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自周朝起就依照製作材料將樂器分為8類,分別為:金、石、絲、竹、木、革、土、匏,這8類樂器總稱為八音。
八音中用絲做成的樂器有琴、瑟,20多年前,美國有5台太空探測器把地球上的十幾種聲音帶到太空中去傳播。
而被帶上月球的都是地球上優秀文化的代表,其中代表著東方藝術、東方音樂的就是中國的古琴曲《流水》 。
古琴藝術現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它的藝術價值是舉世公認的。
古琴被稱為中國民族樂器之王,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樂器像古琴這樣歷經兩三千年,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地傳承下來。
古琴和瑟都是用絲製成弦,張在木製的琴體上,這種組成的樂器叫做彈弦樂器。
甲骨文的"樂"字的下面是木,上面是絲。
在金文的樂字中加上了一個象形體,代表撥弦的小器物,彈撥樂的原始形態就是這樣在絲與木的簡單結合中完成的。
在評價古琴的構造時,有人說它是依據中國天與地之間關係的觀念設計而成的,琴的創造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
琴面上圓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像一個宇宙空間。
琴面上的13個微位象徵12個月加上一個閏月,琴長3尺6寸5分象徵一年365天,這些都跟天數相合。
琴底板上面有池沼,是河流湖泊的意思,琴面上有嶽山,喻意像泰山一樣高高聳立在琴面上。
古琴的琴體似人形,有琴額、琴頸、琴肩,下面收縮的部分為腰;有形似動物形體的部分,如龍舌、鳧掌、雁足。
面對古琴,就像面對天地宇宙,人們說古琴可以發出天、地、人的聲音。
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能在製琴、彈琴、欣賞琴曲的過程中感受到什麼是天人合一。
“窈窕淑女,琴瑟有之”,關於琴瑟之音,歷朝歷代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典故。
"知音"是現在用得很多的一個詞,歷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物,比如孔子就特別喜歡彈古琴,他甚至還譜寫過古琴曲。
關於古琴的形制,從唐代以後就基本上沒有再變化過,也就是說唐代以前古琴的發展已經接近了幾乎完美的境地。
制琴一般都是家傳或拜師學徒,據專業製琴師所講,制琴是一件苦中求樂的事,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很難堅持做下去。
在製琴的過程中,琴面的選材是最重要的。
木材的紋理要直順,木材的年輪寬度要均勻,硬度要適中,所以一般都選用梧桐、杉木。
唐代製琴世家雷氏曾說:選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
因此面板材質有"擊之如銅鐘"之說,底板要選擇較硬的木材,用天然膠合成,與琴面形成"剛柔相配"。
古代的琴家並不追求古琴琴式的統一,相反是透過變異的琴式來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
古時的琴家常根據琴形的特點,為自己的琴取名。
琴名一般都來自神話傳說、歷史典故或自然界的物象,每個名字都是一個象徵。
一件器物的傳承一定有它的合理性,古琴製作的後道工序是鷲漆,古琴的髹漆有一整套完整的工藝,絕大多數要用可再生的鹿角霜,配上其他材料的底漆層。
古琴彈奏時手指直接按在琴面上,有質地堅硬的生漆做底,琴面不易出現凹槽,而底漆正是古琴音質、音量優良的奧妙所在。
制琴師通常都深諳大漆的作用,我國3000多年來一直都是沿用這種材料來製作的,具有良好防腐的作用,古琴能流傳至今跟它外殼的這層灰質有著很大的關聯。
在優雅的琴聲背後是一整套耗時費力的製作過程,要想製作出一張音色優美的古琴,每一步都是關鍵。
古琴的琴頭寬、琴尾窄,似一個三角形,這樣能使琴體結構穩定。
琴弦的上法也是千禧年不變流傳下來的,弦的材料和上弦的方法都能確保古琴承受最小的張力。
古琴琴弦的張力不大,尤其古代的琴弦都是蠶絲做成的,絲弦也就是絲張於木上為琴,達到固定音高後,張力並不大。
所以琴不像其他樂器,如像古箏承受很大的張力,因而琴變形的機率就很小。
等待一張上過漆的琴體自然乾燥需要一年半的時間,這樣一張琴的製作至少要用兩年的時間。
古琴從自然中汲取了太多元素:琴頭似高山,琴弦似流水,底面上的兩個共鳴箱被稱為池沼,也許正是這些原因,大部分古琴曲都與山水相關。
人們常說琴瑟合鳴,琴歷經3000多年延續至今,瑟卻在歷史上中斷了1000多年。
上古時候,說琴必稱琴瑟,這兩種樂器是不能分開的。
但是到了漢代以後,琴瑟就出現了分別,琴逐漸流入到民間,也正因如此琴才被流傳下來。
而瑟的體形巨大,重量也大,不易搬動,也不易攜帶。
所以就留在了宮廷雅樂的演奏場合,只在宮廷音樂中出現,慢慢地瑟就失傳了。
對中國古典音樂來說,這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那麼過去古人說的琴瑟和諧的聲音,我們是不是就再也聽不到了呢?
