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會有下一個支撐

永遠會有下一個支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老師您好,請問XX今天跌超過3%,而且已經跌破月線,請問再下一個支撐是看季線,還是另有支撐,這樣算健康嗎?」

 

同學提的問題,犯了幾個常見的毛病。首先,一檔股票不論是漲是跌,往上會有無數個壓力,往下也會有無數個支撐,我常說的支撐跌破法,就是指當支撐跌破時,做停損的動作,但是重點是支撐只能往上設定,不能往下設定。

 

所以同學問到:「請問再下一個支撐是看季線,還是另有支撐」,這是非常危險的提問。暴露出兩個很致命的問題,1.很可能你原先就沒有把關鍵支撐,也就是停損條件設定好。2.支撐假如跌破就是必須按記律操作,而不是去想下一個支撐在哪邊,那等同沒有設定支撐,因為假如未來季線跌破,你很可能又會問我下一個支撐在哪邊。

 

再者,同學提到跌超過3%,應該是指單日跌幅。這也是我書裡面和課程常說的,一日大漲大跌,其實沒關係關鍵是有沒有出現轉折或是改變趨勢。結論:該個股目前跌破20日均線,但20日均線暫時上揚,但是依據扣抵,再過1-2個交易日,20日線就有下彎的危險,籌碼面分散不夠集中。

avatar-img
楊忠憲的沙龍
7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楊忠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大多數一般散戶來說,光是理解「認知」這件事,就已經非常困難了。什麼是認知?簡單說,就是...
周一我們在盤前提到:「綜合條件發酵中,短多機會醞釀!」目前的走勢果然延續預期...
含 AI 應用內容
#指數#市場#台積電
上週加權指數先行拉回,隨後在下半週出現強勢反彈,週五一度嘗試突破箱型區間,可惜成交量僅2982億元,距離關鍵的3400億標準仍有差距,留下...
對大多數一般散戶來說,光是理解「認知」這件事,就已經非常困難了。什麼是認知?簡單說,就是...
周一我們在盤前提到:「綜合條件發酵中,短多機會醞釀!」目前的走勢果然延續預期...
含 AI 應用內容
#指數#市場#台積電
上週加權指數先行拉回,隨後在下半週出現強勢反彈,週五一度嘗試突破箱型區間,可惜成交量僅2982億元,距離關鍵的3400億標準仍有差距,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