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易經故事 革卦九四 韓昭侯 以術治國示弱求生

易經故事 革卦九四 韓昭侯 以術治國示弱求生


https://youtu.be/HxEaxdyeNlg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悔:人母的心意,引伸不令到有遺憾。

亡:觸碰刀鋒,引伸死亡。

悔亡:禍害消除。


有:手持肉,引伸持有、擁有。

孚:手抓小童,引伸有足夠能力去做。

改:敲打自己,引伸改過。

命:向下發施號令,引伸命令。


吉:以玉祭祀象徵吉祥。


意思是禍害消除,有足夠能力改變命令是吉祥的。


戰國時代韓昭侯的故事,可解爻義。


韓昭侯(?-前333年),姬姓韓氏名武,韓懿侯之子。


韓懿侯十二年(前363年),韓懿侯去世,韓武即位。


韓昭侯在位前期,韓國政治混亂法律、政令前後不一,群臣吏民無所適從。


韓昭侯四年(前359),魏國出兵伐韓,韓昭侯和大臣束手無策,這時候,申不害站了出來。


申不害原本是鄭國京邑人,做過鄭國小吏,韓哀侯二年(前375),韓國滅掉鄭國,申不害成為韓國人,做了韓國低級官員。


申不害建議韓昭侯執珪拜見魏惠王,(珪是臣下朝見天子時所執的一種玉器)。


申不害說:「我們不是不要國家尊嚴,示弱是目前解除國家危難最有效辦法。魏國強大,用執珪這樣的重禮去拜見魏王,魏王內心一定會得到極大滿足。魏王自大驕狂,必然會引起其他諸侯不滿而同情韓國,我們向一個人低頭,卻贏得天下支持。」


韓昭侯採納申不害意見,韓國免去一場戰爭蹂躪,申不害令韓昭侯刮目相看。


韓昭侯十年(前353),魏國發兵攻趙,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成侯向齊、韓兩國求援,韓昭侯猶豫不決,問申不害怎麼處理。


申不害剛受到韓昭侯重用,恐怕不合韓昭侯的意,會影響到前程。

回答說:「這是關係 到國家安危大事,讓我好好考慮一下再答復您。」


申不害不露聲色,對韓國兩位能言善辯名臣趙卓和韓晁說,作為臣子,只要盡到忠心就可以,不必在意自己意見會不會被採納,鼓動他們向韓昭侯發表意見。


兩位大臣分別向韓昭侯陳述自己意見,申不害察言觀色,暗中摸清韓昭侯態度。

猜透韓昭侯心思後,告訴韓昭侯應當聯合齊國,伐魏救趙,韓昭侯聽取申不害意見。


韓昭侯與齊國一起發兵攻打魏國都城,逼使包圍邯鄲的魏軍主力匆忙撤兵回國,以解本國都城之圍。

這就是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地,逼使對手回援。


公元前351年,韓昭侯提拔申不害出任國相,變法圖強,申不害推行中央集權君主專制體制。


第一步是整頓吏治,向挾封地自重的俠氏、公釐、段氏開刀,果斷收回特權,推毀城堡,清理府庫財富充盈國庫,穩固韓國政治局面,使韓國實力大增。


申不害的改革與同期商鞅的改革不同,商鞅為滿足秦孝公稱霸野心,全面變法,重視富國強兵,重視立法以立威。


韓國位處四戰之地, 被五個大國圍在中間,西鄰秦國,南接楚國,北挨趙國,東近魏齊,沒有發展空間。


面對虎視眈眈的周圍列國,最好自救辦法就是自強,申不害主張以「術」治國。


韓昭侯跟申不害學到的,主要是怎麼樣駕馭群臣,加強考核和監督官吏,「見功而與賞,因能而授官」,有效提高國家政權行政效率,韓國顯現生機勃勃局面。


韓昭侯之前執珪拜見魏惠王,表明韓國只重內政,不向外擴張,處於強國包圍仍能相安無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史稱「申不害相韓」。


