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閱讀時間 ‧ 約 12 分鐘

20200924蔣勳~中國美術史{45~59集} (討論題綱-鄭碧玉作)

    【親友網路讀書會第195次課程--討論題綱】

     

    20200924 蔣勳~中國美術史{45~59}

    鄭也津推薦、鄭碧玉引言。  

    【討論題綱 / 作者:鄭碧玉】

     

    45.李唐的灸艾圖   46.李嵩的貨郎圖   47-50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51.宋代書法:蘇軾   52.宋書法家:黃庭堅 53.宋書法家:米芾

    54.宋書法家:宋徽宗 55-58 宋朝夏珪的溪山清遠圖

    59.北宋大觀特展~許道寧-秋江漁夫圖

     

    一、  45.李唐的灸艾圖

     

    《炙艾圖》又叫做《村醫圖》,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描繪古代農村治病的場景,在路邊樹蔭下郎中正在燒灼艾錐,灸治病人,患者齜牙咧嘴試圖逃跑的生動畫面。此幅畫行腳醫生治病情形。病人齜牙咧嘴痛苦難耐,醫生正設法以炙艾法將其膿引出。在畫家巧妙的安排下,每個人物皆有出色的演出。本幅的衣紋以中鋒細勁之筆,即是所謂的「釘頭鼠尾」的描法,表現出鄉村百姓粗布衣裳的質感。在六人稍嫌誇張、詼諧的神態下,將鄉間生活描繪得栩栩如生。〈炙艾圖〉在用筆用色承襲宋代寫實風格,是南宋院畫中寫實風俗畫中之傑作。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感受什麼?

     

    二、  46.李嵩的貨郎圖

     

    《貨郎圖》卷是宋宮廷畫家李嵩僅存的一幅農村生活的風俗畫,是他已為宮廷畫家之後畫的。李嵩畫過許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及表現農民勞動生活的畫作。《貨郎圖》款署:嘉定辛未李從順男嵩畫。清乾隆帝御題七言詩:肩挑重擔那辭疲,奪攘兒童勞護持。莫笑貨郎痴已甚,世人誰不似其痴。

    畫面上貨郎肩挑雜貨擔,不堪重負的彎著腰,歡呼雀躍的兒童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貨擔上物品繁多,不勝枚舉,從鍋碗盤碟、兒童玩具到瓜果糕點,無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夠發達的南宋時期,貨郎們走街串巷,一副貨擔就是一個小小的百貨店,貨郎們不僅為偏僻的鄉村帶來所需的貨物,也帶來各種新奇的見聞,貨郎的到來往往象節日般熱鬧,李嵩在圖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

     

    【 從《貨郎圖》卷是否讓您的時光軸回到十年前貨郎肩挑雜貨擔之晝?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感受什麼?

     

    三、  47-50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畫卷里共繪了1695人,各種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房屋樓閣三十多棟,推車乘轎也有二十多件。如此豐富多彩的內容,為歷代古畫中所罕見。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的組織成統一整體,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清明上河圖》並非只是簡單的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通過表現驚馬闖郊市為伏筆,鋪墊出全卷矛盾的視覺中心,船與橋的險情和橋上文武官員爭道交織成的矛盾高潮,還有前後出現的軍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渙散、國門洞開、商貿侵街、商賈囤糧、酒患成災等場景。張擇端以畫曲諫,提出對城防、安全、交通等諸多社會問題的憂慮。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感受什麼?

     

    四、  51宋代書法-黃州寒食詩帖

    《寒食帖》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台詩案」受新黨排斥,貶謫黃州團練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鬱郁不得志,生活上窮愁潦倒,在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詩寫得蒼涼惆悵,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穩健,痛快淋漓,一氣呵成。

    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渾然天成。其結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輕有重,有寬有窄,參差錯落,恣肆奇崛,變化萬千。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書法之感受什麼?


    五、  52.宋書法家:黃庭堅

    《花氣薰人帖》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

                 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詩開始,聞到一股花香,濃郁的香氣,都快把平日苦苦修習的禪定功夫,破除了。黃庭堅想到自己年紀已經過了中年,還這麼沒有定性,不免自我解嘲一番。黃庭堅學佛修禪。他拜晦堂祖心為師,跟他參禪。但禪法玄妙,即使黃庭堅聰慧,也難以達到境界。有一天,晦堂祖心與黃庭堅入山遊玩,山裡開了許多桂花。祖心就問:「你有沒有聞到花的香味」?禪法中,這是開示的提法。黃庭堅說:「聞到了!」直接回答,已有參悟的意味。
    祖心說:「我所見的,我所聞的,都和你一樣,我沒什麼可以隱瞞你了!」意思是:自然本來如此,能看到身邊最平易的事物,能聞到最平易的味道,就是自然,也就是禪法。黃庭堅也因此開悟了。「花氣薰人」,自然的花香襲上來,「欲破禪」,不就參透禪的玄妙了嗎?許多人,往往聞不到花香。尤其過中年的人,生命老成,往往失去青春的美麗與活潑,更聞不到花香。

     

    本書法行氣安排為四行又兩個字,前一行字體緊密,後兩行則寬鬆舒暢,形成有趣對比。令人眼睛一亮的,則是第二行的「中」字,中豎的長線條,直奔而下,看出黃庭堅運筆的高深功力,在紙幅上,多出了呼吸的空間。就像人的生活一樣應在虛實收放之間反省與調整。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書法之感受什麼?

