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聽到的文化、經濟下滑跟產業結構之外,你知道答案可能跟不同地區的女權發展有關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看過很多男人傾家蕩產打賞女主播,或是供養女友,最後錢沒了,人也沒了的案例。雖然幾乎世界各地都有,但是在華人地區發生的頻率特別高,尤其是中國跟台灣。甚至還因此出現了舔狗一詞。指對愛慕對象噓寒問暖以求回應的人,像狗一樣的跪舔對方。
近期大陸最熱門的話題,「胖貓跳江事件」就是如此。交往2年,只見面2次,卻被用各種理由索要了人民幣51萬(約台幣227萬),最後依然被分手。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中國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導致了男多女少的情況。而就因為女性少,所以需要討好的這種想法或許存在,不過這種討好女性的氛圍,其實主要還是受到文化、傳媒影視作品、消費品行銷宣傳等綜合因素,以及接下來要談的女權發展影響有關。
因為全世界,包含很多人以為不會的歐美國家,在不考慮戰爭因素之下,都出現了適婚男性多於女性的情況。因為在自然情況下,女嬰原本就會略少於男嬰的數量,其比例為100個女嬰,出現104-105個男嬰。所以,正常來說,男人本來就會比女人多。
這裡還要更正一個常看到的文章跟影片錯誤,說台灣的性別比全球全十(某個百萬訂閱的YT頻道就提過),其實這只有新生兒比例,至於0-14歲則是全球前20名,跟我們今天要討論比較的日韓差不多。但是15-64歲的性別比,台灣只有約1.02,是優於世界平均值的,也優於日韓。65歲以上則是女多於男。這主要是因為台灣有數量不少的外籍新娘。這可能也跟台灣對外籍配偶的限制跟入籍規定較寬鬆也有關係。有點扯遠了,整體來說,台灣的女性多在中老年,男性多在青年跟少年。這確實導致當台灣男孩在成長時,多少都會面臨到男多女少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日韓也是如此。
以周遭的中日韓為例,會發現即使同樣是男多於女,但日本跟韓國的男女兩性婚戀市場,如今卻較少出現「舔狗」,台灣這個現象卻還是很普遍。這很可能跟女權發展有關。這部影片也會告訴你,為什麼日本年輕男性選擇躺平(對男女交往不積極,甚至放棄),而韓國年輕男性則選擇激烈性別對立
日本的情況較特殊,以前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舔狗文化,只是後來的年輕男人寧願選擇躺平而已。
日本有個很重要的背景,跟中韓台不同。那就是它在1950年代就開始快速發展,最輝煌的時候是1980年代前後,而當時的台灣跟韓國才剛起步不久。
在經濟紅利下,當時的日本年輕男性賺錢很容易,也更願意花錢去取悅女性。導致當時年輕的日本女性有個很潮的名詞,叫做「四個男友」。也就是台灣普遍稱為工具人的「跑腿男」、出去吃喝娛樂消費的「買單男」、送高價奢侈品的「禮物男」,跟真正所愛的「本命男」。當然這4個不是指數量,而是用途。實際上各自可以複數。
當更多日本女性大量走向職場後,越來越多女性在經濟獨立的情況下,開始走向仇男路線,視男人如洪水猛獸。日本是首個實施女性專用車廂的國家。真正的原因其實不是女權,而是男人怕了,萬一同車擠在一起被說性騷擾。這樣的風氣演變就是後來男人對於女人越來越害怕,後來經濟泡沫後,普遍的日本男性其實也沒有太多金錢去取悅女性,既然不能接觸,不如躺平。而且日本的動漫也發展得很早,成為年輕男人感情的出口。
