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含有「樂器」共 2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已到AI編曲時代,在2016年3月發表於youtu.be破億爆紅影片,瑞典電子民謠樂團Wintergatan(銀河)的團員Martin Molin完成兒時夢想,用手工組裝的鋼珠機彈奏音樂,這是創舉還是走回頭路呢! 看完影片是感動的,這需結合許多專業,耗時許久,如果說不為賺錢,有幾人能完成不易的夢想
Thumbnail
心18-avatar-img
2025/03/27
瘋愛-avatar-img
4
幾年前有看過這位創作者,當時就已經讓 心 驚為天人。如今,再聽依舊歎為觀止。看著無數鋼珠在輸送道中運動,像極了無數在世間生活的人們,汲汲營營追求那落下的一霎那。真的好聽,靈魂的樂章😌
瘋愛-avatar-img
4
瘋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2
心18 是呀~我首次看到聽到,為之震撼呢!🍀🌟😇💛🌈
2
在蝦皮買到了馬丁130的弦,310元……含運355…… 我記得,30年前,那時吉他弦,一套也才100元多一點, 有時候彈斷一根,單買也才十幾元。 想想,那都是好久之前的事了。   確實,30年前,95無鉛汽油一公升才18元上下。 每次機車加滿,差不多85元。 從我家跑到台大,來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一些預算比較小的案子,或分工沒有這麼明顯的情況下,我們作曲家就不太可能再把配器、編曲、混音這些工作發包出去,幾乎都是要一條龍自己做出來。 而這每個環節都會牽涉到你的創意成分,但靈感又不是天天都有!那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本文為您解析提琴外廓設計的演變歷程:探討工匠如何運用尺規作圖來確定外形,以史特拉底瓦里與瓜奈里的作品為例,展示從傳統精準設計到根據實際製作經驗微調的轉變,並將這一過程劃分為幾何時期、後幾何時期與浪漫時期三個階段。
Thumbnail
一台能讓旋律漂浮的電子樂器 1928年,在法國的一場音樂展演上,一名音樂家坐在鍵盤前,彷彿在彈奏鋼琴, 但當他輕輕推動鍵盤旁的一條細線,音符開始滑動,旋律如絲綢般飄浮, 這不是鋼琴,也不是小提琴,而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電子樂器之一——Ondes Martenot。 這台由 Maurice Mar
小姑一家即將返甲回娘家渡假,我們上街買了塤,作為兩個外甥的禮物。小外甥愛吹樂器,在學校的課外活動選擇小喇叭,希望他喜歡塤。 塤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吹奏樂器,通常為陶土燒製,也有石製和骨製。它一般是橢圓形,六孔,頂端有個吹孔,以花鳥紋飾,看起來像顆彩繪蛋,很討人喜歡。塤類近西方的陶笛(陶笛在台灣又名
Thumbnail
這次跟著學校的校外教學一起去欣賞了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現場演出,這是孩子們第一次正式聆聽交響樂團的演奏。演出地點是氣氛莊重的音樂廳,燈光漸暗,樂團準備就緒時,我們都感受到一種興奮又期待的心情。 演出曲目涵蓋了多種風格,從莫札特的《費加洛的婚禮》序曲開始,輕快活潑的旋律讓我們彷彿進入了戲劇的世界。接著
Thumbnail
空氣中的音符,一場電子音樂的魔術表演 1920年,一場奇特的音樂演奏震撼了當時的觀眾——舞台上,一名男子站在一台機器前,伸出雙手,但沒有觸碰任何琴鍵或弦線,音樂卻從空氣中流洩而出。 他的手像是在與無形的電波共舞,每一次移動,都改變了音高與音量,彷彿在施展某種聲音的魔法。這場演奏來自 Leon T
src
投票
你覺得樂器對吹奏重要,還是吹奏功力重要?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14
Kazama-avatar-img
3
厲害的吹奏者能化腐朽為神奇(小說裏有寫),不善吹奏者,即使給他神器應也沒用吧?
Kazama-avatar-img
3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1
李英華 好像是這樣沒錯,哈哈
1
今天要來聽的還是「綠光」薩克斯風重奏團 Green Ray Saxophone Quartet 帶來的練習片段,練習的曲目是Disney 在1989年製作的《小美人魚》動畫裡面的一首歌--《Part of that World》。
Thumbnail
5/5《Part of that World》
藍光雨-avatar-img
2025/03/13
Kazama-avatar-img
2
哇!小美人魚耶!我好喜歡這篇文章,去年才剛追完小美人魚動畫第一季喔!我覺得這篇文章的作者,真的好有音樂氣質,看這篇文章,真的好像拿到一份生日禮物喔!謝謝分享這篇文章,我非常喜歡°
Kazama-avatar-img
2
Kazama-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1
藍光雨 感謝您喜歡這篇文章,都是年少時光的回憶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