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藕思(DM).36~45

    45--愧登高座受崇拜,甘為眾生作馬牛

    44--對阿彌陀佛無條件恩賜之「救度」功德,有兩種不當心態,可能障礙了「稱名即得生」機緣:1.自卑(貧人)其不配而錯過;2.自傲(王子)其應得而輕忽—這兩種人被自我耽誤而不能信佛念佛,錯失了佛力因緣。有鑑於此,念佛人應不卑不亢,在機法二種深信之中,常懷慚愧領受,仰謝佛恩稱名。

    43--印度佛教後期,流於名相之繁瑣,漸失宗教性,而淨土密教之性格(教理行果,聞思修證)不同於大乘,逐漸各自發展,後來密教取代了大乘,成為印度佛教主流,淨土思想則依附於沒落大乘。直到中國慧遠曇鸞二大師,獨具慧眼,深知此土民眾之根機,及未來時代之因緣,而於大乘經論通途修行之外,特別倡導彌陀淨土之理趣行門,終於讓淨土門在中國,全面興盛,而超越成為末法時期中國佛教結論歸趨。

    42--極大極小,是一體兩面:極小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極大是「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或反過來說,就看個人傳承認知。面對信仰之門,須有「敬畏歡欣祝福」之心。境界就在其中顯現,不是標榜「我很卑微,你看到沒?我在念佛,你聽到沒? 」每個生命(就其立場)是獨一無二,雖是凡夫,都有平等被救(往生成佛)價值。

     41--閑忙隨事心從容,醒來念佛日已紅;佛號出口成相續,四時稱名與人同。佛通天地有形外,念入風雲變態中;富貴無心貧賤忘,佛力攝受必往生。--用程顥〈秋日偶成2-2〉改寫

       40--有些人厭苦而求生、欣樂而願生,看似終身未發菩提心,但至心念佛而得往生;到彼極樂國,依(無為涅槃)、正(諸上善人)薰習,自然生起作佛度眾之心也。淨土門菩提心:生前-自信教人信,生後-成佛度生,四帖疏:欲得「捨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捨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

            39--若只談厭欣心, 似落於小乘自利?答:凡夫、外道之厭欣,求獨樂自了,而淨土門是大乘法,《往生論註》:「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此乃乘佛本願他力菩提心,是凡夫所能易行道。且往相的迴願是:「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生彼之後,必發還相之迴(第22願):「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及「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 」「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

      38--自信教人信的態度,只須誠懇、適度的為人介紹彌陀本願及往生極樂的莊嚴與殊勝,然後勸他、陪她一起念佛,簡明、親切就可以了。不要以個人的情緒或價值去干涉他的俗事,或糾正他的行為,其實,我們沒有比他好,一樣是煩惱深重、造業無助的下劣之機,阿彌陀佛平等應許我們「稱名滅罪,接引往生」,並不要求我們在世間修身養性,成為聖人。

        37—情人眼中出西施,彌陀眼中見佛性--女:「我美嗎?說實話。」男:「不管別人怎麼說,在我眼中妳最美。」女:「嗯,夠了。」其實,阿彌陀佛也如此,不管其他諸佛認為娑婆眾生如何的罪大惡極,難以藥救[1],但是在彌陀眼中、心中,我們都是珍貴(佛性)而可憫(無明)的,都值得平等救度、攝取不捨,讓我們往生極樂,消業成佛之後,再回入娑婆,廣度眾生,成了一個「往相與還相」「被救與救人」的無盡循環。

      36--《彌陀要解》云:末法凡夫在「眾生濁」中,順其業力習性,而堪忍於娑婆之共業,以此為唯一的人生場域、價值所在,因而「安於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須有欣厭之行,乃能得度。凡夫之念佛,從始至終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多重選擇:「擱聖道、選淨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厭(穢)欣(淨)就是「取捨」,《彌陀要解》云:「厭穢須捨至究竟,方無可捨。欣淨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印光大師亦云:「究竟無取無捨,乃成佛以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 欣厭取捨,是淨土宗有別於聖道門特色,其中另有深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