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立法委員選舉基隆市電視公辦政見發表會觀後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首先,第一個發言人,林沛祥候選人,在政見中不斷提及要改變基隆現況,使基隆變成與雙北同樣等級的大都市。老實說,我個人認為不可能,就像我前幾篇所說的,若自己是觀光客,你寧願在一個小小的基隆逛,還是坐一個小時的車到台北享受那些繁華的地方?基本上我個人認為基隆是不可能做到與雙北並肩的程度,但是我這樣說不代表基隆沒辦法改變。可以!但是不多。像是改變港口,應該很多人不知道,儘管基隆市海港都市,但是基隆港的環境卻非常嚴峻,基隆港並不是一個良港,所以比起改善現在的港口,我個人認為應該找個新的港口。

  第二位發言人,王醒之候選人,在政見中專注在基隆市的資金問題,台灣大多數的資金都分配給了六都,而剩下的錢由剩下的縣市分配,這一個問題造成基隆市各項資金要撥款都很困難,進而導致市容變的老舊、殘破不堪,我個人非常贊成他要改變道路方面的想法,基隆的道路真的是又破又亂,每次騎車出們都必須心驚膽跳、提心吊膽的騎。

  第三位發言人,邱紹祐候選人,一開始就提及,民生問題來自於民權,民權問題來自於民族,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候選人,但是有可能是因為太有遠見了,許多人都覺得她只是個瘋子,覺得他在說著不可能的事。但是其中一些內容我就十分認同,像是反對民進黨與國民黨,現在我們中華民國政府真的太爛了,選舉期間每個參選人都述說著美好的未來,但是這8年我們看到了甚麼?貪汙、不做事、政治敗壞...等問題,所以並不是只要這兩黨的人就會做事,我們應該給其他有可能會做事的人機會。若是你想說這樣會有風險,那麼請想想被民進黨浪費的這八年。

  第四位發言人,謝海菁候選人,整個政見下來都一直強調自己關心的地方在於兒童及家庭、學習環境,我個人非常認同他的政見,現在台灣許多環境都對於養孩子這件事不利,導致生育率下降,雖然這個政見的實行範圍有點大,但是我相信可以用在各地的政見也可以用在單一地區。

  第五位發言人,黃傑陽候選人,我從頭到尾都看不懂他在幹嘛,可能是花20萬來亂的吧?

  第六位發言人,鄭文婷候選人,一開始就針對王醒之候選人之政見發表銳利的批評,但是在他發表完政見後,我個人認為他與王醒之候選人的政見大同小異,都是要改變交通堵塞的基隆,但是沒錢怎麼改?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lby的沙龍
0會員
23內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