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的放映室|《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無法說出口的願望|電影隨筆分享

閣樓的放映室|《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無法說出口的願望|電影隨筆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que no se muera mi papá"
「我希望爸爸不要死。」
raw-image


未能盡興的歡笑聲、沒能繼續說下去的對話,熱鬧的家族聚會之中隱約飄散著不尋常的氣息,《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像是一部私密的家庭影像,以真摯的眼神與飽含情感的鏡頭,將一切沒被言說的私密情感,盡數收束在角色的舉手投足之間,而以「最後一次」及「生日」為題的片名,似乎也毫不避諱地直指著生與死的輪迴,在那深邃而晦暗的最後一場戲,一如所有生日派對的橋段,燃起希望的火焰,等待著被訴說的願望,徒留懸念在黑暗的盡頭。

raw-image


「我希望爸爸不會死。」在故事開始的沒幾分鐘,小女孩索兒的一句話便劃開了歡笑的氛圍,母女兩人驅車前往晚上即將迎來的派對,許久不見的親人依序露面寒暄,看著大人們穿梭在廚房臥寢,本應歡愉的場景,索兒卻知道那些未能說完的話語裡隱隱透露著不詳的氣息,默默被拿下的父親畫作,堅持要將蛋糕烤好而不願在派對上露面的努麗姑姑,以及承載祈願卻又無情墜落的天燈,即便仍籠罩在溫暖的鵝黃色調之中,一切卻無不指向同一個殘酷事實。

raw-image


當你知道你很可能再也見不到一個人時,你會在那僅存的時間裡選擇做些什麼?在與好不容易見到的父親又交換了一次擁抱後,重獲笑容的索兒驕傲地向他展示著自己這段時間的所學,稚嫩的臉龐滔滔不絕地談論著這個年紀不該具備的生物知識,像是想證明自己不再是無知的小女孩,小小的身軀也在發表會上頂起雙簧的架子,模仿起復古名伶的演唱風範,為眾人留下滿是歡笑的回憶,即便她仍然有太多不懂的事,索兒依然將她所能做的全數獻給了她摯愛的父親,然而如同她問起Siri世界何時會毀滅時也沒能得到的回應,索兒始終沒能從大人口中得到過她想要的正面答覆,只能任由震耳欲聾的未知恐懼,帶領她若無其事地在下一個早晨等來最後的答案,至於那是什麼,縱使電影未曾明說,但那宛如沒有人使用過的整齊臥室與潔白床單,卻也已昭然若揭。

raw-image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在原文有親屬或標記的意思,在圖騰的信仰裡,它可以被視為是一個氏族的象徵及延伸,古時的人們也會將動植物視為自己的親屬、祖先或守護神,在這種浪漫的想像裡,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索兒總是細心地看照著造訪這個家的動植物,而不論是電影裡及海報也都穿插著牠們的現身,在故事訴說著對將死之人的告別的同時,人們或許其實早已被轉世的盎然生機所簇擁,已經不在了的人或許從未離開過,而那句沒能在吹熄蠟燭前說出口的願望,或許也早已實現在了心裡。


IG:閣樓的放映室(@theater_in_the_attic)

(前一帳號無法登入,故另創新帳,原發布於閣樓的放映室|《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無法說出口的願望|電影隨筆分享 | 閣樓裡的放映室的沙龍 (vocus.cc))

--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 #tótem #好威映象 #movie #moviereviews #電影 #電影推薦 #電影隨筆 #閣樓的放映室 #年度電影 #2024電影

avatar-img
閣樓的放映室的沙龍
2會員
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回顧2024年,人們不分國籍地遭遇著劇烈的變動 大至思想的反動,與更複雜多變的資訊爆炸 小至情緒的極化,與更難以辨識的自我認同 這樣的時刻裡 我們將自己的感官安放在全黑的空間之中 任由心緒隨著電影駛往意識的彼端 在這裡大家都是自由的 在一趟顛簸的長途旅程之中 若能緊握那些生活倒影與葉隙流光
「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提起了筆、敲打起了鍵盤,想著要在這世上留下些什麼的呢?」,跟隨著藤野走過她曾經的意氣風發,看著她留下傷疤的背影,讓我也忍不住這樣思索著,說到底,所有的創作大概也都是從一些瑣碎的小事開始的,一場意外、一句鼓勵,或者只是一股沒來由想嘗試的心情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其中不論是透過水的形式展現的內心狀態、枯山水庭園所反映的哲學意涵......
回顧2024年,人們不分國籍地遭遇著劇烈的變動 大至思想的反動,與更複雜多變的資訊爆炸 小至情緒的極化,與更難以辨識的自我認同 這樣的時刻裡 我們將自己的感官安放在全黑的空間之中 任由心緒隨著電影駛往意識的彼端 在這裡大家都是自由的 在一趟顛簸的長途旅程之中 若能緊握那些生活倒影與葉隙流光
「我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提起了筆、敲打起了鍵盤,想著要在這世上留下些什麼的呢?」,跟隨著藤野走過她曾經的意氣風發,看著她留下傷疤的背影,讓我也忍不住這樣思索著,說到底,所有的創作大概也都是從一些瑣碎的小事開始的,一場意外、一句鼓勵,或者只是一股沒來由想嘗試的心情
躁動的不安如輻射般蔓延擴散,降下的苦雨將時間凍結在了那一天,思緒紊亂地像是被雨點打亂的漣漪,由荻上直子執導的《波紋》以精準銳利的口吻,也藉著宗教信仰與婚姻生活拉扯出的荒謬感,直指社會強加於母職的枷鎖與折磨,其中不論是透過水的形式展現的內心狀態、枯山水庭園所反映的哲學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