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茄

林茄

2 位追蹤者
腦中總有大大小小的煩惱與零碎思考片段。將這些瑣碎的想法記錄下來一面梳理煩亂的心思,同時也是療癒自己的過程。
3會員
43內容數
為自己每天的思考框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由新到舊
43 未來「當你沒有一個渴望的未來,只有一個必須去實踐的未來。」 我盡可能不去想自己存在的意義,可存在的意義總會在我不注意時悄悄地繞到我的背後、點點我的肩輕聲地告訴我: 「你知道的」他說, 「人存在的意義就是意義本身。」 「感受自己當下所需要的、所體驗的,而不是執著於過去的自己所渴望的。」...
2024-06-29
9
42 足跡以為自己總是對生命充滿期待與熱情, 實際上紀錄下的每一天都是淡淡的平靜心。 以為自己時常都是個毫不迷惑說到做到的行動家, 實際上記錄下的自己每天都有不由自主的迷惘逃避時刻。 我想這就是如實紀錄自己的重要性? 正因為記錄,才能夠打破對自己的一些誤會,人們常常對自己有很大的誤會,不亞於誤解別人...
2024-06-24
5
41 幽默感為什麼有些人沒特別要搞笑卻開口就能逗人笑,又為什麼有些人刻意想製造搞笑氣氛卻總弄得場面一陣尷尬? 在與C的相處中,他的言行引發我對「幽默」的思考。 不良大叔EP 30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所以我覺得天賦又是另外一塊。」 :「那天婦羅的話就好幾塊。」 :「對,最好吃的是蝦的那一塊。」...
Thumbnail
2024-06-22
3
40 太年輕「問你哦,我這樣穿,會太年輕嗎?」 那天她喜孜孜的拿著一件長洋裝在身上比劃,轉頭問我。 「不會啊、很好看,挺精神的,妳覺得是怎麼樣個太年輕法?」 「就我想說這個可愛的花紋跟配色看起來比較年輕,感覺跟我好像不太搭。」 「妳很喜歡,對嗎?」 「對!而且我也特別喜歡它的剪裁,一直都好喜歡這類洋裝...
2024-06-22
4
39 求助「看吧,只要走出去的話就不會覺得一切都很可怕了。一開始什麼都還沒嘗試的時候腦袋裡充滿各式各樣不好的無解難題,但如果踏出第一步的話,就算真的遇到困難了也總有辦法一一去克服,接著你會驚覺自己竟比想像的要堅強很多。」 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走在「成為自己」的路上,這樣就足夠了。就算會有不如意的時候...
2024-06-16
1
38 感受以為自己逃得很遠,但實際上問題一直都在身邊。 以為自己逃得掉,其實只是在自欺欺人。 一有片刻空檔就拿起手機一陣無意義亂滑,打開各大討論版、打開社群探索頁面、打開購物網站把能點的全都點開來瀏覽一遍,但事實心裡也知道沒有什麼要看的、也沒有什麼想做的,就只是因為打發時間而已,但哪來那麼多時間需要打發?
Thumbnail
2024-06-14
1
37 學生有的人上課與學習是為了尋找同類並相互支持、增進彼此。 有的人上課則為了在課堂上與同類較勁以彰顯自己的優越。 參與共修學習是為了接觸自己眼界之外的人生百態、看見更多世間萬物風貌,以培養我們內在的謙遜與和善之心,而非增長桀驁不馴、不可一世的狂妄之心。 「我感覺上那些程度的課都在浪費時間跟錢...
2024-06-11
1
36 存在有時候就只是這樣什麼都不做,一天天、一刻刻地度過。 並沒有覺得虛度、但也沒有感到特別充實,就只是這樣走過自己的每一天,覺得活著挺好的,呼吸也很好。 我看得見、聽得到、聞得到、嚐得到、觸碰得到,光是這樣就已經很幸福了, 好好活在這世界上體驗生活、思考、迎接又更加了解自己一點點的明天...
