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給了兩張空白畫「拿了錢就跑」的丹麥藝術家嗎?法院判還是要還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藝文時事
#博物館新聞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2年前一位跟博物館拿了現金(大約新台幣236萬元)
要作為兩件藝術品材料使用的丹麥概念藝術家Jens Haaning呢?

當時他本來要把真的錢貼在兩件作品上💴

藝術家Jens Haaning原本要創作的藝術品之一  博物館原本委託了藝術家Jens Haaning重新創作他兩幅早期的作品:一幅於2010年所作,作品為丹麥人年平均收入,用克朗真鈔製作;另一幅為2007年所作,為奧地利人年平均收入,使用了歐元真鈔,圖片來源:CNN credit Jens Haaning

藝術家Jens Haaning原本要創作的藝術品之一 博物館原本委託了藝術家Jens Haaning重新創作他兩幅早期的作品:一幅於2010年所作,作品為丹麥人年平均收入,用克朗真鈔製作;另一幅為2007年所作,為奧地利人年平均收入,使用了歐元真鈔,圖片來源:CNN credit Jens Haaning

藝術家Jens Haaning原本要創作的藝術品之一  博物館原本委託了藝術家Jens Haaning重新創作他兩幅早期的作品:一幅於2010年所作,作品為丹麥人年平均收入,用克朗真鈔製作;另一幅為2007年所作,為奧地利人年平均收入,使用了歐元真鈔,圖片來源:CNN credit Jens Haaning

藝術家Jens Haaning原本要創作的藝術品之一 博物館原本委託了藝術家Jens Haaning重新創作他兩幅早期的作品:一幅於2010年所作,作品為丹麥人年平均收入,用克朗真鈔製作;另一幅為2007年所作,為奧地利人年平均收入,使用了歐元真鈔,圖片來源:CNN credit Jens Haaning

結果他一個悲從中來
覺得自己的工資居然比不上作品的材料後
就直接把錢通通收到了口袋裡

並且交給博物館兩個空白畫框後
表示這是他新創作的作品《拿了錢就跑(Take the Money and Run)》
(對,他真的把這兩個空白畫框取名叫這個名字)
之後就完全不再與博物館聯絡

這讓博物館大傻眼
考量雙方有簽約
只好好言相勸的呼籲他在合約結束前記得把錢拿回來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真的展示了兩個空白畫框,圖片來源: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真的展示了兩個空白畫框,圖片來源: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但是,很顯然合約時間到了
藝術家完全不願意歸還拿走的錢

苦主博物館——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只好在雙方合約到期後向法院提起訴訟,請藝術家速速還錢🥹

昨天(9/18)哥本哈根法院宣判
藝術家必須要退還大部分的錢
不過,可以保留博物館原本要支付給藝術家的局部酬金與展示藝術品的費用
(全案可以再上訴)

換句話說,藝術家仍必須要歸還492,549克朗(大約新台幣218萬元)給博物館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真的展示了兩個空白畫框,圖片來源: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真的展示了兩個空白畫框,圖片來源:Kunsten Museum of Modern Art

奧爾堡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館長Lasse Andersson 說他們接受這個判決結果,還是打圓場的說,「我一開始看到這兩個空白畫框的時候,我自己都笑出來了,我堅持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展示這兩件作品,因為實在是太幽默了」

只是,藝術家本人Jens Haaning可笑不出來

他昨天面對媒體說,他不打算再上訴
這件事雖然一開始有簽合約
但起因還是博物館給的工資太低廉了
而且博物館也因為這件事情意外獲得很多關注跟賺了不少錢

「儘管名聲和媒體報導對我的作品來說是好事,但現在也讓我處在一個無法處理的困境,我不太知道該怎麼辦」

這件事告訴我們欠錢還是要還錢的...

