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善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是不是我真的哪裡不好、為什麼我這麼衰?那個前輩就這麼當眾指著我破口大罵還對我主管說我態度不好、連我主管都傻眼,只因為我沒有完全照著他意思做事......」
「朋友都說我太和善,我果然還是得學著不要這麼善良......」

要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堅持善良品行確實很困難,所以花點時間心力挑選一個讓自己可以放心善良的環境待著會比較輕鬆。
如果感到人善被人欺、如果恐懼付出被當理所當然、覺得自己的好都沒有被看見,那麼離開此地、動身去尋找其他安身之所吧,尋找一個看得見你付出、並且懂得珍惜你的夥伴與環境,雖然或許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換過幾個環境才能找到,但結果肯定值得。

然而無論如何都想待在這裡的話,或許考慮自己造一個也是好方法。

當你因為某個人的責怪或者無理對待而開始自責或者感到沮喪、不斷內耗時,請先暫停一下,對方剛剛可能也才受過委屈、說不定現在正非常痛苦、認為全世界都故意要跟自己作對、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很無力卻不知所措,只好嘗試透過發脾氣的方式來舒緩情緒,卻又因害怕如果亂發脾氣選錯了對象會讓自己傷得更重,才挑了善良的你作為發脾氣的對象,因為他知道你不會傷害他。

你確實很善良,所以不會因受到他人攻擊而反過來想加害於對方,反而開始感到自責。

難道你的善良是不好的嗎?

不,正因為你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能理解那些對他人惡言相向之人的悲情之處,寧願選擇內傷也不願傷人。
這是優點,優點不需要被改變,只是需要學著把問題還給他人、停止責怪自己。
如果覺得被欺負不爽就應該欺回去,那麼結果並不會改變,因為兩人心上的缺都沒有被填補,況且反擊有很多種方式,沒必要跟對方留在同一個水平較勁。

若心有餘裕,何必用發脾氣來處理事情?
若可以善良優雅地活、誰會希望成為眾人厭惡的面惡心醜之人呢?不知道,但我肯定你不會如此希望。

那些對他人做出無理、冒犯舉動的人們,說不定內心已經沒有餘裕到無暇顧及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了。公然做出傷人舉動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是處刑他人的一方,卻殊不知那其實是一場他們對自身低下品德的公開處刑。
不論最終有沒有傷到人,他們在眾人心中留下的印象肯定不會被以高潔二字形容,而若你能優雅從容地應對那些不友善對待,那麼你在眾人心目中將會是個有風度的人。

無論如何那些都是他們自己無法妥善處理的情緒,或許是被逼急了也說不定?否則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損害自己的品德去攻擊一個與自己沒什麼關係的人。
看電影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只有嘍囉會大聲嚷嚷示威,功力深厚之人往往能用不失優雅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場景搬到現實不也是如此?

如何回應他人的粗暴對待?我想理解、冷回應與維持風度是不錯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戲碼越演越烈多半是因為我們表現出的懦弱與退縮反應,恰好回應了對方戲劇場景中「被威嚇者」的角色,於是對方也就順勢繼續扮演威嚇的一方。這時候如果緩和氣氛理性應對、不與之對戲,一般情況下一旦對方意識到手段無效還可能讓自己難堪,多半都會考慮撤手的,更何況還存在法律這項保護機制。

話說,當一個人公然指著自己破口大罵時別一股腦覺得無地自容,要想想對方是有多麼大的犧牲自損形象就為了想威嚇你,這不是挺逗趣的嗎?要是罵得過份了,還可能為你多添幾個看不過去的盟友、也挺好。