2024-06-06
6
35 合作與人合作時不時會遇到最感心累的狀況:明明有隊友卻依然單打獨鬥。 為什麼人與人願意選擇共業? 因為當偶有顧及不到的部分時發現對方會將自己不慎遺落的接住,讓自己感覺還好有隊友在,而自己也會更努力留意對方是否也有可能需要協助的部份,彼此能夠相互激盪、產出獨自一人拚搏所達不到的成果。
2024-06-02
4
34 發現有時候看到一些以「我發現」為起頭的文章,無論原本文內闡述何種觀點,最後往往底下留言區都是一場無止盡的混戰最常見比如婚生與否的人之間的差異、成功、自律與否的人之間的差異,類似的議題還有很多。 「我發現」的後面通常接著闡述的是一些來自於觀察自身與周圍他人所獲得的價值觀以及現象,於是便理所當然⋯⋯
2024-05-30
0
33 道某天突然理解為什麼思想剽竊的控訴會被判不成立。 平時會使用隨機推播功能收聽Podcast節目,有時聽一聽還真嚇一跳。 明明從沒聽過某些節目,居然不只看過的作品、書籍跟節目介紹的重疊度很高,甚至也有不少相近的關注點與心得。 初次遇到這個狀況感到很不可思議、還想過自己表達的那些想法看上去會不會有點..
2024-05-28
3
32 事與願違縱使知道逃避現實對自己沒有真正好處,身體與不願思考的大腦還是會不斷投向速食娛樂的懷抱。為什麼?「因為恐懼。」 他對我說。 因為有害怕的事、因為在那些不願觸及的思緒背後,有不願考慮也不敢嘗試的未知。 對於現狀並不滿意但恐懼未來不如現在,於是扼殺了自己獲得更美好的未來的可能性,因為只要不去證實...
2024-05-26
2
31 高光時刻可曾想過自己人生中最精采的時光是發生在什麼時候? 想要將自己的不理想生活變成理想生活,首先第一步是意識到「這不適合我」這樣的想法背後,隱藏著什麼? 「人無法控制自己所處的環境都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但人可以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是他想要的樣子」 「就需要運氣吧」 「還有一點勇氣」...
Thumbnail
2024-05-25
4
30 學無止盡為什麼瞭解自己很重要?又為什麼面對任何事物就算沒興趣,基本的認識依然需要有? 既不是為了避開從眾也不是為了擺脫社會框架的拘束,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這輩子要好好保護自己安然度過一生。 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好好讓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免於災厄,就只是如此而已。
2024-05-22
4
29 意志力與覺知力重道覆轍究竟是因為意志力不足還是因為覺知力不足? 前者是簡單易懂的通用答案,後者則是此題有效的解。 真正需要鍛鍊的不是抵抗誘惑的意志力,而是清楚察覺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選擇的覺知力。 知道自己正在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然後決定、做出行動、承受那個選擇後的結果,無論是否依然選擇了與之前相同的路...
2024-05-19
3
28 聆聽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2024-05-17
4
27 提起與放下如果想清楚了不去看也不去在意那些人事物並不會使自己感到後悔,如果覺得就算去看了也只有無盡的痛苦與糾結的話那就不要去看。什麼都不看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 不想挑戰的、不想面對的、不想知道的,全部都不需要去勉強自己也沒關係,因為現在的真的不需要多的打擊和挫敗感了。 這其中有一些是夜深人靜的時候...
2024-05-15
5
26 打磨人為什麼會自我放棄,成為一個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在我因為看不見未來、感到徬徨而無動於衷的當下,我正在不斷地成為那個我所厭惡的、一成不變的未來的自己。」 肯定有什麼原因阻擋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那個原因大概與恐懼有關,有我不願去面對、去改變的事情。 陷入困境時,想斬斷綑綁自己雙腳的鎖鏈首先..
2024-05-12
0
25 自由心證最近收聽大人學時一邊思考有關自我價值與定位,覺得唯一不恐懼於受他人看法影響的方法是心口合一。 若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相信自己所做的選擇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就不會因恐懼於受到評斷、比較而使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搖擺不定。所說的、做的與腦中想的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做到無論周圍如何動盪都不會...
2024-05-11
0
24 注意力=生活一直覺得世界雖然看似只有一個,但其實每個人自己都各自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最近同事的LINE帳號遭盜用,四處發送借錢訊息。 雖然第一時間已經有使用IG發布遭盜通知與聯繫LINE客服處理,但帳號恐怕是無法取回、所有交談紀錄也不翼而飛。 當今網路世界圖片、文字冒用者到處都是,消息造假、文字造假、...
