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疫起時是否真的能一起面對

「疫起」:疫起時是否真的能一起面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我確診的那週,仍舊十分地不舒服,也許沒有生命危險,但在病毒面前,我還是手無寸鐵。


也許我們都不能改變結局,只能盡我們所能。也許戰場就在眼前,只能紀錄下眼前的一切。


那些自私、那些不理解,都是面對未知的真實感受,幸好導演有拍出來,是呀!現實從來沒有那麼美好,我們掙扎過、我們懷疑過,最後能做的,不過是莫負初衷。


我想、醫生到最後也沒有期盼自己能夠出院,只是留些盼頭,讓自己不那麼絕望而已,最後一刻,能迎來的剩結束而已。


致、那些為我們抗戰的醫療英雄。


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

內容總結
疫起
0
/5
avatar-img
希曦的隨筆
0會員
6內容數
戲劇隨筆,紀錄自己的每一個瞬間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曦的隨筆 的其他內容
成名是課題,群眾矚目的時候,也是群眾噴濺口水的惡意目標,對吧? 所有的流量都可能來自於喜歡或厭惡。而那些能量或流量卻會被轉化跟轉換成人類需要的模樣,成為利益或者誘惑。 什麼是真的呢?真實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真實有能力且在意真實的人,他的能力可能是靠著別人得到,光鮮亮麗的人生,不就是這麼有趣
正因為自己身處補教業,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得付出無數的時間備課、練習、討論、檢討,才能成為所謂的「名師」,而在深夜裡懷疑自己、檢討自己的困境,那些壓抑、那樣的沈重,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肩負著是一個孩子的夢想、一個家庭的寄託,這份工作不一定偉大,但背後的責任卻相對沈重。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0/5俗女養成記
成名是課題,群眾矚目的時候,也是群眾噴濺口水的惡意目標,對吧? 所有的流量都可能來自於喜歡或厭惡。而那些能量或流量卻會被轉化跟轉換成人類需要的模樣,成為利益或者誘惑。 什麼是真的呢?真實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真實有能力且在意真實的人,他的能力可能是靠著別人得到,光鮮亮麗的人生,不就是這麼有趣
正因為自己身處補教業,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得付出無數的時間備課、練習、討論、檢討,才能成為所謂的「名師」,而在深夜裡懷疑自己、檢討自己的困境,那些壓抑、那樣的沈重,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肩負著是一個孩子的夢想、一個家庭的寄託,這份工作不一定偉大,但背後的責任卻相對沈重。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0/5俗女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