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擬沙丁魚 (Sardinioides monasteri)

raw-image

Sardinioides monasteri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綱

  Myctophiformes 燈籠魚目

     Neoscopelidae 新燈籠魚科

         Sardinioides 擬沙丁魚屬


產地:黎巴嫩  (Limestone deposits of Hjoula, Lebanon) 

年代:晚白堊紀森諾曼階 ( Upper Cretaceous , Cenomanian ,98 mya~95 mya )

Sardinioides為1839年所發表之品種,原屬Osmeroides,為黎巴嫩Hakel地區常見的魚化石,外型類似現今的小型鯡魚,為群游性魚類,體長約為3公分,身體細長,吻部尖。

擬沙丁魚具有大的頭部,身體最大的高度在背鰭開始處,顱骨扁平與頂骨在中線會合,眼間距寬,下頜接近垂直,顎部稍為粗壯,牙齒小而集中,脊椎骨為30至40節,胸鰭細小,臀鰭較大且粗壯,具有7條棘線,背鰭具10至18條棘線,尾鰭輕微分叉。

擬沙丁魚第一個化石於1839年由路易斯·阿加西( Louis Agassiz)記錄黎巴嫩所採集到的魚化石,並命名為一個新種屬擬胡瓜魚(Osmeroides monasteri),1858年Marc將這些和其他物種,建立了新的擬沙丁魚屬(Sardinioides ),擬沙丁魚化石除了黎巴嫩外,在德國是非常普遍的,在英格蘭及義大利也有許多化石的發現如(S. frigoa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