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耳鵯與中國文學

紅耳鵯與中國文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網上查看有關紅耳鵯的文學篇章,發現古代紅耳鵯並沒有出現於古人的詩詞作品裏面(或者是我尚未找到),於是把範圍收窄為“鵯”,驚喜發現原來宋代的歐陽修曾經寫有鵯鵊詞。

原文部分節錄如下:

龍樓鳳闕鬱崢嶸,

榮宮不聞更漏聲。

紅紗蠟燭愁夜短,

綠窗鵯鵊催天明。


本身此作品是記敍了當時宮中天明時分宮人有條不紊,各司其職的景象,上述幾句大概就是天亮前的景況,本來還是寂靜一片,又窗邊的鵯鵊的叫聲打破靜局,宣佈一天之始的訊息。

嘗試一下尋找什麽是鵯鵊,有以下的記述:

鳥名。似鳩,身黑尾長而有冠。春分始見,凌晨先雞而鳴,其聲“加格加格”,農家以為下田之候,俗稱催明鳥。


從這個描述我想會不會是紅耳鵯呢!正好紅耳鵯的身體是深啡色,尾巴相對身體來説也算長,而且有冠這個特徵不就是紅耳鵯最大的特徵呢!無獨有偶,有一次和想要試試觀鳥的朋友去山上觀鳥,她對我說覺得紅耳鵯遠看好像斑鳩,無非古人所説的‘似鳩’真的是有他的原因?

我家附近的紅耳鵯總是胖得沒有脖子

我家附近的紅耳鵯總是胖得沒有脖子



而且,要説紅耳鵯是催天明也是有道理,因爲我家樓下的鵯鵯們,總是大清早從五時半多便開始鳴叫,不知是催促着人還是日出要快動工了。


但讓我有點不解就是“其聲“加格加格””這一句,紅耳鵯的聲音對我來説是bu bee bee 的,也許是聽者感覺不同,寫出來的方式也有不同吧。


這一次再畫紅耳鵯,覺得心情嚴謹了許多,因爲都是畫了好幾次的鳥,總是想要畫的比之前更好的。


#雀鳥文學#香港雀鳥#紅耳鵯#水彩觀鳥 #中國文學

avatar-img
柏鴞的沙龍
69會員
382內容數
歡迎到訪水彩觀鳥!我是柏鴞,是一個雀鳥藝術家,新冠疫情後開始觀鳥,並會用畫代替鏡頭,畫下見到的鳥兒。這裏介紹了香港和世界各地看到的小鳥,用圖文介紹簡單分辨雀鳥的方法,也會推介一些觀鳥好去處。部落格裏面的畫主要是用水彩作畫,喜歡每一隻鳥兒也能帶給格友們安詳自在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柏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未出發去大雪山前,有一段短短時間可以走走台中,選了一個小公園去看鳥,就是台中公園。
這句說話,原本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在水彩中,筆的質素似乎不是很重要的考慮。
新一年,新願望。 由小步開始,一步一步走出心中曾描繪的圖畫。
0/5新年新希望!我的 2025 年度計畫
在未出發去大雪山前,有一段短短時間可以走走台中,選了一個小公園去看鳥,就是台中公園。
這句說話,原本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在水彩中,筆的質素似乎不是很重要的考慮。
新一年,新願望。 由小步開始,一步一步走出心中曾描繪的圖畫。
0/5新年新希望!我的 2025 年度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