這種氛圍逐漸蔓延,加上網路普及,虛擬偶像的選擇更豐富多元,從所謂的草食男直接變成厭食男。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成為舔狗的比例就不高。
根據日本在2016年的全國統計,想結婚的男人只有38.7%,而女性有59%。這個差距還有逐漸拉大的情況。也就是雖然總體人數是男多女少,但換算想結婚的比例之後,就會驚人的發現日本是一個女多男少的社會。這也導致日本女性的擇偶標準不斷降低,從過去的三高(收入高、學歷高、身高高),轉為三平(年收平均、長相平均、性格平穩)、後來還有所謂的四低(低風險、低花費、低依賴、低姿態),現在甚至出現只要不家暴就可以的擇偶條件。
大部分國家的女權興起,其實都差不多,往往都是在經濟騰飛的時代,韓國也不例外,也就是在1997亞洲金融危機結束之後逐漸開始。但是韓國有個背景跟其他周遭國家不同,甚至放眼全球也是獨一無二的情況,那就是財閥經濟。韓國大量的就業機會幾乎都掌握在財閥手上,甚至有人說韓國人的一生都脫離不了財閥的控制。
而這些韓國財閥的老闆通常都是最極端的父權主義者,因此,即使民間力量催促政府推動就業市場的男女平等,財閥依然有各種對女性不平等的對待方式。這讓想要追求女權的韓國女性也無能為力,於是只能把這股怨氣的出口發洩在同樣是弱勢,平民階層的男性身上。這讓韓國男性都火了,因為他們也是財閥體制下的受害者。
韓國甚至出現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激進的女權團體Megalia,包含墮男嬰,鼓吹殺父親、男童這種荒謬到不可思議的言論都是其「主流意見」,根本的主張的是從性別上消滅男性。當時雖然是少數,但是當韓國N號房爆發之後,越來越多女性的態度也更加極端。
不過,這種仇男心態,往往受害的是一般男性,對於那些財閥男性後代根本沒有影響。而且韓國經濟後來也受到中國大陸影響,不如之前來得好,這幾年甚至成了貿易逆差國。
一般的韓國男性被財閥壓榨,收入也受到經濟下行的影響,還面對女性的仇男對立,讓韓國男性逐漸不能忍受。現在有很多研究調查統計,如今的韓國男人高達2/3以上,而且是幾乎不分年齡段,都反對女權,認為女權就是歧視男性,而不是男女平權。女權一詞也成了負面的標籤。
而韓國男性的反擊也很有趣,那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以政治正確對政治正確。你說廣告宣傳圖的女性角色太少,是歧視女性,那反之,如果新廣告圖上的男性少,就是歧視男性。這種已經背離本質的網路論戰,激化了性別對立。世界性別對立報告指出 韓國世界第一,遠高於我們認為的中東跟非洲國家。
這也可以從早期的調查,發現韓國男性多半還是願意為約會買單的,但是現在韓國男性卻嚴格AA制。甚至為了不那麼明顯,韓國大學男性還發明了所謂的「共同錢包」的概念,網路上相關討論有不少,就不多解釋,簡單說就是男女每個月拿出同樣一筆錢,存入「共同帳戶」。作為約會及各種零碎支出使用,如果一段時間後,餘額不少還能規劃共同出遊。分手也很好處理,就是對半分之後銷戶。
韓國女權的大挫敗,可以從幾年前的選舉看出來,出現仇女厭女言論的政黨跟政治人物都勝選,如尹錫悅曾說要廢除女性家族部(即性別平等部)卻當選總統,而以女性主義者自居的前總統文在寅的政黨卻落敗。
極端的性別對立,對所謂的爭取方,往往比較不利。甚至因此某些看似有好處的規定,也可能最後反而吃虧。
例如韓國後來出現一個法條,本意是為了杜絕騷擾,其規定當男生向女生求愛超過3次,構成犯罪。而且後來的求愛標準還被放寬認定,包含送禮,普通約會可能都算是。
聽起來很荒唐,是吧?不過,這真的代表女權勝利嗎?
這個條例認真去思考背後的底層邏輯,根本是男性獲利。這一條不就是等於法律性的杜絕舔狗的出現嗎?對女性有好處嗎?
