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數位世代的心理壓力

    台灣的高中及大學學生憂鬱、自殺率都逐年攀升,是社會比幾年前更窮苦?或有其他原因?


    有團體鼓吹將「情緒教育」與「自我覺察」概念,納入下一波118課綱,這樣會有用嗎?



    **以下是多年前發表在報上的舊文**



    我寫過草莓族、桑葚族、冰塊族的文章,說年輕學生有愈來愈無法刻苦耐勞的傾向,碰一碰就糊掉、出滿手爛汁,甚至放著就像冰塊化掉了。


    近年社會改變很多,已步入職場的草莓、桑葚,本身就是改變的一部分。


    我親身經歷,有學生畢業後一直未工作,也沒再進修;境遇好的宅在家等繼承遺產,但是家人耐受力愈來愈低,家庭摩擦愈來愈大。鄰居宅男,父母氣到搬回鄉下老家,只上網從不出門的他,有天想燒炭,弄到大樓火災,最後宅男被送去就醫。宅男學弟也同個模樣,每天吵家裡要錢,街坊雞犬不寧。


    我到附近小餐館,前一攤客人杯盤還放在桌上沒收;清早去買咖啡,店員遲到、來不及打掃、睡眼惺忪聽錯點餐。幾年前,我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還有疑慮,如今卻滿懷期待。


    外送員來咖啡店取餐,店裡手腳慢些,互相抱怨就起口角,外送員後腳剛離開,店員立刻撥手機客訴。他們最好的排遣,可能是上網當鍵盤俠,痛罵父母、奧客、慣老闆,在虛擬世界裡釣釣同仇敵愾的「讚」。


    虛擬國度裡,可以予取予求,不必被SOP、紀律所綑綁,但也讓人更難面對真實世界。


    現在世界比以前慘嗎?


    雨果的《鐘樓怪人》又將在台上演,這齣戲特色就是每個角色都不快活,有天生殘疾遭虐待的、有被歧視的外鄉人,如果它能讓孩子們覺得自己過得其實還好,就值得去看。雨果另一大作《悲慘世界》更值得借鏡,那時期歐洲,先有恐怖統治把很多人送上斷頭台,後有拿破崙拿自由平等博愛當「大外宣」東征西討,死幾百萬人。


    貝多芬和歌劇《波希米亞人》的故事,都在相同時期。《波希米亞人》裡,有才華的年輕人窮到三餐不繼。貝多芬死去時,歐洲在戰火後鬧飢荒,餓死幾十萬人。如今我們抱怨生活很慘?也許去聽一下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充滿正能量的最末樂章吧!


    科技讓年輕一輩沉浸在手遊和網路虛擬世界,那才是最大假象。


    倘若當年貝多芬耳聾、鬱卒、想自殺時,沉迷滑手機,或吞一顆迷幻仙丹,活在虛擬快樂裡,他四分之三的傑作都不會出現。當今這個科技與資本主義氾濫的時代,問題確實盤根錯節。


    我們可能沒耐性、沒時間去深讀幾本討論高等教育造就出「玻璃心世代」的厚書,甚至法律也無法釐清網路巨頭壟斷經濟、心理、生理的亂象。但我們立即可做的,就是「數位排毒」:關掉網路通知、關閉社群媒體帳戶、放下手機好好吃飯、好好睡覺、讀讀紙本書,或者學貝多芬,在空氣汙染不太嚴重時,去郊外、公園散散步,看看世界的真實,可以減緩憂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