—————————

看更多英國博物館日常與趣事: Instagram @the.museum.bar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印尼國家博物館(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上週六(9/16)發生火災,現在內部確認有6個展廳受到影響...
你知道大英博物館裡有不少的「暗門」嗎?這些「假裝自己不是門」的門....
英國倫敦首次為法國傳奇設計師 Gabrielle Chanel(香奈兒)舉辦大型回顧特展,展場一共展出...
想進博物館工作卻「不得其門而入」?──過來人分享 3 道最常見 Q&A
2020年3月底的凌晨被偷的梵谷(Van Gogh)的《春日花園(Spring Garden)》,終於找到了!
畢卡索知名的作品之一《格爾尼卡》(Guernica)開放拍照啦!
印尼國家博物館(Museum Nasional Indonesia)上週六(9/16)發生火災,現在內部確認有6個展廳受到影響...
你知道大英博物館裡有不少的「暗門」嗎?這些「假裝自己不是門」的門....
英國倫敦首次為法國傳奇設計師 Gabrielle Chanel(香奈兒)舉辦大型回顧特展,展場一共展出...
想進博物館工作卻「不得其門而入」?──過來人分享 3 道最常見 Q&A
2020年3月底的凌晨被偷的梵谷(Van Gogh)的《春日花園(Spring Garden)》,終於找到了!
畢卡索知名的作品之一《格爾尼卡》(Guernica)開放拍照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珍靠近那張古老的照片,邊緣已經磨損,顏色因歲月而褪去。照片中的臉幾乎像幽靈一樣,模糊不清,但有一種不可否認的熟悉感。作為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的新角色,讓她站在這個小鎮上一個被遺忘的畫廊裡,這裡似乎被時間遺忘了。她的旅程始於在一場遺產拍賣會上發現的一盒舊照片。
Thumbnail
🎨有人去看了奇美博物館的特展嗎? 記得當初早鳥票的時候, 可是引起一陣搶票炫風, 我心想這年頭博物館的票和張學友的票一樣難搶, 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講是這樣講, 我也去搶了(那你還敢講!) 但說實話,我對於這些畫家其實不熟, 說不熟是客氣,應該說不認識, 在時報的綾翊介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關於一位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因為向即將參與演出的音樂劇提出合約上的合理要求及問題而被fired的文章。我很佩服當事人勇敢的將他的經歷揭露出來進而讓更多人了解到藝術工作者保障權益的薄弱。也希望藉由這個事件可以讓更多人站岀來,這個社會才會有更多改善藝術家工作環境的進步空間。 當然一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這篇放好久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完成...;也不是不知道啦,就是因為被洗版了,所以直接從我的視野中消失;而我深信自己會記得,也沒太留意;久而久之,就從我的腦中消失,這不值錢的腦子...
Thumbnail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微型畫捐給基金會拍賣創下歷史上中國畫行情價的最高紀錄每平方英呎902571.42美元,拍賣所得歸中獎的人所有,他本人與基金會都分文未取。義雲高大師國際文化基金會今天發佈該單位援助海地震災所募的善款已達3萬2420美元,這筆善款已交由聯合救助委員會專款賑濟海地震災災民之用。
旅行實為一種借取的關係:簽證是借據,機票是手續費,一切當地消費均屬利息,共享的時間空間為本金,於時效屆滿時如實歸還。借的因由,往往是因自身需求與慾望,在已享有的居住地難以滿足,需要靠獨有的異地體驗來彌補。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珍靠近那張古老的照片,邊緣已經磨損,顏色因歲月而褪去。照片中的臉幾乎像幽靈一樣,模糊不清,但有一種不可否認的熟悉感。作為藝術史學家和策展人的新角色,讓她站在這個小鎮上一個被遺忘的畫廊裡,這裡似乎被時間遺忘了。她的旅程始於在一場遺產拍賣會上發現的一盒舊照片。
Thumbnail
🎨有人去看了奇美博物館的特展嗎? 記得當初早鳥票的時候, 可是引起一陣搶票炫風, 我心想這年頭博物館的票和張學友的票一樣難搶, 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講是這樣講, 我也去搶了(那你還敢講!) 但說實話,我對於這些畫家其實不熟, 說不熟是客氣,應該說不認識, 在時報的綾翊介
前天有人跟我說,可能是名氣不夠所以大家不願意花錢。他說,名氣沒有大到可以收費。 我對此感到疑惑,何謂「足夠可以收費的名氣?」又或者是「名氣的門檻有一定標準嗎?」 我想,這就是藝術產業的悲歌。 梵谷生前畫都賣不出去,但他死後他的作品產值飆升,物以稀為貴。他的確出名了,但他死了。 那些藝術品不是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一篇關於一位在台灣的藝術工作者,因為向即將參與演出的音樂劇提出合約上的合理要求及問題而被fired的文章。我很佩服當事人勇敢的將他的經歷揭露出來進而讓更多人了解到藝術工作者保障權益的薄弱。也希望藉由這個事件可以讓更多人站岀來,這個社會才會有更多改善藝術家工作環境的進步空間。 當然一
Thumbnail
不管怎麼說,在臺灣好像藝術產業的價值很低... 正因為永遠免費比較好,所以好像沒有價值一樣。 但是,那是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為什麼這麼沒有價值呢? 我不知道。 作品成為付費模式的話,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讓我付錢?” 而不是“真的很棒的作品,想付費支持”😶😶 我厭倦了這種文化習俗,因為只會減少
Thumbnail
這篇放好久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有完成...;也不是不知道啦,就是因為被洗版了,所以直接從我的視野中消失;而我深信自己會記得,也沒太留意;久而久之,就從我的腦中消失,這不值錢的腦子...
Thumbnail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微型畫捐給基金會拍賣創下歷史上中國畫行情價的最高紀錄每平方英呎902571.42美元,拍賣所得歸中獎的人所有,他本人與基金會都分文未取。義雲高大師國際文化基金會今天發佈該單位援助海地震災所募的善款已達3萬2420美元,這筆善款已交由聯合救助委員會專款賑濟海地震災災民之用。
旅行實為一種借取的關係:簽證是借據,機票是手續費,一切當地消費均屬利息,共享的時間空間為本金,於時效屆滿時如實歸還。借的因由,往往是因自身需求與慾望,在已享有的居住地難以滿足,需要靠獨有的異地體驗來彌補。
Thumbnail
當代藝術家該如何在創作無價值化的時代生存?藝術經濟市場如何運作?怎麼樣才能保住飯碗?本文將以藝術市場的大局觀、社群媒體的運作、以及作品貨幣化的討論來介紹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