及再生)(性-樹婚)(417)。
  2. 神聖原型的複製:任何一顆橡樹都是 Yggdrasill(439)。
  3. 植物祭祀(五月祭、殺死國王、冬天春天對抗賽、嘉年華)不是自然/植物崇拜,而是季節性慶祝。並不是自然現象與現實之事帶來春天,而是儀式表明了春天來臨(439)。


農業與豐產崇拜的聖顯體系

  1. 人類可介入的植物-生命體系(444)。行動、有為、守規範—>得以再生。
  2. 四季輪轉:樂觀主義,ˊ無盡的再生
  3. 性-女人-豐產-狂歡(把人變成農耕狀態,像黑夜與大地敞開,人變成種子得以重生)-農業。生命力(478)。e.g.裸體種田
  4. 收穫的力量:力量會消耗卻不會耗盡,會再生。因此e.g.留下第一捆或最後一綑麥
  5. 獻祭、人祭:儀式性的死亡與再生(面對尤其人類介入的力量消亡)。重複世界原初巨人死亡的原型。
  6. 年作為單位:農業儀式製造了一個封閉的「年」。以前只有四季,現在舊年完全不同於新年。舊年的罪惡被驅趕出去,週期性再生得已成立,但過去時間的相對同一性也消失(466)。
  7. 與死亡:種子-土;生命力(豐產儀式與喪葬儀式的重疊)


聖地——神聖空間


聖顯、力顯改變周圍的空間,與周遭截然不同(門檻)。重複、連結原初的、從前(in illo tempore,歷史時間之前)的原初神話(483)。在那裡神聖重複自身,空間成為神聖「中心」(e.g.繞牆,圓圈),進而成為宇宙中心(名為世界的壕溝、各種城市)。

聖顯的自主性:「神聖空間的連續性證明神聖按照其自身辯證規律自我表達,這種表達是從外部降臨到人類身上的。(484)」神聖空間不是被人所選擇,而是被「發現」,一種在特定宇宙學體系下「定向(orientio)」的技術(485)。

「中心」體系:聖山(宇宙山頂)、聖廟-宮殿-神聖城市、宇宙之軸-天界冥界人間三界連接之處。三種意義通常會疊合出現(493-5)。通向中心的「艱難旅程」是入會禮,通往神聖永恆的路。儘管中心看來十分難以進入,人類卻有在每一處(城市、房屋、帳篷)製造「世界中心」的傾象(501)。看似矛盾出現了:一組傳統強調中心難以到達,一組傳統強調人類不論何時都將自己置於「中心」之中(502)。神聖既是唯一的又是可以任意重複的(503)。

簡單來說,這是人類「對樂園的鄉愁」。人類無時無刻不想回到樂園,往往傾向在低層次「直接的」去感受神聖、重複原型。作者這裡沒有明說,但為何中心得是難以到達的?因為神聖的定義就是—也只能是非凡俗的。作者同時提出,在日常中複製、重複原型製造樂園而感受神聖實現,在現代社會比古代社會更難以到達了(502)。但關於英雄神話的創造卻更加常見(502)。或許反映對追求樂園而言,古老的象徵、儀式以及「迷信」已經窮盡,型上學與神學卻越發達的趨勢(504)。

每個建築都是對世界創造的重複(495)。


神聖時間(dzugur)與永恆更新的神話


神聖時間是非均質的(506)。神聖時間定期的插入世俗時間本身構成連續性,表面上被世俗中斷的連續體(continuum)(509-10)。這種「週期性地再現/表象(represented)」表明一種神聖時間「成為現在」,通向偉大時間(great time)的門打開——神聖時間確實現在發生了。舉例來說,普羅米修斯永恆的被掛在高加索山上,「他現在仍然被掛在那裡」。神聖時間=神話永遠在「從前」,但並不是與世俗時間=歷史在歷史上線性的排列,而是永恆的存在,並隨時準備插入、成為現在。

