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藕思(DM).16~20

    21--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 象山慶[藕思]. 21-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20--人心浮動,起強颱,是三毒六情的總結--劫風之災從地獄吹到三禪天,一掃而空。 非外境(物理)所成,乃內心(煩惱)所致,《百法》[二所現影故],色法是心/心所法顯現的影子,八識的相分。雖無自體,而凡人妄執以為實境。五蘊:色(內/外-四大種)、識(受、想、行)--內成根身,外現器界,六大(地.水.火.風+空+識)--眾生心識所造共業,投射為環境災變,心動則國土動--《六祖壇經》:不是旛動,不是風動,是人心動--天災不離人禍,內外相應,天人合一(依正不二)-- 象山慶[藕思]. 20-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9--於守愚念佛中有全方位(無所住)的人生觀:念佛之外,世間似沒什麼「特別」要做、或非做不可的事,但不妨於念佛中隨緣而作,隨遇而安。在一切(順逆)境遇中,以念佛乘佛力「轉化、超越」其心,直到事上無心。象山慶[藕思]. 19-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8--能打破這個「我」的體積、外殼、界線,了解「我是你,你是我」,為別人的真善美而感動。若有「我」在,就易膨脹--自以為獨特。每個人的「自性見」摻雜在「皈依」中。只有在念佛中確認「機法二種深信」,才沒有「渺小」的自卑,也沒有「無助」的自棄。歸命念佛的人,才能與其他宗教對話,為了他人的思想與信仰,而隨喜、迴向;為「他人的滿足」而喜悅。敬一切人如極樂兄弟,讓他領受阿彌陀佛的「一切恐懼,為作大安」--象山慶[藕思]. 18 -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7--學佛五十年,今已古稀,在教理與實修兩方面,是歷盡滄桑、嚐遍辛苦--念佛、修密、學禪,習唯識,似有所解所得,卻難以自肯自信;最後只確認一件事:惑深苦逼的我,從來無力自救,只能全人靠倒彌陀的大悲本願,念佛往生極樂。也因此自覺,轉將一切有緣的親友,託付於阿彌陀佛的攝授與救度,就此卸下自、他的業報之重擔,一起念佛,同生安養;這是五十年的省思與結論,雖於人不值一哂,卻於己至關緊要。南無阿彌陀佛--象山慶[藕思]. 17-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16--弘願門以「往生極樂」為重點,念佛之散心或攝心,在凡夫有差別,於彌陀(稱名必生)無高下--我心感我佛,我佛即應我,應感非先後,生佛同一體--把攀緣的心從外境收回,安住於念佛的當下(聽聲、計數),久而淨念相繼;亦不妨「十念記數」,此中包含了「聆聽、攝心、虔敬」,佛力攝受而自然安靜。若念佛的心已寂靜了,就不必記數。 --象山慶[藕思]. 16-https://blog.udn.com/6ccc7d15/articl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