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閱讀時間 ‧ 約 18 分鐘

20170112楊定一著作—全部的你{第一卷}+有聲作品--等著你(討論題綱--鄭也津作)

    照片引自網路

    --------------------------------------------------------------------

    【親友網路讀書會~131次課程-討論錄音影片2段】

    20170112楊定一著作~全部的你{第一卷}(上半場)

     20170112楊定一著作~全部的你{第一卷}(下半場)

    ------------------------------------------------------------- 

    【親友網路讀書會第131次課程討論題綱】

    20170112楊定一著作全部的你{第一卷}+有聲作品--等著你

    由鄭也津推薦、引言。

    《討論題綱 / 作者:鄭也津》

     

    全部的你 {第一卷 這個世界,離不開念頭}

    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其實是透過感官所帶來的資訊所組合而成的。任何東西,我們所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摸到……都是資訊,經過腦部的處理而轉出來的印象。我們連最堅實的東西,比如說花崗岩,都是透過神經系統的電子訊號所轉出來的認知。嚴格講,連個石頭都是個念相,而這世界完全是念相組合的。但是,我們把所有的形式當作真實,創出我們所認為的人生。

        怎麼走出這個虛擬實境,而接觸到全部的生命-----是我這本書想轉達的。(摘錄自--楊定一著~全部的你)

     

    1.     閱讀楊定一博士著作的書--全部的你{第一卷}之後,令您印象深刻之處為何?文章內的觀念對應您原有的思想,有產生衝擊的感受嗎?那些觀念似乎與過去書會學習的課程有雷同之處?哪些內容讓您困惑不明?他所闡述的觀念會激發您的好奇心,想更深入的學習與了解生命的實相嗎?

    楊定一2014的有聲作品--《等著你 Waiting for you》,第一片CD等著你,聆聽後有何感受?有何啟發?

     

    2.     全新的意識狀態--全部的生命,我這裡把它稱為《全新的意識形態》。

     

    通常談意識,講的是三種日常狀態1醒著的狀態2作夢的狀態3深睡無夢的狀態,古人稱這三種狀態為(有條件的意識),它受到種種設定,種種條件的約束,全部都是透過念頭組合的。

     

    進一步講,我們所認知的世界,離不開念頭,甚至我們所看到的全部形相,也只是「念相」。

     

    古代的智者告訴我們有一個《第四意識》不受到念頭限制,所以才是真正的醒覺。《醒覺》,也就是超越一般念頭所帶來的種種制約和局限。

     

    《醒覺》,不是否定前三個意識狀態。透過醒覺,前三個意識狀態還是存在。

     

    《醒覺》,只是超越頭腦。

     

    【請分享:您覺察到自己頭腦都在呈現甚麼樣的念頭嗎?正面念頭多?還是負面念頭多?當您覺察到自己的念頭時,看到它的多層次的變化嗎?通常您都會如何處理?您渴望超越頭腦,超越念頭所帶來的種種制約與局限,達到《第四意識--醒覺》的狀態嗎?您想怎麼做?

     

    3.     《醒覺》,是從人生的前景(外在世界 / 無常),找回生命的背景(內在世界 / 永恆,智慧,因地)

     

    《醒覺》,是輕輕鬆鬆存在,倒不是透過任何做為可以得到的。

     

    透過《醒覺》,我們才可以體會到,任何生活的狀況--再好、再不好、再順、再不順、再喜、再悲傷,也是整體生命的一小部份,是透過局限的腦所建立組合的,作者稱這一切生命所帶來的經驗為外在世界(或是人生的前景)

     

    而還有一個更廣大、更深沉的生命背景,是無法用局限的腦去表達、歸納的。作者稱它是生命或智慧。它也是最源頭的意識。

     

    古人把它稱為「無色無形」「絕對」「無條件的意識」它本身既是無限大,也是無限小,不受時空的影響。

     

    《醒覺》,或說任由第四意識自然展開,自然接手,隨時綻放開來,才是我們這一生最大的目的。

     

    【請分享:您聽到這些,是否很驚訝?覺得很抽象、很遙遠嗎?或是質疑,說這些,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4.     頭腦的監獄--人生解脫,也只是解開腦帶來的困境。

     

    人類的演化,從無能思考的無思無想,到有思有想,再進入超越思考而無思無想的狀態。也就是人類的命運。雖然超越這個腦,但也可以隨時把腦和念頭當作工具,這樣才可以體會到全部的生命。

     

