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0/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懷孕]美國產檢:第一孕期(0~14週)

過去兩三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網路上關於海外生活的最新分享簡直少之又少!導致在後疫情時代來美國生活的我,很難蒐集到最新的美國懷孕相關資訊。這系列將分享我實際的懷孕旅程,每個人的體驗或有不同,主要希望能夠幫助初來乍到美國的準媽媽們對於美國孕期醫療流程有概念。

背景簡介

2023年懷孕、懷孕時32歲、孕前BMI屬正常並無特殊疾病、孕期保險為加州PPO。

關於懷孕

我約莫於懷孕4週時驗到懷孕,當時我剛好回台灣探親,所以自行使用驗孕棒驗到陽性後立即掛號台灣的婦產科確認,接著我就回美國了。回到加州後的我,立刻拿起電話打給我早就存在口袋名單的婦產科醫生預約看診,很幸運的約到了懷孕7週時的第一次美國產檢。

非常建議有懷孕打算的你們一定要在備孕時期預先爬文建立自己的醫生清單,才不會發現懷孕時找不到理想的醫生。我對醫生的挑選條件為:會說中文,雖然我本身有英文基礎,但是看診時難以避免醫療專有名詞,孕期間要擔心的事情已經很多了,我不想花心力在煩惱與醫生的溝通上。幸運的是我在加州,一位會說中文的產科醫生不難找~


※注意:為避免發生媽媽決定好產檢醫生後,卻發現醫生/醫院不適用於你的保險方案,導致事後收到天價的醫療帳單,務必(1)電話預約看診時跟醫院確認你的保險是否適用(2)至保險公司官網確認是in-network或out-of-network及保險涵蓋金額。


第一孕期產檢(0~14週)

第一孕期我總共進行了3次產檢、2次實驗室檢查(母血檢測、胎兒NIPT)、1次超音波師檢查(NT檢查)。

PPO保險允許我自行找產科醫生看診,不須透過家庭醫生推薦,只要你理想的醫生接受你使用的保險類型即可。我的醫生為自營診所,平常看診在診所、孕期檢驗要去指定的檢驗所/實驗室,最終生產則是在大型全科醫院。

產檢內容其實和我在台灣的產檢經驗大同小異,但最不同的是並不會每次產檢都照超音波!我聽說通常一般美國的產檢從懷孕到生產前只會照兩次超音波,除非有發現胎兒異常,才會增加超音波頻率。原則上,美國醫生在第一孕期都採佛系保胎,相信健康的胚胎會順利成長。但我的醫生很小心(可能他常看華人孕婦),因此我在第一孕期中就照了3次超音波。

第一孕期產檢時程與內容

從我的產檢中可以發現,初期確認寶寶生命跡象都是醫生親自照超音波(#1#2),後續則由超音波師接手(#3)。因為我的診所不是每天都有超音波師駐守,所以照超音波的時候需要另外跑一次診所,這是比較麻煩的部分。

產檢流程:約診前15分鐘抵達診所→櫃檯報到登記→等待護士叫號→量體重/血壓→至候診室等待醫生→看診→結束後至櫃台預約下次產檢日期及實驗室檢測地點等資訊

產檢費用:這部分在我生產完後會再寫專章分享,畢竟美國的保險算法較複雜且是以年度為計算依據。原則上診所看診的部分看診當天會付清,但實驗室檢測的費用通常都是收到檢測報告後的數週~數月才會收到實驗室的帳單XD


小提醒:看診付現通常可以省3-5%的刷卡手續費,初診時通常都會照超音波,故會有超音波及掛號費,建議可以準備$300-500現金,能省則省囉!


其他分享

1.關於安胎:第一次在美國產檢時我有跟醫生提到,上廁所時發現過1-2次微量出血,醫生開了安胎塞劑(處方籤用藥:PROGESTERONE 200MG CAPSULE)給我以防萬一。

2.懷孕9週時確診新冠肺炎(初確):從台灣回來後沒多久我就確診新冠,大約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都處於害喜+確診的症狀中,堪稱生不如死...原本第二次產檢的時間也因為確診而延後。孕婦是可以服用部分針對確診症狀的藥品(如無酒精止咳藥Robitissun),如果真的不幸確診,直接打給醫生請他建議用藥。

3.母血檢測/子宮抹片:主要是檢測媽媽的身體各項指數(抽血+驗尿),台灣產檢也會做此項目,檢測內容大同小異。

4.非侵入式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PT:檢測寶寶患有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值,媽媽可以選擇針對常見的六大異常做檢測(如唐氏症、小胖威力症等)或多做其他罕見異常的檢測。因為這項檢測費用不低,所以醫生有提供其他的選擇方案,除了NIPT還有NT檢查/羊膜穿刺。在與醫生討論後,我選擇抽血做了NIPT檢測常見的六大異常,醫生也額外幫我同步安排了NT超音波檢查(看頸部透明帶)。

NIPT檢測其實包含寶寶性別,台灣礙於法規因素不能告知媽媽,但美國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提早知道寶寶性別。

5.遺傳性基因檢測:關於孕夫妻是否帶有遺傳性基因,之前在台灣有做過此檢測,並無異常,所以本次在美國我們並沒有再做一次(一生只需要做一次,除非媽媽你換配偶了XD)。

跟台灣產檢一樣,如果檢驗結果有異常,實驗室會立即通知你的醫生,並由醫生通知媽媽~如果沒收到醫生通知,就不用擔心囉!通常實驗室也都會有自己的官網,檢查報告可以自行在官網下載,在實驗室完成檢測當下可以順便問問護士何時會有檢測結果,就不用每天癡癡等待結果囉。

6.子癲前症預防:因為之前有在台灣產檢的經驗(通常是12週以前的母血檢測會一起驗子癲前症風險),所以我知道我「可能」是子癲前症高風險患者,但我的美國醫生並沒有特別關注我相關的指標。所以我在例行產檢時有做詢問,醫生建議我可以從12週~生產前吃低劑量的藥品做預防(BAYER LOW DOSE ASPIRIN 81MG),藥品非處方籤用藥,故我有自行去藥局買來吃。

心得

第一孕期的產檢其實跟台灣產檢差不多,也很幸運這次懷孕初期都蠻順利的。需要注意的部分是,美國的醫院通常不收walk-in的患者,一定要事先電話預約看診,但好處是看診時的候診時間通常不會太久(我每次等候+看診最多1小時)。媽媽我之前在台灣地方醫院產檢的經驗是...至少3小時起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