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51 謊

    「要不在乎別人的評斷與眼光好難。」
    「總覺得他是個心機很重的雙面人。」
    「這種程度的美化應該不過分吧?」
    「這種程度的隱瞞應該還行吧?」

    不會說自己從不說謊,但是通常不想說謊。
    無論是文字也好、創作也好、照片也好。
    不說謊並非為了維護品行或者故作高潔,僅是因為更加單純的原因:愛惜自己。
    因為所有違背自身本性與善意的話語和作為終有一天會成為被他人所揭開的傷疤,又或者是化作更加殘酷的利刃射向自己。

    防止自己醜陋的瘡疤被扒開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可能不做讓自己留下傷口的事情。

    當他人對自己產生認同感又或者是好感時,是因為對方願意信任自己。
    而當他人發現原來自己所信任的對象其實並非他們所相信的樣貌時,通常會感到受傷或甚至產生背叛感。
    試想如果每個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受傷的人其實都是自己本身的話,每當要粗暴對待他人或者隱瞞事實時,內心是否會多那麼一點猶豫或者就此斷念?

    沒有人能夠確保自己在這一輩子永遠都不會站在曠野、不會站在燈光下,過往的欺瞞與一切醜惡過往始終在暗處蟄伏、不知何時會反撲。一旦抓住機會,那些曾經被傷害過的人們終將化作使自己從高處跌落的噩夢,一輩子緊咬著不放。

    「反正應該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會記得吧?」
    「沒有人」是誰?

    每當站在鏡子前的時候,眼前就存在著一位知曉一切的最大受害者,即便如此依然還是看不見他、看不見背後的因果嗎?

    真心認為沒有問題的人,不會發問、也沒有提問的必要,對於自己的惡業毫不在意的人,自然會有其必須承擔的報應。然而更多時候人們的善心早在即將說謊又或者是謊言產生的初期就已經隱隱作用。

    確實有某些喜歡擅自對他人產生期待後又擅自受傷,甚至產生報復之心的人,但對於這些無法平衡自己內在的人我們能做得最好回應就是守護好自己的底線、成為一面照映出對方內心匱乏的鏡子。

    倘若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存疑,那麼就停止不要繼續做;停下來之後又感到不自在,那麼繼續無妨。接著還是感覺到異常則再停下,如此反覆隨著直覺,直到自己的異樣感消失,嘗試幾次都無所謂。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或許會慢慢找到自己拿不定主意的原因也說不定,那麼無論最終的行徑是善是惡,都是因為自己已經決定好要承擔所作所為的後果了。

    尚未想清楚前,不太擅長分辨過度粉飾的虛幻與現實之間的差異、會受到謊言的吸引十分正常,而習慣與內在善惡平衡共存的人嗅得出謊言的氣味。
    當真正能夠與真實的自己和平共處時,我們也才有機會與跟自己一樣真誠的人建立互信且穩固的關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