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1/0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六扇門八字牆,縣衙東西有古巷

千佛山古稱歷山,歷山下建城謂之歷城。後來濟南設府,統轄歷城,明清時歷城成為山東首縣。縣衙位於舊城中心偏東,南起縣前街,北至縣後街,縣東、縣西兩條巷子分列左右,與濟南府署和山東巡撫署院成鼎足之勢,形成老濟南官方建制的獨特景觀。

六扇門八字牆

歷城縣衙始建年代不詳,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毀於兵,後來重建,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又毀於火,後再次重建。 1949年後成為省政府宿舍大院。

過去朝廷對州縣一級的衙署有形制上的統一要求,門樓三楹,六扇大門,平時只開啟東西兩扇供人出入,故“六扇門”成為州縣衙門的代稱,歷城縣衙也不例外。門前有照壁和石獅一對,兩側則是“八字牆”,即民諺所云“衙門口八字開,有理無錢別進來”。從乾隆年間歷城縣志》所附縣署平面示意圖來看,其照壁、大門、二門(儀門)、大堂、二堂都在同一個中軸線上,大堂左右兩側的廂房是書辦房,東西兩旁是個小院,有土地廟、外庫、廚房、帳房、內書房、典史署、內宅、德泉齋、監獄和驛舍,驛舍內還有馬王廟。而一些下屬機構也都在離縣衙不遠的巷子裡,便於知縣(縣長)監督。明清以來,官場上流行一種「官不修衙」的說法,意在樹立「清廉」之形象,不妨礙自己的仕途之道。清人曾衍東有部筆記叫《小豆棚》,其中說:鄭板橋當年到滄縣任知縣時,有意派人將衙門外牆上挖了些孔,顯得十分破敗,有人問他原因,他說這是為了出出前縣官的惡習和俗氣。

聽老人們說,過去的歷城縣衙並不氣派,只是作為明清以來最基層的政府機構和正七品縣太爺們辦公、斷案的地方。如今,縣衙前後左右四條街巷周圍大多是民宅了,也有少量門面很小的商號。東西走向的縣前、縣後街較短,而南北走向的縣東、縣西兩巷則是老城內的南北幹道。

本世紀初的縣東巷

縣東巷有“三寶”

縣東巷歷史上曾叫塔行街或東縣巷。過去這裡有三樣“寶貝”,一是南首路西的龍王廟,主祀金龍諸水神,祈盼消除水患,確保縣城安全。廟前還設有戲台,舊時上演神功戲,讓主水的龍王們開心。二是巷子中段路東原有眼羅姑泉,也稱羅姑井,是七十二泉之一。傳說此地曾是與秦瓊同為唐朝開國名將的羅士信的故居。羅士信和秦瓊都曾在歷城縣衙當差,前者曾為「執衣」(雜役),後者為「捕快」(保全)。羅士信從軍後,其姐帶侄兒在此習文練武,後人念之,遂取泉名流傳今世。三是文合樓烤鴨店。烤鴨是山東人的首創,以小餅卷大蔥沾甜麵醬佐食,便是極佳的證明。後來烤鴨傳至京城,發揚光大,成了「京城一絕」。據傳,縣東巷這家薛姓人家開的店舖有200多年的歷史,此地距各官衙不遠,他們便採用外賣的經營方式。客人需要時,店裡夥伴隨時用提盒登門送餐。縣東巷不遠處有一條南北刷律巷,就專門買賣宰殺活雞活鴨,成為這些烤鴨店的原料供給基地。縣東巷改造較早,許多老房子被新建的明湖小區一幢幢居民樓取代,三樣「寶貝」早已不見。羅姑泉於1995年被壓在新建的樓宇下。

縣東巷僅存的幾處老宅院中,105號有座花脊小瓦的門樓,這便是山東教育家鞠思敏故居。鞠思敏(1872—1944年),榮成人,清末舉人。畢業於山東優級師範學堂,曾任山東高等師範學校(後為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首任校長。民國初年,鞠思敏與同盟會成員劉冠三王訥等人看到濟南的中學堂太少,無法滿足培養人才之需,便倡導籌款集資,並率先垂範,自1913年6月至9月僅三個多月的時間,就在大明湖畔,利用為清同治年間山東巡撫閻敬銘修築的閻公祠舊址,開辦私立正誼中學並任首任校長,該校開始為舊學制,1924年實行新學制,改為完全中學並附設小學,還在花園莊開設了分校。這也是濟南教育史上最早的中學之一。為緬懷其功績,原先從岱宗街北口至大明湖鵲華橋東有一條小街名思敏街,如今成為大明湖路的一部分。

鞠思敏雖一生致力於濟南教育事業,經常慷慨解囊資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但他自己卻生活簡樸,省吃儉用,日常並無積蓄。當年正誼中學畢業的學生們被自己校長的這種精神所感動,便自動發起成立了“正誼校友自動樂捐委員會”,為老校長募捐建起了縣東巷這座四合院,並為其購置了家具物品,捐款千元交鞠思敏作養老之資。搬進新居前,其全部家當為兩地排車報刊和兩地排車被褥雜物。 1944年,年逾古稀的鞠思敏生活愈加窘困,在這所院子裡度過了他的最後時光,於8月7日病逝。