神聖時間的特性:可重複、超歷史超時間的延續=永恆,但在歷史上有開端(創世之類的)(515)。

「原始社會的歷史由從前(in illo tempore,歷史時間之前)發生且迄今不斷在發生的神聖時間構成(513)。」

儘管許多學者指出神聖時間節律起源於社會,但自然/宇宙節律也造成一定影響(507)。

原始時舊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不過只是沒有重複原型神話的世俗時間的無意義連續(522)。這些舊時間每年需要透過創世的重複消除(522)。透過世俗時間的消除,人類得以——活在永恆,樂園就在此時,就在此刻。


神話的型態與功能


「神話的主要功能是確立人類一切儀式以及有意義行為的典範(533)e.g.所有的誕生都能追朔到宇宙創造,例如起源於蛋的儀式」

對立統一的神話:兩個神靈截然對立(善惡/光暗/雙性同體/雙胞胎/半身)卻又起源自同一原則,且將在末世後重歸於一(543)。這種「對立統一」是表達神聖實在的最原始方式,由此超越一切形式,回歸一切矛盾、屬性消失的原初(544)(入會禮:尋找超越的土地)。

前面也提過了,神話是典範歷史(exmeplar history),紀錄從起源發生的一切並被不斷重複(557)。這些可以被證明,如海豹失去腳趾的神話被海豹沒有腳趾證明。原始人將重要意義附加到「真正發生」的事情上,代表他們如何渴望「真實」(558)。

神話的衰變:故事 民謠 歷史事件 藝術 科學....

「人類不管多麽自由,永遠都是自身原型直觀(archetypal intuitions)(對原型的想像)的囚徒—在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宇宙觀的那一刻,這種原型直觀就形成了。永恆的樂園追放.....」

象徵結構

我覺得就上面聖顯體系各種連連看連出象徵,比如說月亮-水-婦女被連起來之後,珍珠就變成婦女符號了。

象徵多經歷理性化、退化、幼化的過程。要馬「學者型的」象徵體系被應用於更低層的社會,或是人們過分具體的對待象徵。但總之象徵的功能是不變的「將一個東西變成世俗眼光中與其本身『有所不同』的東西。」

象徵涵義的多樣性也代表宇宙整合,將單一納入一整體體系的傾向(582)。「宗教史上對原型簡單的模仿,也就是幼化,無限延伸將神聖置於每一個微小的事物,將整體置入每一個細小的部分:神聖傾向變成某種世俗實在,使一切創造成為一神聖整體。(584)」

「進而言之,巫術-宗教經驗使人類本身可能成爲一象徵,宇宙一切在其身上揭示意義,他在他身上發現自己、理解一切,透過神話與儀式在自身表達宇宙實在並發現宇宙實在就是自身實在。世界實在的每一層面對它敞開,以至於他看到一切都能如現代人最內心最感動的事物般落淚。」


結論

「遠古時代本體論的真實主要等同於力量、生命,但也等同於一切生疏或獨特的事物,但也等同於一切生疏或獨特的事物,「神聖(sacredness)就是真實」。宗教性越強,越能擺脫擺脫無意義變化非真實性(589)。」然而人類也同時抗拒神聖的整體要求=宗教經驗的完全沈浸,「逃離實在」。人類逐漸意識到歷史的存在,發現自己能在歷史中存在並創造歷史(看看那些大宗教)。人們害怕世俗生活被完全消除(591)。

幾乎所有宗教觀點在人類開始時便存在(592)。


觀念


永恆回歸對 原型的崇拜 重複原初 樂園鄉愁

非自然崇拜,拜的是與它們自身不同的某種東西(e.g.石頭)/不指向自然現象本身,而是其宗教意義。e.g.五月祭是春天的跡象,而後春天來臨予以證明

比較宗教的可能

神聖既是唯一的又是可以任意重複的(503)。

辯證:神聖通過某種與自身不同的(非神聖的)東西來表達自身(p84)。每次聖顯都是有限而具體的,從而成為一次真實卻不充分的聖顯。一切聖顯都是整體神聖的一部分(p84)。這種「對立統一」是表達神聖實在的最原始方式,由此超越一切形式,回歸一切矛盾、屬性消失的原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