    許多人懂了這些,會在靈性上面追求,希望掙脫這個心牢,但是幾十年下來,即使透過各式各樣的修行功夫,努力追求,通常還是沒辦法跳出頭腦的監獄。甚至愈活愈不快樂,覺得自己的修行沒有成就,對未來失去希望。這是因為還有一個微細的「追求」、「動」的念,所以走不出來。

     

    【請分享:現代的人類大都在有思有想的階段,甚至學習許多知識要讓頭腦更聰明,而作者卻強調人類需要進入超越思考而無思無想的狀態,關於作者這樣的說法,您認同嗎?有何感想?您是否覺察到有思有想的您,腦和念頭帶給您什麼樣的煩惱?作者說:如果還有一個微細的「追求」、「動」的念,即使是走在靈性追求的道途上,依然沒辦法跳出頭腦的監獄!您覺察到自己的「追求」是什麼?自己心念驅使的「動」是什麼嗎?

     

    5.     我們是感官的囚犯--從古人到現在都知道,要從痛苦解脫,必須超越一切,包括時空的觀念

     

    腦的運作主要靠兩個部份:首先有個知覺,這個知覺靠看、聽、聞、觸、嚐而來的;除了最基本的知覺,還可以加個「認知」。這個認知是知覺上的整合,讓我們對任何狀況或東西有個初步的掌握。

     

    五個感知是相當窄的能量門戶,但他們都是螺旋場,所蘊涵的資訊遠超過感官資料,每個人也許都有過不看手錶,就直覺知道時間的經驗,或是直觀、直覺的體會到某一個狀態。有些人會有更深的知感,或一般人所稱的靈感、第六感。

     

    人的身體感知有所謂的細胞記憶,目前心理療癒者也運用在個案療癒上,有很顯著的效果。

     

    感官知覺的第一接觸,我們立即把無限大的可能限縮到有限的思考。

     

    腦的分別功能,也可以稱為工具,本來不是問題。沒有分別的功能,我們人類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發達,也沒有什麼文明好談。問題在於比例,我們經過上萬年的發展,過度偏重了分別、歸納、分析、投射、預測的方向。

     

    假如只有第一接觸的知覺,那麼,這世界本來是很單純的。

     

    我們說頭腦是監獄時,指的其實是認知分別的作用。也就是在第一知覺上,我們又加上一層詮釋、分別、分析、判斷的功能,再賦於它一個概念,一切煩惱、人生的痛苦,就是這樣來的。

     

    【請分享:這個篇章作者的詮釋,讓您有何感想?請練習覺察在感官知覺的第一接觸時,就只是感知,不要做任何的詮釋、分別、分析、判斷,分享您練習的心得。】

     

    6.     不是活在過去,就是活在未來--人生,是從念頭的幻覺建立的,而這些念頭不是停留在過去,就是投射在未來。

     

    我們通常把「這裡!現在!」當成通往目的地的手段。人生就像一個樓梯,我們透過過去,想達到未來,把唯一真實的一步---「這裡!現在!」也只當作一個踏腳石,當作一個工具,達到未來。

     

    我們大家都在忙碌當中,哪有時間停在現在,正是因為現在不順心,我們才寧願待到未來。

     

    我們似乎時時都「不在」,雖然跟身邊的人在交流,但心都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很少停留在「這裡!現在!」,反而追求的都是「別地!未來!

     

    甚至,我們會把「這裡!現在!」當作一個通往「彼地--彼時」的橋樑、樓梯。要通往更好的未來,更好的地點,更好的生活狀況。進一步說,回到這個世界,我們都以為「別的那裡--別的瞬間」會比「這裡!現在!」更好。

     

    【請分享:看到作者書中這些話,讓您產生質疑嗎?生活上您滿意現在嗎?還是正在籌劃著通往更好的未來? 跟身邊的人在交流時,您的心在嗎?

     

    7.     我們是念相和情緒的組合—人生所帶來的任何經驗,也只是念相,再加上情緒。

     

    念相,其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一環,不容小。念相和念頭,相當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馬達。

     

    念頭不是問題,過度的念頭才是問題,讓生命其他的層面完全被忽略。

     

    情緒,其實是神經與肌肉內臟之間的介面。只是經過神經系統放大的一個信號,在身體上殘留下來的知覺感受。

     

    人經過上萬年的發展,通常都只活在一個念頭、念相的境界,使身體分不清念相和現實。同時,一直處在念相引發傳導因子,傳導因子引發情緒的連鎖反應。

     

    很多人都活在一個繃緊的狀態,充滿了委屈、窩囊、不安全感,把放鬆、均衡給忽略掉了。

     