2024-05-07
2
23 守候我們需要理解在自己心中的好不見得是他人心中的好。 我們所認為的不好也不見得是別人認為的不好。 我們需要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避免遭受的挫折,或許是其生命中必經的重要轉折。 莫以自己對生命樣貌片面的認識,輕易插手他人的人生課題。
2024-05-03
1
22 想像力-II喜歡在葬送的芙莉蓮中,多次提到「魔法就是想像力」這個概念。 我覺得人生也是,人們無法活出自己所想像不到的生活。 具體應該說,無法心安理得並且長期地享受自己想像不了的生活,例如突然暴富的人多半會在不久後破產、意外爆紅的人會在不久之後沈寂。
2024-05-02
3
21 想像力-I「我只想活到50歲就好,也有認真在考慮到時候要出國去合法安樂死。」 如果你擁有一切想要的生活、所愛的人全都過得很幸福、每天覺得世界很美好,即便如此還是會想要提早結束自己的生命嗎? 或許會,但首先至少你得要真的已經幸福過。
2024-04-29
5
20 意圖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2024-04-27
4
19 逃避思考與不過度思考兩者在行為上的表現都是「不去想」,但對事情發展的因應表現影響卻差異甚大。 因為不想自己的腦袋一但閒下來就會開始想些有的沒的,因此用各式各樣的娛樂填滿自己瑣碎的時間、讓自己不斷接收聲光刺激、沒有了深思人事物的餘裕。 滑貼文、手機遊戲、追劇、翻過一段又一段影片,但為何最終感覺到的還是無盡的空虛...
2024-04-27
0
18 承諾翻到某年看完北美館展覽的札記。 “展覽主題「旅途」的部分有一部法國影片《我的朋友》藉由訪談不同人物勾勒出一位祖母與其家人之間的相處樣貌,在訪問到祖母本人的片段時祖母提到已故丈夫的往事,丈夫在11歲時就決定要與她共度一生,並且臨終前依然深愛,說「遇見你就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
2024-04-22
5
17 可愛無關性別,試著讓自己活得可愛並信任這個世界會將理解你的可愛的人帶至自己面前。 所謂可愛不指外貌打扮,而是「懂得愛與被愛」。 可愛是無論誰與之相處都感覺自己回到天真無邪的年紀、無需算計; 是就算平時莊嚴但靠近接觸時卻能自然流露和善與率真的笑容; 是不論年紀歲數,仍然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與接納、勇於...
Thumbnail
2024-04-20
2
16 善良「是不是我真的哪裡不好、為什麼我這麼衰?那個前輩就這麼當眾指著我破口大罵還對我主管說我態度不好、連我主管都傻眼,只因為我沒有完全照著他意思做事...」 「朋友都說我太和善,我果然還是得學著不要這麼善良...」 要在競爭激烈的地方堅持善良品行確實很困難,所以花點時間心力挑選一個讓自己可以...
2024-04-20
2
15 為為「他人」,或者為「我」。 在努力去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是為了自我認同還是為了他人認同? 為「他人」並不意味著要無視「我」的感受,反之亦然。 這二者從來不相互衝突,我相信。 有很多想做但沒有做的事,其中肯定有確實該為自己做但還沒做的事、也有部分是為了想要獲取他人的肯定與認同而想去做的事。
2024-04-17
3
14 開始喜歡開啟新嘗試的感覺,無論自己體驗或看著他人的體驗。 比如說原本不畫畫的人第一次拿起了筆畫了些什麼、不會樂器或不唱歌的人開始接觸了音樂、對打扮沒興趣的人開始注重著裝,於是我得以看到屬於他的畫風、演奏歌唱的風格、穿搭的風格與氣質。 還有很多很多,那些都是如果不去做做看就無法顯現的個人專屬特色。
2024-04-15
3
13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2024-04-11
4
12 有關AI -I邊塗鴉時思考的一些事情,僅限個人想法。 一直在思索是什麼讓文字與人變得平面、變得冰冷,又是什麼讓創作的意義變得單一而扭曲。最近在盯著「AI建議」這個按鈕看時稍微理出一些頭緒。 文章發布前頁面頂端有個「AI建議」的SEO優化按鈕,按下之後會出現AI自動生成的標題、分類、摘要等內容,我覺得很有趣。
Thumbnail
2024-04-07
3
11 微笑我的微笑是為了什麼? 連續假期不論去到何處往往伴隨著人潮與一股瀰漫在空氣中難以排解的躁動情緒。 「剛剛店員臉那麼臭你幹麻好聲好氣還謝謝他?」 如果那個人今天都收到很糟的回應,那麼至少我可以當今天他遇到的第一個回應不是很糟的人;如果那個人總是被無禮對待以至於他認為有必要以臭臉為自己扳回一城,那麼..
