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含有「樂器」共 32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篇無劇情暴雷。繼《可憐的東西》、《憐憫的種類》之後,芬德里克斯第三度為尤格·藍西莫擔任配樂。導演堅持不讓他接觸劇本與原作,讓音樂以獨立創作的方式誕生。《暴蜂尼亞》因此在敘事與聲音上都展現出獨特的質地,最終成品更是相得益彰。
Thumbnail
2025-11-04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補充說明: 1.1960年代的音樂節與事件 2.鍵盤與器材:Mellotron、Farfisa、Hammond、Leslie 旋轉喇叭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音樂#搖滾樂#Billboard
參加了「Single Reed 工房 台灣支店」竹片修改講座,從田老師的講解中了解竹片養護與調整技巧,發現竹片修改的目的並非改變音色,而是提升穩定與可吹度。現場試吹銀環與 Palo 束圈、交流熱烈,深刻體會竹片經過悉心調整後,能延續生命、發揮最佳表現。
Thumbnail
林漢清-avatar-img
7 天前
嗨,夕安!屏東市公園或野地靜處常有人演奏,個人也認識幾人卻不曾聽他們談起竹片之事耶!噢!想他們是玩票吧!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7 天前
林漢清 不一定是這樣,有些人比較不在意好吹難吹,只要有聲音就好;還有人喜歡一種表面塗上黑色膠漆的竹片,這種有點類似合成竹片,穩定且容易吹奏,聲音較清亮;有人直接找合成竹片,根本不需要養竹片,拿了就上。
首先,我想要來推薦一個 podcast:〈VK科技閱讀時間〉。其中 Ep120〈為什麼設定目標會失敗〉 這集啟發了我今天這篇文章,我非常推薦大家都可以去聽這集!
Thumbnail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樂器嗎?  這是Tank Drum。  Tank的原意是「罐子」的意思。 
Thumbnail
冒冒-avatar-img
2025/10/26
我以為是缽的一種
彼得-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7
冒冒 彼得潘 👍👍👍👍👍
一位即將退休的長號手重返大學管樂團,觸動了許多曾經參與學生時期樂團的讀者。文章探討成人重返樂團的意義,不僅是懷舊,更是單純為了音樂本身帶來的快樂與療癒。這份「一起創造聲音」的經驗,連結了自我與他人,展現了音樂教育的真正價值。
Thumbnail
Simon-avatar-img
2025/10/21
看完你的文章,真的有種被觸動到心裡的感覺。 我也是最近才重新拾起年輕時的音樂夢想——彈吉他、彈鋼琴。 不追求什麼大目標,只要能哼唱、彈出自己喜歡的旋律,就覺得特別幸福。 你的文字讓我想起當初的初心,真的很感謝你這篇動人的分享。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21
Simon 敲碗 Canon in D Rock !XD
其實常常會去想,如果自己當初選的是弦樂,感覺有很高機率我會想選中提琴。之前看過有人說中提琴的音域卡在小提琴跟大提琴之間,有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感,但我反而鍾愛那種帶點鼻音的深沉音色,之前拉過同學的樂器,對那個渾厚的C弦真的愛不釋手。當初學小提琴的其中一個理由也是剛好能一起學中提琴,算是同時學了兩個樂器
Thumbnail
開始之前應該要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我是一個吹低音管的,目前在新加坡的音樂學院就讀。但我好像從一開始就不想把自己限制在巴松上,什麼樂器都想學,尤其對弦樂特別感興趣,但我學樂器是國中開始,如果從國二開始學小提琴我應該考不上音樂班。 開始學小提琴的動機是在年初,經歷了一些變故後我意識到生離死別離我實在
Thumbnail
雖然「熱」的感受是主觀的,但在音樂和樂器聲音中,通常會讓人聯想到熱情、狂野、節奏感強烈、音色明亮或高亢的特點。 以下是一些常被認為會讓人感覺到「熱」的樂器聲音,以及它們常見的音樂風格: 打擊樂器 (Percussion Instruments):爵士鼓 (Drum Set),快速且強烈的節奏,
含 AI 應用內容
#核心#3D#互動
宇牛-avatar-img
2025/10/14
嗨~
EC3-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4
宇牛 熱的聲音翻成文字應該就是「嗨」這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