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身為女生,當個俗女不行嗎

「俗女養成記」:身為女生,當個俗女不行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有人嚮往成為淑女,卻也有人只想當個俗女,而這個世界總想把女生塞進同樣的框架,擁擠到連女生自己都忘記自己原本的樣子和形狀。


還記得劇中阿嬤走之前說的那段話,讓我不禁掉淚,曾經的阿月,嫁了人冠上夫姓後,從此失去自己的姓名,再到老闆娘、老闆嬤,頭銜看似越來越好聽,卻沒有人再稱呼她一聲啊月,那個她最喜歡的名字,那個藏在心底的自己。


連死亡都得用懇求,才能撕下標籤,去大海裡逍遙自在。


而我只想誠實面對自己,那些野心、那些目標,都是我想成為的自己,不是淑女也不是賢妻良母,卻是我真切渴望的樣子。


而在這條路路上,我們也常常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內容總結
俗女養成記
0
/5
avatar-img
希曦的隨筆
0會員
6內容數
戲劇隨筆,紀錄自己的每一個瞬間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曦的隨筆 的其他內容
成名是課題,群眾矚目的時候,也是群眾噴濺口水的惡意目標,對吧? 所有的流量都可能來自於喜歡或厭惡。而那些能量或流量卻會被轉化跟轉換成人類需要的模樣,成為利益或者誘惑。 什麼是真的呢?真實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真實有能力且在意真實的人,他的能力可能是靠著別人得到,光鮮亮麗的人生,不就是這麼有趣
正因為自己身處補教業,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得付出無數的時間備課、練習、討論、檢討,才能成為所謂的「名師」,而在深夜裡懷疑自己、檢討自己的困境,那些壓抑、那樣的沈重,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肩負著是一個孩子的夢想、一個家庭的寄託,這份工作不一定偉大,但背後的責任卻相對沈重。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0/5疫起
成名是課題,群眾矚目的時候,也是群眾噴濺口水的惡意目標,對吧? 所有的流量都可能來自於喜歡或厭惡。而那些能量或流量卻會被轉化跟轉換成人類需要的模樣,成為利益或者誘惑。 什麼是真的呢?真實的人不一定是真的,真實有能力且在意真實的人,他的能力可能是靠著別人得到,光鮮亮麗的人生,不就是這麼有趣
正因為自己身處補教業,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得付出無數的時間備課、練習、討論、檢討,才能成為所謂的「名師」,而在深夜裡懷疑自己、檢討自己的困境,那些壓抑、那樣的沈重,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肩負著是一個孩子的夢想、一個家庭的寄託,這份工作不一定偉大,但背後的責任卻相對沈重。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0/5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