2024-04-05
5
10 愛與Y聊到有關「愛」的話題。 一句話說「被愛是幸福的」,另一句則是「愛人是幸福的」。然而是真的嗎? 這肯定不是二元就能定論的。 在談論愛與被愛究竟幸福與否之前有關「你我對愛的認知」還有數不盡的定義需要被釐清。 若要將二句話當作真諦並強加自己的價值觀於他人之上,那麼自私的愛、控制的愛、產生義務感與
2024-04-01
2
9 麻煩有時候、其實很常有這種時候,幾乎每天都有同事都來問說某天要請假,能不能麻煩我掛職務代理,我會打從心底感覺到有些疲倦。 為什麼很多人可以時不時就開開心心地請假去,每周都請假、每隔幾個月就請長假出遠門一次、一個月請個2-3天或甚至更多呢? 這不是抱怨也沒有所謂受害者的存在,就只是純粹對自己感到疑惑
2024-03-29
0
8 閉嘴忘記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學會「閉嘴」這件事。 大概是某次聽著抱怨煩惱時試著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看法被說了一句:「你一定要這麼嚴苛嗎?聽你說話很討厭,你說教的樣子讓我很反感。」 那時說不受傷絕對是騙自已,因此決定不再多說。 有時候會認為某些話或許能幫到某些人,但事實上那僅僅是自己的主觀判斷而已
2024-03-26
2
7 不切實際大多時候這個詞會被用來形容過度理想樂觀,但今天產生一個不太一樣的觀點。 不切實際不僅可以用來形容對自己的未來過度樂觀,同時也能用來描述看待事情過於悲觀的表現。 常常對於自己的未來走向抱有過度完美理想主義、對自己『要做得很好』這件事情有著強迫式的期望與執著,問題是同時又對那樣的想法感到懷疑、不確定
2024-03-24
2
6 全知的迷思「如果我可以預知未來,我一定會___。」 最近對於「嚮往全知全能」有一些感觸。 很多時候人們所說「想要預知未來的能力」僅局限於他們想要看到的片面,因此他們說自己渴望看到未來。 比如「如果我知道我未來可以賺大錢,我一定現在就開始努力工作」、 比如「如果我可以知道未來真的會變瘦,我現在就肯定...
2024-03-22
2
5 閒暇回過神來已經好久沒有享受「閒暇」的感覺。 與無聊不同,閒暇的時候我能夠充分享受什麼都不做的片刻並且在稍息之後感到心靈充足,而無聊卻只讓我感到焦躁不已。
2024-03-19
3
4 無聊當意識到生活開始出現「無聊」的時候, 想做的、還沒做的事情明明很多,卻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時候、 逃避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事情的時候、 又或許是生活風平浪靜使得內心又想催促自己做些什麼去改變現狀而焦慮的時候、 如果我覺得自己過得挺好,那是情況真實還是自我安慰?
2024-03-16
2
3 模樣你是什麼模樣從來不是問題重點,重點是你是否接受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是變形蟲、沒什麼一看就能明確被辨明的風格,我看到什麼都喜歡、看到什麼都想嘗試看看,變化無常,但若我接受且喜歡如此變化多端的自己,那麼「沒有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會是一個困擾。 正因為我沒有「風格」,所以我不會輕易被定義
2024-03-11
0
2 小小的一步1到2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就跟0與1之間的距離相同,是無限大。 縱使我知道自己並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知道自己並沒有在生活中過得盡興,大多時後卻仍因莫名的恐懼而對於現狀無動於衷。 細數自己腦中的念頭發現其實有好多好多甚至並未被意識到是負面思考的限制觀念,如果將這些觀念一一破解的話,時
2024-03-10
2
1 紀錄生活生活中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與思考的事情,有時甚至會有想不開的情況發生,雖然當下曾想開並且讓情緒通過了,但一段時間過後卻又發覺自己陷入相同的狀態,時而輕微時而嚴重,我想把這些自救的過程記錄下來是我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不論是為過去的自己或是未來的自己,都希望能透過回憶這些經驗把自己從內耗的泥沼中再次撈起來
2024-03-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