韓國國土狹小,幾乎沒有甚麼縱深,大部分國土地處山地,土地貧瘠,不太適合農作物生長,主要作物是菽(豆)和麥。

山區種植耐旱性很強的作物,以玉米、土豆、大豆、花生為主。


韓昭侯時期,改良施肥土壤,提高農業產量,廣泛應用鐵製農具,耕作技術進步,大大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有的地方一歲兩熟。


韓昭侯派使者巡視縣城,使者回來報告。

韓昭侯問:「都看到了甚麼?」

使者答道:「沒看見甚麼。」

韓昭侯說:「有所見聞吧?」

使者回道:「城南門之外,有小黃牛吃道路左邊的禾苗。」

韓昭侯對使者說:「不准泄露我剛剛問你的話。」


韓昭侯下令說:「現在正是禾苗生長之時,禁止牛馬進入人家田地,本來頒布了這樣的命令,官吏們不當回事。很多牛馬闖入農田,立即上報闖入農田的牛馬數目,隱瞞不報者,重重處罰。」

東、西、北三門都上報了。


韓昭侯說:「還有沒報的。」

官吏仔細地審查,發現南門外小黃牛的事,官吏以為韓昭侯明察事理,兢兢業業各司其職,不敢為非作歹。


韓國鐵礦豐富,韓昭侯主要用於製作耕種工具,將鐵礦輸出其他國家換取物資。

金屬貨幣進入商品流通領域,加快商業發展和城市繁榮,出現了許多工商業發達大城市。


韓國商人於列國之間販運,擴大商品交換範圍,各地特產如北方的馬匹,南方的魚,東方的鹽,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場上都能買到。


韓昭侯有次喝醉酒睡了,掌帽官見他冷,給他身上蓋了衣服。

韓昭侯睡醒後很高興,問近侍說:「蓋衣服的是誰?」

近侍回答說:「掌帽官。」


韓昭侯同時處罰掌衣官和掌帽官,處罰掌衣官,是認為掌衣官失職,處罰掌帽官,是認為掌帽官越權。

韓昭侯不是不擔心寒冷,而是認為越權的危害超過了寒冷。


韓昭侯對申不害說:「法度非常不容易推行。」

申不害說:「所謂法,就是驗明功勞而給予賞賜,依據才能而授予官職。現在君主設立法度,卻又聽從近侍請求,這是法度難以推行原因。」

韓昭侯說:「我知道如何推行法度了,知道聽取甚麼意見了。」


有一次,申不害推薦他的堂兄任官,韓昭侯拒絕,申不害很不高興。


韓昭侯說:「我在你這裏學到治國法則,我是要接受你的請托,破壞你所定的法則,還是遵守你所定的法則,去拒絕你的請求呢?你曾教我,嚴格執行賞罰,用人一定要依照順序,而你卻私相授受,你說,你要我聽你哪一種話?」


申不害汗流浹背,請罪說:「你才是我所盼望的真正君主。」


韓昭侯讓人把破舊褲子收藏起來,侍從說:「君王太不仁愛了,破舊褲子不賞給近侍,卻要收藏起來。」

韓昭侯說:「這不是你理解得了的,我聽說明君連一顰一笑都要加以珍惜。顰有顰的目的,笑有笑的目的,褲子豈只是—顰一笑啊。褲子和一顰一笑相差太遠了,我一定要等待有功的人,現還沒有給予的對象,所以要收藏好。」


韓昭侯二十五年(前338年),韓國發生大旱,韓昭侯為鼓舞人心,提供就業機會,修築一座高大城門。


楚國大夫屈宜臼說:「韓昭侯不會走出這座門為甚麼呢?因為不合時。我所說的時,不是時日的時,人本來有有利的時候也有不利的時候。韓昭侯處在有利時候,不修築高大城門,去年秦軍攻佔宜陽,今年又有大旱災,韓昭侯不在這時候體恤百姓的困難,反而更加奢侈,這叫做『時運衰耗而行為奢侈』。」


韓昭侯三十年(前333年),高大城門落成,韓昭侯去世,果然沒有從這座城門走出,韓昭侯兒子韓威侯即位,是為韓宣惠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