而且在兩性交往中,最困擾一般男人的就是「追求成本」,也就是到底女生會不會答應跟我交往,而我要投入多少時間跟金錢?這種情況下,即使不當舔狗,往往也要投入不少約會跟追求成本。
結果這下可好了,為了守法,我一律只跟該對象約會3次,不行就找下家。當所有男人統一這麼做,吃虧的不只是女性收的禮物少了,舔狗少了而已。而是你驗證真心的時間跟機會也少了,換句話說就是遇人不淑的可能性增加。
最後聊回台灣的情況。日韓的女權已經發展十幾年以上都未能成功,甚至還越來越倒退。我認為是搞錯重點。反對的應該是男權,而不是男人。然後,爭取的應該是平等,而非「優勢」,否則創造出來的只會是另一種不平等。
根據2021年聯合國調查,台灣的男女平等指數是全世界排第九,亞洲第一,這可以從政治來看,不但出現首位女總統,女性縣市長在2022年也突破5成。
台灣的女權發展比較順利,原因可能是台灣的女權發展,剛好搭上解嚴跟反黨禁的社會運動一起崛起。也可以說是由於當時有多位女性參與黨外運動,如陳菊、呂秀蓮等等。而男性的焦點主要是在擁護支持國民黨跟反國民黨,因此對於女權的壯大沒有出現太多阻攔的力量。當黨禁解除後,女權也就跟著平順的發展。一直以來,還未出現嚴重男女對立的情況。
不過為什麼台灣還是常聽到所謂的工具人、舔狗的出現?例如去(2023)年4-5月就有新聞是關於某男子賣祖產,抖內直播主,前JKF女郎賈瞳瞳400萬,追求不成反被告跟騷的案例。
台灣容易出現舔狗也是跟女權順利發展有關,女性的地位提昇,另外產業發展太過集中在理工科系相關產業有關。雖然男女平等,但男女還是有群體的差異,請注意,這不是指個體,而是指群體。理工科系普遍來說,還是對男性較有利,工作環境也普遍更適合男性,這導致台灣女性較少較難進入高紅利的產業。結果反而出現台灣女性在從政之路,比進入社會發展更順利的特殊情況。以2022年的台灣統計資料為例,女性雇員的薪資只有男性的81.68%。
當這些理工男得到較高的薪資,又缺乏充分的兩性相處觀念,很可能就以為討好對方來取得青睞是唯一的方式。加上前面提到的,當大部分的傳媒影視作品,跟宣傳廣告往往強調的是男性買禮物送給女性時,就會加重這種傾向。中國大陸甚至有所謂的消費價值排序,女人大於小孩大於老人大於狗大於男人的說法,於是要想從男人身上賺到錢,只能助長這種男人給女人買禮物的氛圍。
不過,台灣這種節日送禮給非女友的氛圍,這幾年其實也越來越淡。這可能跟台灣網路對於舔狗的看法越來越負面有關。就像韓國極端的性別對立,瞧不起所謂的舔狗,即使沒有法律限制,也已經社會性的減少舔狗的出現。台灣網路也越來越多男性有類似的言論出現(反女權自助餐),因為既然男女平等,表示台男享受的權利不如日韓的男人,但是台灣女性的要求卻可能一樣高,因此曾有機構調查台灣中年男性的壓力是亞洲第一。但幸好這些言論不是因為性別對立,普遍還是從男女平等的角度來說。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台灣女性,也是想要的東西選擇了自己賺錢買的態度,男女交往AA制也是越來越常見的情況。女權的發展,在台灣,算是往好的方面進行。
最後說說本篇的結論,其實感情尋求的是對方的參與,而不是對方的施捨。先讓自己有讓他人想參與你生活的優點跟吸引力,而不是一昧地討好。否則,付出的再多,人家也不會珍惜。
==================
聯絡信箱:fireloam@hotmail.com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fireloam
臉書粉絲團分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firelo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