    【請分享:談談您經歷過因為念頭過度,引發某些情緒的經驗。這個主題的學習,讓您有何體會。】

     

    8.     我們是萎縮體—任何負面的情緒,都會帶來萎縮。而長期下來,這些萎縮都會造成能量結,讓我們每個人都變成萎縮體。

     

    所有的負面情緒中,恐懼是最強的一個。恐懼是所有負面情緒的擴大器,所以也可以把萎縮體稱為恐懼體,而萎縮就是恐懼。

     

    一念所留下的影子,是透過情緒來表現。再進一步說,思考和念頭所帶來的傷害和傷疤,是透過情緒形成的。

     

    我們一生的失落、決裂、委屈,所留下的悲傷都是累積在情緒的層面,而這個情緒體又可以影響到我們的肉體。

     

    這些種種的情緒,本身就是過去的制約在我們身上留下的後果,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和生命價值觀,也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人,本來是單純、誠懇、爽快、舒暢的,就像放鬆的手。但是透過種種念頭和情緒,反而受到了萎縮。長期下來,我們就變成一個萎縮體,含著痛、不安、憂鬱、焦慮……,就像緊握不放的拳頭。

     

    長期下來,一個萎縮體自然形成一個萎縮場。這個萎縮場會帶來負面的能量,跟生命對立,讓周邊的人萎縮。

     

    【請分享:請覺察您現在常感覺到的萎縮(恐懼)有哪些? 8.     我們是萎縮體--這個篇章讓您有何啟發與感受?

     

    9.     念頭和萎縮是我們痛苦的來源—我們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就是念頭,以為自己就是情緒。看清這一點,人生就解脫一半。

     

    任何我們所碰到的不好的事,人生所遭遇的任何痛苦,其實不是衝著我們這個人來的。反過來,受害的人也不要責怪自己。就連傷害別人的人,也不用完全責備自己,抱著挫敗感度過一生,進一步講,我們每一個人存在這個世界,都在反應著人類上萬年的制約。我們一切的行為,包括念頭,也只是反映人類無意識所帶來的昏迷,而這個昏迷是幾萬年累積下來的。站在無意識昏迷來談,誰可以責備誰?誰又有資格責備誰?有誰可以講自己沒有犯過罪? 而罪,又是什麼?

     

    然而,只要醒過來,這幾萬年無意識所帶來的昏迷痛苦,頓時就消失了。最有意思的是,雖然這個人類的痛苦是上萬年累積下來的,而醒覺卻不需要時間,令人難以置信的簡單。

     

    【請分享:作者所說的--《醒覺》卻不需要時間,令人難以置信的簡單。第一卷看完後,您明白這個法門的重點是什麼了嗎?

     

    10. 療癒萎縮體—面對萎縮體,也就是面對過去種種的制約—包括個人,以及人類集體。

     

    只要我們給自己一些空檔,在任何人生的狀態下,可以觀察到自己的念頭和情緒的變化,這個萎縮體的能量就開始消散,不會愈演愈烈。

     

    情緒的反彈,是因為我們把人生太當真了,以為這些故事和故事所帶來的種種萎縮,就代表了我們的一生,甚至代表了一切。

     

    試試,暫時跳出這個故事,給自己一個空檔,就會發現人生有一個更深的層面,是我們過去忽略掉的。

     

    可以觀察到自己情緒的萎縮,甚至看清念頭的運作,本身就是一把解開的鑰匙。

     

    看清了,就讓它存在。不要做任何抵抗,本身就是消解問題最好的方法。這符合宇宙最基本的運作法則—愈抵抗,愈真實;愈抵抗,愈延續。反過來說,不要抵抗,讓生命輕輕鬆鬆的存在。突然間,生命變得友善,對我們友好。用這種方法,可以把全部的生命找回來。

     

    【請分享:這個篇章所提及的方法,作者會在這本書繼續與讀者分享,您期待嗎?請就您目前所知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練習看看,分享您的心得。】

     

    11. 走出時空,跳出腦的內容—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人生也只是腦存在的種種內容、種種故事,而這些都離不開時空。

     

    假如我們看這個宇宙,從一個局限而相對的線性邏輯,變成一個無限大的絕對視角,一切所看到的,當然也完全不一樣了,不光不一樣,我們生命的潛能也就改觀了,變成無限大的可能。甚至包括還沒有成形,還沒有變出來,還沒有生出來的潛能。

     

    我們人生的故事或檔案,透過腦的分門別類,它一定要有個空間和時間的觀念,才能夠出來運作,兩方面都需要「動」,才可以體會到,這個「動」不完全靠肉體的「動」,還包括思考所帶來的「動」。 這個時空所帶來的「動」, 離不開時間的觀念。