恢復古瑟的製作和演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琴與瑟出現的年代大致相當,但瑟在1000多年前失傳。
從1998年起國內就有專業人士開始復原遠古時期的瑟,首先復原的是一張長度適中、以現代人的眼光更容易與琴相合的古瑟。
在近幾十年考古出土的樂器中,瑟的數量非常大。
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50年代以來,大概出土了近百張瑟,而出土的古琴卻不到10張。
古代的瑟曾經非常輝煌,古文獻上有許多關於琴瑟合鳴的記載,瑟的失傳是一種遺憾,因此也就對瑟更加神往,很想知道古代的瑟到底什麼樣子。
經過數年的潛心研究和反覆嘗試,專家最後根據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文物復原出了一張古瑟。
在試著借用最古老的琴瑟合鳴的形式來演奏流傳至今的琴曲後,一聽之下,發現瑟與琴配合得非常完美。
琴曲經過琴瑟合鳴,開拓出一個讓人想不到的合美效果,琴瑟合鳴的意喻的確是在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傳遞和諧之音。
也正是有了這些執著於古琴藝術傳承的人,我們才能夠在現代時尚的生活環境和節奏中,感受到幾千年前的琴瑟合鳴。
有一位非常喜歡古琴的先生說,現在再發達的科技手段也不能使時光倒流,但是古琴就可以,他說聽到古琴的聲音響起來,就好像被帶回到過去的時光中。
如今喜歡古琴藝術的人越來越多,流傳下來的古琴曲有3000多首,可是真正能被彈奏出來的只有不到100首。
就是這寥寥數十首曲子,也只能仰仗著少數有緣傳承古琴藝術的人,來為我們展現這種古老藝術的魅力。
對於這些快一點快要失傳的傳統樂器,我們要積極傳承、保護起來,爭取有朝一日,再次讓琴瑟和鳴之聲響徹世界。
相關文章:
國潮風起,借力短片平台,京劇、京劇人乃至週邊二創都收穫了不小的熱度。 416女團演繹的一曲京劇戲腔歌曲《探窗》,播放總量超過5000萬,相關影片累計獲讚破兩千萬,成為抖音大爆款。 「抖音美好奇妙夜」活動結束後,記者見到了416女團中的濟南姑娘朱鹮。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榫卯,誕生於7000多年前的。榫卯,是比漢字更早的民族記憶。
前言: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民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其中一些與生死相關的忌諱更是深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俗話說:“人死忌諱三六九,燒紙要躲三個七”,這不僅是對於尊重逝者的一種表達,更是對於生死輪迴的一種敬畏。
「提起敵寇心肺炸,強忍仇恨咬碎牙。」四年前,憑藉對豫劇《紅燈記》的精彩演繹,來自河南的00後豫劇演員聶玉芳,站上了河南電視台「梨園春」節目的最高頒獎台。如今在抖音直播間,無數年輕的戲迷正透過直播打賞的方式,幫助她站在新的起點。
資料來源:【呂梁日報-呂梁新聞網】臨縣曲峪鎮白道峪村位於黃河岸邊,這裡有座呂梁最大的靠崖窯洞院落-賀家大院,當地人稱九十九間半。關於臨縣九十九間半這個院子,村子裡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會先描述它神奇的故事。
圖①:守護村莊的千年古樟。圖②:祠堂內造型別緻的石雕柱狀。圖③:古老的戲台,多少人間悲歡在此上演。圖④:秦氏宗祠正門。圖⑤:村中的街道完整保留過去的商店。
46歲的朱緒洪是滕州市南沙河鎮朱莊村村民,出生於石匠世家的他改換門庭,改行當了木匠,而偶然發現的「紫金石」則重燃了他的石雕熱情,如今的他已經雕出了不少優秀的作品。
早在十餘年前,他在「道在瓦甓」印款中就說:「舊藏漢、晉磚甚多,性所好也。爰取《莊子》語摹印,丙子二月,倉碩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