     

    六、  53.宋書法家:米芾

    米芾《蜀素帖》,亦稱《擬古詩帖》。書於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

    三十八歲時,自作各體詩八首,計71658字,署黻款。「蜀素」是北宋時四川造的質地精良絲綢織物,上織有烏絲欄,製作講究。

    有個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裝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寶,此卷相傳為邵氏所藏,欲請名家留下墨寶,以遺子孫,可是傳了祖孫三代,竟無人敢寫。一直到北宋元祐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請,結伴遊覽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請米芾書寫,米芾才膽過人,當仁不讓,一口氣寫了自作的八首詩。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書法之感受什麼?

    七、  54.宋書法家:宋徽宗

     

       《穠芳詩帖》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

                   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濃艷的花傍著翠綠的葉,燦燦然開滿庭院。清晨沾了露珠的花朵,嬌羞如醉,

       黃昏的霞光照得它似乎要融化在晚風中。但願能做一隻迷失香徑中的蝶兒,

       自在地隨晚風翩翩起舞。

       此作為宋徽宗趙佶40多歲時書,用筆暢快淋漓,鋒芒畢露,如同斷金割玉

       一般別有一種韻味,這件作品堪稱是瘦金體的傑作。

       瘦金體書是宋徽宗的獨創,當時也只有他寫。結體雖楷,而整體運筆,

       大都直來直往,飄忽快捷,似行如草。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書法之感受是什麼?

     

     

    八、  55-58 宋朝夏珪的溪山清遠圖

     

    《溪山清遠圖》描繪晴日江南江湖兩岸山色空濛、水光瀲灩的清遠秀麗

    景色。畫面從霧景開始,近處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見。一片茂盛的松林在

    陽光下生機勃發,密林深處的樓閣院落若隱若現,院前有小橋流水和

    往來行人。非常重視墨色的濃淡對比,近景用墨較濃重,遠景墨色清淡。

     

    以其熟悉的上虛下實的構圖形式來布置景物,所描繪的山坡、巨石、江岸、樹木、橋樑等都集中在畫面下部,畫面景界顯得開闊,給人一種登高俯視的感覺。畫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筆墨表現遠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煙雲。全圖疏密關係處理,真正達到了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通風」的境地,使畫面產生一種輕鬆強烈的節奏感。

    運用仰視、平視和俯視等不同角度取景,使起伏的峰巒和層層迭迭的巖壁,以及蜿蜒的河川,因為不同的視點在各個獨立的段落里,產生獨特的空間結構。墨法運用亦別開生面,創「拖泥帶水皴」或「帶水斧劈皴」,先以水墨皴染而後用墨筆,達到水墨交融,淋漓蒼勁,含蓄多姿,趣味無盡。

    松樹林木筆墨變化非常多;畫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而這種技法是從李唐的斧劈皴變化出來。以乾枯的筆墨勾畫石壁輪廓,再用夾雜著大量水分的筆墨迅速化開,使畫面上產生水墨交融,淋漓暢快的感覺。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畫之感受是什麼?


     

    九、  59.北宋大觀特展~許道寧-秋江漁夫圖

     

    《秋江漁艇圖》卷(又名《漁舟唱晚圖》或《漁父圖》)絹本,淡設色,

    繪深秋時節秋水潦縮、漁人於江邊捕魚、行旅蹣跚而行的情景。

     

    起首作江岸枯木濃蔭之下,江邊小路蜿蜒,一路邊酒店酒旗高懸林木間,

    對岸作松樹十數株,亦呈現出了鬱郁生機。遠處溪水從山谷間潺諼流來,

    溪澗遠處,則見遼闊無際的山谷空間。

     

    中景作江岸上群峰羅列、巒嶂層疊景象,主峰雄峻挺拔、突兀高聳,隨山川

    形勢壁立而起。山寺人家散落於幽林峰巒間,幽泉從壁蔭中不斷流出,遠處

    峰巒不斷伸展,綿延無際伸向遠方。山腳下,溪水沙磧之上,小路不斷曲折

    蜿蜒,旅人或沿溪橋長堤而行,或挽馬待渡,一片寧靜的深秋行旅景象。

     

    後段以近景峰巒和溪澗以作收縮,攏束畫面。近景江面顯然為畫家著意刻畫

    的部分,寬闊的水面上,三五漁舟蕩漾,漁人正在忙碌地捕魚,點出了

    秋江漁艇”“漁父的主題。

     

    【請分享您欣賞這幅畫之感受是什麼?

     

     

    十、  在蔣勳老師談中國美術史(殷瑗小聚節目),李唐的灸艾圖、李嵩的貨郎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代書法:蘇軾、黃庭堅、米芾及宋徽宗、宋朝夏珪的溪山清遠圖、北宋大觀特展~許道寧-秋江漁夫圖,那一段蔣勳老師所講述的內容或那一件作品讓您留下深刻印象呢?請分享之。

     

    本次討論 不採逐條探討,請大家選擇其中一、二點 自由發言!

     

    照片拼圖引自以下網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