     

    過去,就這麼持續到現在,再延伸到未來。我們全部的人生經驗,也當然離不開時空的範圍。我們把時空連結起來,調出過去的記憶,還可以投射到未來,這,也是我們人生痛苦的一個主要起點。

     

    回到電腦檔案的比喻,全部的生命,可以說是--人生的檔案,再加上全部的無色無相的背景。站在整體生命的角度來談,我們隨時都領悟到,是透過這個背景,才有前景,透過「沒有」才有「有」。從「不動」,才有「動」。

     

    【請分享:閱讀這個主題您瞭解多少?有何疑惑不解嗎?學習用無限大的視角看宇宙,開發出我們無限大的潛能,會讓您嚮往嗎?

     

    12. 「存在」與「作為」之別—我們一生,沒有離開過「動」的狀態。

     

    因為對現在的狀況不滿,我們不斷透過「動」或「作為」來找到一個完整、完美、滿足的我,合併在這個時空上,作一個追求和變更。

     

    最有意思的是,連大多數自稱為修行人的人,依然在透過「動」,比如說努力的追求,在靜坐下功夫或苦修,想「作為」或「成為」聖人或是成道的人,也就是認為--連道,都是可以得的。然而,得,還離不開「動」,更離不開「做」。

     

    相對來說,一般人也期待有所作為,想「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聰明的人、有名望的人、有財產的人,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快樂的人。這些種種的「作為」或「成為」,還是離不開我們對人生的不滿。認為透過「動」,可以改命。

    其實,我們從生出來到離開,不斷地活在「動」、「成為」的前景,反而忽略掉了更重要的「不做」,也就是輕輕鬆鬆的存在。

     

    只有輕鬆的存在,一個人才可能進入無色無形。反過來講,連「進入」都是錯誤的表達。因為無色無形本來就存在。它是生命的基礎,也可以醞釀出所有的有色有形。這麼說連「不動」也都是錯的表達,受限於表達的限制而不正確。存在,不是「做」的相對,只是最原始、最直觀的知覺,是在任何念頭的前面已經在了,甚至,在任何感官經驗到它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了。它本身包括一切。不光是無色無形,還包括一切意識的現象,也就是我們所體驗到的生命。

     

    這原初的知覺,本身有個獨立的存在。這個原初、輕鬆而清醒的知覺,甚至跟我們有沒有人都不相關,即使沒有物質,它還存在。從宇宙無始以來,從來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也就是說,他跟時空不相關。但是,也可以說,沒有它,就沒有宇宙。我們也只能稱它「就是」(as is)

     

    它甚至不能用「主體」()跟「客體」(看到的東西)的架構來描述,跟我們念頭所創出來的局限的客體意識完全不一樣。有趣的是,這個最源頭的意識,也可以稱一體意識,跟這個有概念、有局限、有客體的平常意識,其實一點都不是對立的。我們一直都有這兩個意識,只是透過過度的思想,把它蓋住了。

     

    所以,存在也只是站在最原初的知覺,看這個世界。就連「誰看?」「在看什麼?」都跟這個意識不相關。

     

    假如我們稱人生一切的狀況為前景,那麼,存在可以說是讓我們觀察到的背景,再加上前景。

     

    只有透過存在,才會體驗到一體意識,又可以體會到萬物的萬有與百態。也只有透過存在,才可以跳出我們人類設定的前提、因果的包袱。甚至,它是唯一的方法,讓我們輕輕鬆鬆跳出人間。

     

    正因為這樣子,古人才會用「因地」來表達存在。從這個因地,萬有可以延伸出來,也可以回到沒有。一切的矛盾,也就這樣消逝了。

     

    它是解脫的門戶,也是我過去多年來提過的意識的「奇點」,讓我們超越,超越人間的痛苦。 一念轉變,存在就到家了,我們就輕輕鬆鬆看穿了因果的制約,讓我們輕鬆回家。

     

    【請分享:閱讀「存在」與「作為」之別這個主題後,您有何感想?有何啟發?我們不斷地活在「動」、「成為」的前景(外在世界),反而忽略掉了更重要的「不做」,也就是輕輕鬆鬆的存在。您想輕輕鬆鬆的「存在」,找回這個原初、輕鬆而清醒的知覺,找回「全部的你」嗎?

     

    *以上討論題綱部分內容摘錄自楊定一著作—全部的你。

    ◎以上題綱不逐項討論,請依您最有感受與領悟的部份分享之。

     

    照片引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