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才發現,理財真的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說得真對。
就是因為不重視儲蓄,所以我們任意的花費掉手上的錢,只因為一時爽快。
猶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我,每天都在問同事要喝什麼飲料,這時候你就會看到幾個有家庭的爸爸媽媽,他們各種想凹人家請客,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
要怪,就怪我單身花錢沒感覺,所以日子過的揮霍。
這些爸媽一定是感覺到孩子花錢的速度,錢是用燒的,所以才巴不得我掏錢請客,過去我小賺小賠的投資,倒是偶爾可以請請客,但現在有了比較遠大的目標,我似乎不能這樣玩,除非我不生小孩。
這幾天看了一些結構性思維的論點,其實我們很多思考都是需要邏輯架構去堆疊。
我手上的資產,沒買房,不外乎就是手上的現金跟投資的流動資產,現在的我比較少單押個股了,因為我沒時間研究,而且,看錯就得趕快停損,我實在不怎麼喜歡這樣玩,有時候手上業務比較忙一點,往往就錯過最好的買進/賣出時機,更遑論去當沖。
簡單來說,透過結構性思維,我用二分法把手上資產區分成投資的錢跟現金使用,而投資我又透過二分法分為攻擊型投資與防禦型投資,就像遊戲裡在幫角色家能力值一樣,這東西的配置可以說是一門學問,總不可能天天只吃肉不吃菜就頭好壯壯吧?
我喜歡二八法則的配置,手上現金約為20%供我隨時取用,每個月薪水下來也是透過2:8的方式去投資,在這80%的投資裡面,有80%是攻擊型投資,20%是防禦型投資(也就是說最後攻擊型是總資產的80%*80%為64%其餘類推):
但我這個人實在是懶惰,而且我知道有紀律這件事太重要,所以我不如給他放著定期定額,只要我能一直上網查,我就不用怕他沒有自己繳,等攻擊型投資獲利30%以上再來領出,我個人會把30%資金放進防禦型投資,另外原先的錢會再分2年定期定額(如100萬賺到130萬,30萬拿來放防禦型籃子裡慢慢滾息,而進攻方的100萬則分2年(除以24)去定期定額)。
如此下來,幾年後希望自己在脫單的時候,也能準備好結婚跟生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