而至於對你善良、待你和氣的人,請放心的去感恩、去回應,並將這份善分享給更多人,這世上並不是只有透過呈兇鬥惡與衝突才能解決問題,如果一個環境裡的每個人都能體會且信任這樣的善良確實存在,那麼說不定世界上的爭吵聲會稍微少一些。

avatar-img
5會員
61內容數
為自己每天的思考框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65天的思考空間 的其他內容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喜歡開啟新嘗試的感覺,無論自己體驗或看著他人的體驗。 比如說原本不畫畫的人第一次拿起了筆畫了些什麼、不會樂器或不唱歌的人開始接觸了音樂、對打扮沒興趣的人開始注重著裝,於是我得以看到屬於他的畫風、演奏歌唱的風格、穿搭的風格與氣質。 還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如果不去做做看就無法顯現的個人專屬特色。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我的微笑是為了什麼? 連續假期不論去到何處往往伴隨著人潮與一股瀰漫在空氣中難以排解的躁動情緒。 「剛剛店員臉那麼臭你幹麻好聲好氣還謝謝他?」 如果那個人今天都收到很糟的回應,那麼至少我可以當今天他遇到的第一個回應不是很糟的人;如果那個人總是被無禮對待以至於他認為有必要以臭臉為自己扳回一城,那麼..
與Y聊到有關「愛」的話題。 一句話說「被愛是幸福的」,另一句則是「愛人是幸福的」。然而是真的嗎? 這肯定不是二元就能定論的。 在談論愛與被愛究竟幸福與否之前有關「你我對愛的認知」還有數不盡的定義需要被釐清。 若要將二句話當作真諦並強加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之上,那麼自私的愛、控制的愛、產生義務感與
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喜歡開啟新嘗試的感覺,無論自己體驗或看著他人的體驗。 比如說原本不畫畫的人第一次拿起了筆畫了些什麼、不會樂器或不唱歌的人開始接觸了音樂、對打扮沒興趣的人開始注重著裝,於是我得以看到屬於他的畫風、演奏歌唱的風格、穿搭的風格與氣質。 還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如果不去做做看就無法顯現的個人專屬特色。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我的微笑是為了什麼? 連續假期不論去到何處往往伴隨著人潮與一股瀰漫在空氣中難以排解的躁動情緒。 「剛剛店員臉那麼臭你幹麻好聲好氣還謝謝他?」 如果那個人今天都收到很糟的回應,那麼至少我可以當今天他遇到的第一個回應不是很糟的人;如果那個人總是被無禮對待以至於他認為有必要以臭臉為自己扳回一城,那麼..
與Y聊到有關「愛」的話題。 一句話說「被愛是幸福的」,另一句則是「愛人是幸福的」。然而是真的嗎? 這肯定不是二元就能定論的。 在談論愛與被愛究竟幸福與否之前有關「你我對愛的認知」還有數不盡的定義需要被釐清。 若要將二句話當作真諦並強加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之上,那麼自私的愛、控制的愛、產生義務感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善良是一種選擇,也在一念之間。
你是爛好人 你是別人請你幫忙你會毫不猶豫就先答應下來,即使不確定自己做不做得到也不敢開口拒絕。 你是即使別人不需要你幫忙也會熱心地湊過去,被對方冷漠拒絕以後還覺得沒關係。 你是別人使喚你做事即使不想做也會笑著說沒關係,我可以。做的不好被批評時也笑著說:下次會改進。 我們曾有的瘋狂青春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選擇當個善與壞的人~ 別一昧當個善良人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善良是一種選擇,也在一念之間。
你是爛好人 你是別人請你幫忙你會毫不猶豫就先答應下來,即使不確定自己做不做得到也不敢開口拒絕。 你是即使別人不需要你幫忙也會熱心地湊過去,被對方冷漠拒絕以後還覺得沒關係。 你是別人使喚你做事即使不想做也會笑著說沒關係,我可以。做的不好被批評時也笑著說:下次會改進。 我們曾有的瘋狂青春
基本上如果不是被太過糟糕的對待,都還是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他人著想,也覺得這沒有什麼,人不是永遠的壞......然在先前的職場,因為同事反覆再三地用很爛的手段應付,所以最後也就採取不斷提醒自己這個人是壞的、糟糕的,不值得自己再對他好,只要遇到這個人的各項事物就是不斷地跳過跳過,面子做給誰有差嗎?有,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你很好,是個好人,你會有甚麼看法?以前的我常常被人這麼說,但是事其實我不是很能理解,直到最近看到一本書後,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被當作一個好人了。
選擇當個善與壞的人~ 別一昧當個善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