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凝視死亡,活在當下

    身為醫療人員,我過去的工作經歷都在急重症,故常會有圈外的朋友好奇詢問「每天面對那些,都不會覺得害怕嗎?像是…死亡…」


    在東方文化的影響之下,人人幾乎不談〝死亡〞,因為是個不吉利的象徵,所以等到一個人真正面對到〝死亡〞的時候,我觀察到多數是在兩種情形之下,

    第一:突然被診斷出某種疾病(尤其癌症)

    第二:突如的意外(心肌梗塞、車禍、跌倒等)

    在這兩種情形之下,多數人才真正與〝死亡〞正面交鋒。

    但能否在那個片刻做好心理準備因應?又是另一件事情。

    以經驗來說:通常都是在錯愕、措手不及下作出決定,而這個決定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選擇,是被迫的。


    因此當我閱讀《凝視死亡》和《當呼吸化為空氣》的時候,這兩本書讓我感觸很深,因為作者不是圈外人,正是醫療人員自身。



    《凝視死亡》的作者Gawande是位外科醫師,透過他的洞察與分享,可以認識到正常人走上衰老之後所要面對的際遇。


    書中有一個觀點很有趣,就是醫師不可以主動和病人談論死亡議題,因為這樣病人就不會相信醫師的醫術。

    回到現況,確實,醫師都會非常盡責的救病人,但是從中衍生一個問題「對病人而言,在生命的終點,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透過急性醫療延續生命,但是生活品質呢?現實層面之家屬的經濟負荷度呢?


    急性醫療可以救命,但是往後的生活品質要自行負責,若是復原的妥當,當然是最好;若是無法復原到疾病之前的狀態,那就勢必得進到長期照護系統了...

    醫療照護的急性+慢性長路上,避諱談論死亡,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當呼吸化為空氣》的作者Paul,是位很有才華的神經外科醫師,在圈內都知悉,要成為一位神經外科醫師相當不易,所要接受的訓練比其他科別要長久,迷人的腦內充滿複雜的血管、神經叢,不同的腦區掌管了不同的身體功能,就在Paul的事業正準備攀上高峰之際,癌症降臨了,過去他看過無數的X光片,但這次是看自己的X光片和CT(電腦斷層),實際體會身為病人的感受,以及跟死亡相抗衡的過程。


    最終Paul還是化為空氣回到宇宙的懷抱,但是他留下這本鉅作,鉅細靡遺的將生命的美好與脆弱呈現給大家,巧合的是,翻譯此書的作者自身也罹患癌症,走過和Paul相似的歷程,因而在書末也可以讀到國內外〝何謂真正的尊嚴死亡〞。

    這樣的歷程在台灣…...

    容我直白地說:不可能!醫療和倫理上依然有所限制。想要有尊嚴的死亡、真正在自己的家吐出最後一口氣,那就不要到醫院。

    但多數家屬無法正視親人的痛苦,因而多數的人最後死亡的地點都不是在最溫暖的家、親人的環繞之下,取而代之的是在冰冷的醫院與儀器共度直至生命化為最後的嘆息。


    見識太多死亡的歷程,我實在無法想像一輩子屈就在別人設定的框架之中、而不認真做自己,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人生無法做到100%的自己,因為必須與環境、社會和人際磨合,但至少要嘗試突破、勇敢做自己,這也是走上馬斯洛理論的自我實現階層的路徑之一


    推薦這兩本書給大家,可提早認識老化、衰老與死亡的歷程,認識這些歷程就會知道,生命多麼美麗又短暫,好好活在當下,不要再讓〝活在當下〞成為一個口號,而是徹底實踐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