本世紀初的縣西巷

縣西巷舊貌

比起縣東巷來,舊稱為西縣巷的舊貌曾經保存得更多一些。這條巷子的中南段過去有幾處有些名氣的商號,如城內唯一的清真菜館五福樓,以及當年京劇票友們時常出入的樂我心飯館等。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老字號大概在70年前便銷聲匿跡了。巷子偏南段路西的孫家大院、鄭家大院,北首路東與後宰門交界口的2號院都是青磚黑瓦的房舍。門牌63號的孫家大院有四進院落,門樓高大,門樓下有班房,即早期的傳達室,這在我看到的許多民宅中尚不多見。二道門也算是氣派,保存尚好,只是正房、廂房改變了模樣。房舍面貌較為完整的是與孫家北部緊鄰在一起的61號院的鄭家。雖然門樓已廢圮,院內到處是零亂的臨建小房,但絲毫抵擋不住古老院落的典雅與寧靜。鄭家1949年前以經營麵粉廠等實業成為殷實富戶。 1949年後,正房和東廂房交公,西廂房自家留用。正房簷下木雕精美,東西各有一邊門,為小塊整石砌成,額石上分別鐫刻著“種德”和“收福”字樣,簷下的磚雕也像一幅幅工筆畫。古老的石榴樹和無花果樹伸展著蒼勁的枝條。

縣西巷北頭2號院內有處泉水,名“中央泉”,系七十二名泉之一,位於四合院的東北側。旁邊有一座石碑,上書泉名和本宅主人舒卿氏黃士泰宣統三年(1911年)時立碑題記。原來院內一直沒有安裝自來水,生活用水全用泉水。縣西巷40號院中的泉井被街坊們親切地稱為“尺子泉”,好像地下水位“監測儀”,只要該泉水面漲到井壁上的特定青磚位置,濟南四大泉群就到了全部噴湧的時間。

原縣西巷北端連接著東西走向的後宰門街,而北面拐了一個小彎後與南北走向的鐘樓寺街相接。正是在三條老巷子相交會的丁字路口的西南角,坐落著一處魯菜老字號,這便是山東名菜九轉大腸的誕生地九華樓飯莊。

上世紀末的九華樓飯莊舊址

九華樓面積不大,但建築考究,東面、西面和北面各有兩層樓迴繞成「凹」字院落,上下共十間,木門窗、花窗櫺。臨街北面為拱券門,兩側各有一扇圓形花窗,彷彿兩隻大大的眼睛。樓南面的天井有泉井,久旱不枯。店主杜氏是清代濟南富商,特喜歡「九」字,所開九家商號都冠以「九」字。光緒初年,杜掌櫃請客時以燒大腸宴客,頗受賓客讚譽。當賓客中有人得知其複雜的烹飪過程後,即席命名為「九轉大腸」。一是取悅主人的「九」字癖;二是形容其烹飪過程如煉道家九轉金丹。杜掌櫃大喜,將這一菜名確定下來,濟南各家酒樓均紛紛效仿,使這一菜名揚四方,至今仍是濟南菜中的主打菜。但不知為何,九華樓漸漸衰敗下去,幾經轉手賣給一位經營大鼓和麻袋的生意人戴立堯為住宅。

九華樓斜對面,即後宰門街東首路北,曾有濟南府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關帝廟,佔地七畝餘,有山門、主殿和戲台等。宋初始建,由時任指揮使張瑾主持修建,始名漢前將軍壽亭侯廟,明萬歷年間被賜名英烈廟,清初更名關帝廟,其廟會規模也頗為盛大。晚清光緒年間曾改做巡警總局衛生所。民國年間重修後,合祀關羽岳飛,故稱武岳廟。其建築後來大部被毀。

縣西巷北端連接的南北鐘樓寺街,盡頭原有座鐘樓,今樓基尚存,並維修。樓基上原有口鑄造於金代明昌年間、重達8噸的大鐵鐘,後來移至大明湖的北岸南豐祠北。為保護這一“齊魯第一鐘”,還建造了鐘亭。原鐘樓寺街西有條岔路叫萬壽宮街。萬壽宮是座道觀,宋徽宗政和年間為許真君祠。許真君,原名遜,東晉河南汝陽人,家居江西南昌,任過縣令。相傳其年少時師從仙人求道,在趙湘一帶為民斬妖除害,晉武帝時成道,宋代封其「神功妙濟真君」。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增修後改為江西會館。後來早已是居民大雜院的會館,部分殿堂保留下來,但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2003年初,縣西巷連同附近的縣前街、後宰門的一部分及鐘樓寺街全部拆除,萬壽宮街上的江西會館得以保留。 2011年,江西會館、武岳廟部分建築得以重修,與復建的九華樓飯莊融為一體,統稱為武岳廟建築群。縣西巷拓寬前進行考古發掘時,在這裡挖出了許多北魏以來的石刻造像。據說唐代開元寺中心區域就在縣西巷東臨的濟南府署舊址(今山東省政協大院)。如今縣西巷暨鐘樓寺街成為寬闊筆直的大馬路,隨之建起兩處嶄新樓盤,南段謂之泉樂坊,北段名叫新坊巷,道路兩旁也催生出諸多時尚鋪面,但古巷的感覺沒有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